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作文之武汉水煎包作文600字

来源:小奈知识网
武汉水煎包作文600字

【篇一:水煎包做法】

水煎包 水煎包在烹制过程中集煮、蒸、煎于一体。刚出锅的水煎包,因兼得

水煮、汽 蒸、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软嫩,其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致,食者赞不绝口。因此,名扬四方。 在家里自己做,其实非常简单。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食材。面粉400克、猪肉馅400克、葱200克、姜40克、食用油20毫升、盐4克、鸡精3克、香油5毫升、味极鲜酱油5毫升、干酵母粉4克。

第二步:干酵母粉倒入碗内,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静置十分钟后,倒入面粉内,和成表面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保鲜膜,发酵一个小时左右。

第三步:将30克的姜切成片,放在一小碗中,加入50毫升左右的水浸泡一个小时。将100克的葱切条,放在50毫升的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将剩下的葱、姜分别切成末。

第四步:将肉馅打散,加入香油。然后朝一个方向搅拌。

第五步:姜水、葱水分别分三次放入肉馅中。每放一点水,就要使劲朝一个方向搅拌,直至水份全部被吸收,肉馅上劲。然后放入酱油、盐、鸡精、10毫升的食用油朝一个方向搅拌匀均。

第六步:将姜末和葱末分别入肉馅中,朝一个方向搅拌匀均。 第七步:面团发酵好到原体积的两倍大时,就发酵好了。 第八步:将面团取出,揉至表面光滑。

第九步:将面团分成50克左右的小面团。 第十步:将小面团擀成面饼。

第十一步:把馅放在小面饼中央,然后包成包子。平底锅内放入少量的食用油,然后将包子放入锅内。

第十二步:往锅内倒入50毫升左右的水,然后盖好锅盖。小火煎制12分钟左右即可。

【篇二: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卷】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根据意思和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⑴ ▲ ,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⑵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月夜》) ⑶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⑷池上碧苔三四点, ▲ 。(晏殊《破阵子》)

⑸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 ▲ , ▲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⑹词中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 。(李清照《醉花阴》)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⑴会天大雨 ⑵楚人怜之⑶而君逆寡人者 ... 4.名著阅读。(4分)

⑴“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

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 ,其引文中的“青面”是“梁山好汉”▲(填人物姓名)的特征。(2分)

(2)“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这段文字出自《▲》,这是写给他儿子▲看的。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11题。 (一)江声浩荡(14分)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11)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12)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13)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14)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15)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

(16)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17)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9月14日,有删改。作者 耿立)

5.第⑤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4分)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 (2分)

(2)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2分)

7.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8~11题。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11分) 【环保资料】

①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④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摘自《科学世界》) 【媒体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

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②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③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8.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3分)

9.阅读上述文本,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a.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华投资兴业。 10.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1.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4分) 江上

〔宋〕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12.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的 ▲ 、 ▲的特点。(2分)

13.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2分)

(二)(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以头抢地耳⑵寡人谕矣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臣未尝闻也 尝趋百里外 b.休祲降于天 行者休于树 .... c.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d.先生坐 满坐寂然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三)释盗遗布(8分)

18.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 c.乃遗布二端 (赠送) d.后更无盗(强盗) ..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四、写作(54分)

21. 许多学校将“中考倒计时牌”作为九年级教室环境布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左右)(4分)

22.请以“▲得太快”为题,写一篇文章。 (5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