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载(zǎi) 坦荡如砥(dǐ) 嶙峋 ..B.濒临(bīn) 慷慨激昂(kǎi) 序幕 ..C.秀颀(qí) .

潜滋暗长(qiǎn) 慑取 .D.悄然(qiāo) 络绎不绝(yì) 琐屑 ..

自出心裁 交头结耳 巧妙绝伦 长途跋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惟妙惟肖。 ....

B.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保护好生态,又体现出乡村特色。 ....C.李波和王成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D.面对公共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正确地保护和理解世界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B.随着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C.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D.畅想未来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把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紧密结合。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目的和价值入手。

②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知识和信息最终需要沉淀为思想和智慧。 ③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如何保持?

④由此看来,阅读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⑤一方面,阅读是为了摄取知识与获得信息。从纸质书籍到电子屏幕,开阔眼界的方式更为丰富。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③①②④

5.法布尔为很多昆虫起了别称。下列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2分) ①花园的舞姬 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③田园中提琴家 ④大自然的清道夫 A.①孔雀蝶 ②豌豆象 B.①豌豆象 ②孔雀蝶 C.①孔雀蝶 ②圣甲虫 D.①圣甲虫 ②孔雀蝶

③蟋蟀 ④圣甲虫 ③圣甲虫

④蟋蟀

③蟋蟀 ④豌豆象 ③蟋蟀 ④豌豆象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0分)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毅弓弩,持

1

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对曰:“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反以为云中守。 .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众辱:当众侮辱。②间处:私底下。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④椎牛:杀牛。⑤坐:定罪。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军霸上 .

军:驻军 称谢:道谢

说:同“悦”,愉快。 尚率车骑击之 .

年且九十 .

B.使人称谢 ..D.文帝说 .

C.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 闻:听说 .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己而之细柳军 .B.天子且至 .C.天子为动 .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 .

D.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该书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B.乙文中冯唐认为魏尚爱兵善战,却因小错获罪,委婉劝谏文帝要知错能改。

C.甲文从不同角度,采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一个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两处神态描写,一“怒”一“说”,体现文帝真性情与大胸襟。

D.两文都表现了汉文帝深明大义、有容人之量的品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2分)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摊破浣溪沙

2

[明]陈继儒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注释】①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②棹:用桨划船。③鱼罾:渔网。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一句的妙处。(3分)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的画面。(2分)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透出某种生活的道理,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三、语言运用(共5分)

13.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推荐文化遗产】

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济宁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写出推荐理由。(2分)

【注释】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

(2)任务二【邀请文化名人】

光明中学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李宁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需要给张爷爷打电话,他将怎样说?请你以李宁的口吻写出他通话的内容。(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10分)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以中国南方经常相邻种植的花生和木薯为例,我们来看它们是怎么交流的。

④木薯先从根部向土壤中释放出氰化物,近的花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就释放相应的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会主动缩减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乙烯还能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

3

根部,提高花生对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进而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⑤此外,植物还可以对外发送物理信号(声信号、电信号等)进行交流。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将罗勒栽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即使用塑料布把二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这是植物的声信号在发生作用。

⑥不同植物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交流。“菟丝子”就是一个热情的“送信使者”,比如当昆虫侵害某植物的时候,该植物就发出抗虫信号,通过菟丝子将信号传输给其他植物,提醒它们戒备,增强抗虫力。

⑦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战是和。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拿起武器发动战争。反之,则和。对水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非亲非故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科学家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植物也有亲疏观念并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对内相互协调,对外扩张领土。

⑧科学家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破译植物语言,将适宜合种的植物相邻种植,抑制病虫害,增加植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

14.本文③—⑥段依次说明的内容是:(3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5.第⑦段中“极力”一词不能删除,为什么?(3分) 16.第⑤段还需要加入下面的例子,请说明理由。(4分)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花朵能发出微弱的电信号,表示已经被采过蜜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5分)

日子 严风华

①早晨,天未亮,山里便嘈杂起来了。 ②那是鸟叫声。

③不知是什么鸟,也不知有多少,个头有多大,就在屋边的树丛里叽叽喳喳地叫。叫声很欢快,很清脆,也很灵动。每天清晨,我在鸟叫声中醒来,神清气爽。

④天亮后,鸟儿轻盈地从这枝头飞到那枝头,啼鸣声便像风一样从这儿飘到那儿,旋转个不停。 ⑤土育树,树生风,风生雨,雨生云。云为鹤家乡,树为鸟天地。 ⑥这里树多,老伯上山时种了很多树。 ⑦老伯在这里种了两棵很漂亮的树。 ⑧一棵是牛甘果树。

⑨这棵树,就像一个看守寨门的卫士,立在屋下那道坡中段的路边。树干已有手臂粗了,有些弯曲。树身上有寄生虫,树皮被咬出了一个个伤疤,伤疤上又长成了瘤,树身便疙疙瘩瘩的,有一种古老、苍劲的神韵。

⑩这种树,滥生、贱生,广西南方荒山野岭到处可见。一般有一两米高,春天长叶,七月结果。一张枝叶,丫杈纷繁。丫杈上的叶子,只有蛾翅般大小,到深秋,转青变黄。所结之果,如小孩玩的玻珠球般大小,浑圆,青中泛黄,如润玉般有透明之质感。

4

⑪另一棵是柠檬树。

⑫它就长在老伯的厨房门口。树皮灰黑,带白斑点。树茎挺直,有手臂粗。从树根到树顶,两米多高,直溜溜竟无枝丫,但到了树顶,枝丫繁茂,亭亭如盖,像一把绿伞。所结之果,初呈青色,熟后呈黄色,如乒乓球般大小,煞是好看。

⑬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这样的树,若长在庭院,便显富贵;而长在山野,则显慧雅,有幽幽仙气,令人心生敬意。

⑭柠檬树终日伴着老伯,老伯与人言无二三,却能与树倾心交谈。树下嗅雨,孤屋御风,与鹿为群,同草木为伴,这就是老伯的日子。老伯的日子清淡,却不乏诗意。

⑮只是,仅过了一年多,那棵柠檬树就死了。

⑯张岱的《陶庵梦忆》,有一篇《朱文懿家桂》,记载了朱文懿家的后院里,种有一棵桂树,“干大如斗,枝叶溟蒙(茂盛),樾荫(树荫)亩许,下可坐客三四十席。”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花时不许人入看,而主人亦禁足勿往,听其自开自谢。”也就是说,这颗树始终保持原生状态,没有受到人为干扰。老伯种的柠檬树,正好就在厨房门口,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

⑰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⑱山多草木,亦多草虫。热天住在山间,虫子让人备受困扰。晚上刚躺下,刚盖上被子,手脚、身上就痒痒的。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我轻轻伸出手往痒痒的地方捏,想把那虫子捏住,却总也捏不到。不一会儿,这儿也痒,那儿也痒。一抓,便起疙瘩。一折腾,睡意全消。

⑲我把对虫子的厌烦与老伯说了,希望老伯能把这些虫子灭了。可老伯却说,唉,别跟它们计较,我吃鸡,鸡吃虫,虫咬我,过日子就是这样的啦……

⑳至此,我渐渐明了,我到山里偶作闲居的原因了。在山里,草木也罢,蛇虫也罢,都是山的公民,彼此相依相偎,当可善待……

㉑这个理,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未必比老伯明白。

(选自《一座山,两个人》,有改动)

17.散文·理景物事件(4分)

文章主要叙写了两类景物和一个事件,请梳理全文内容,将下面的图补充完整。

18.散文·品语言之味(3分)

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品味句中加点部分的用词之妙) 19.散文·析构思之妙(4分)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⑯段作者引用张岱《陶庵梦忆》中的内容有何作用。

5

20.散文·悟文本主旨(4分)

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多种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五、写作(40分)

21.珍藏回忆,收获一份成长,让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珍藏爱,收获一份幸福,让自己不忘回报,懂得感恩。生活中,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值得我们用心灵,去珍藏…… 请以《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或地名;④600字左右。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2分,共10分)

1-5 ACDCA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6-8 BBB(每小题2分,共6分)

9.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2分) 10.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2分)

11.(1)示例1:运用多感官写景的手法,花香是嗅觉,明月是视觉,渔歌、虫鸣是听觉,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梓花、明月是静景,渔歌归航是动景,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3:运用衬托的手法,用草虫鸣叫衬托渔船归航后的宁静,以声衬静写出了夏夜渔村的宁静、清幽,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3分)

(2)示例:翠竹修长,茂密成林,茅屋掩映其中。宁静的夜色里,纸窗内亮着一星灯火,不时飞出几句读书声。(2分)

12.(1)贫贱不能移(2)家书抵万金(3)黑云压城城欲摧(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空1分,共5分)。

三、语言运用(5分)

13.(1)示例1: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铁塔寺。推荐理由:我国四大铁塔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依然巍然屹立且没有生锈,充分体现我国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示例2: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太白楼。推荐理由: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楼内文物众多,碑刻林立,名人题咏不胜枚举,始终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是一代代济宁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

示例3: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孟母教子传说。推荐理由:“三迁”和“断机”的故事生动地体现了伟大母爱与智慧教化的统一,在民间口头流传经久不衰,启迪着一代代人的心灵。 (其它如“三孔”、京杭运河、嘉祥石雕、梁祝传说、山东梆子等等亦可。2分)

(2)示例:张爷爷,您好!我是光明中学团委宣传委员李宁,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

6

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开头要有称呼,要进行自我介绍,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的缘由,语言通顺得体即可。3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14.(1)植物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交流(2)植物能通过发出物理信号进行交流(3)植物能通过第三方的帮助进行交流(3分)

15.“极力”是用尽一切力量的意思,准确说明相邻而种、非亲缘关系的水稻之间的竞争之激烈,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则无法准确说明这种竞争程度。(3分)

16.这个例子写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花朵能发出电信号,与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发现——植物能发出声信号,是不同国家的研究成果,属于两种不同的物理信号,添加后使说明更充分、更科学。(4分) 17.①命运不同的两棵树 ②备受草虫困扰(4分)

18.“闲庭信步”采用拟人修辞,赋予了两只小虫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虫在床上爬动仿佛散步一般,写出了小虫肆意地侵扰“我”,表现了“我”被草虫侵扰的苦恼和无奈。(3分)

19.承接上文,解释了柠檬树死亡的原因是受到了烟火的熏扰;引起下文,借朱文懿家的桂树不受干扰而生长茂盛的故事,引出后文人也要远离热闹,才能静心的主题;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分) 20.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太热闹的日子会乱人心,对人生无益;万物依存,我们应当善待自然万物,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汲取他人的人生智慧。(4分)

五、写作(40分)

21.作文评分标准: 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