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观经济学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判断题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3.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7.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3.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6.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7.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9. 若MUx/Px>MUy/Py ,消费者应增加X商品的购买,减少Y商品的购买,最终可实现效用最大化。√

2.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4.只要边际产量增加,平均产量一定也增加。√

5.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就是生产函数。× 8.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9.在微观经济理论中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类似边际效用曲线。×

12.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产出增加10%。×

3.LAC可划分成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4.MP处于最高点时,AVC处于处于最低点。× 5.LAC曲线总是SAC曲线的最低点。×

6.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 9.规模报酬递减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下降。×

11. 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此时边际成本为1元。×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1 / 12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4.生产可能曲线的基本原理是A

A.假定所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曲线向内移动

D.生产可能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品组合,对该国来说,都是最佳的

6.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C A.服装 B.化妆品 C.金银首饰 D.食盐

7.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以是B A.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B.生产者对电冰箱的预期价格上升 C.生产冰箱的要素成本上升 D.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10.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4.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B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14.当消费者处于均衡时 A

A.每单位货币购买不同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相等 B.每种商品的总效用相等

C.每种商品的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D.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 A A.凸向原点

2 / 12

B.凹向原点 C.垂直于横轴 D.平行于横轴

8.I = Px·X + Py·Y 是消费者的 C A.需求函数 B.效用函数 C.预算约束方程 D.不确定

7.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若增加1个单位X商品的购买,需要减少2个单位的Y商品的消费,则有 A

A.MRSxy = 2 B.MRSxy = 1/2 C.MUx/MUy = 2 D.MUx/MUy = 1/2

1.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要素投入所有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B)

A.无差异曲线 B.等产量曲线 C.总产量曲线 D.边际产量曲线

3.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 A)

A.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B.递增且边际产量大于零 C.大于平均产量 D.等于平均产量

7.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 D)

A.无差异曲线 B.等斜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生产扩展路线

1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属于(A ) A.规模报酬递增 B.规模报酬不变 C.规模报酬递减 D.边际产量递减

8.SAC曲线U形特征的原因在于 C A.MU递减规律 B.规模经济与不经济

3 / 12

C.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D.无法确定 9.平均固定成本 D

A.无论产出水平发生什么变化,它都不变 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C.曲线是U形的 D.以上都不对

11.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C

A.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B.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C.既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D.以上都不对

3.作为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是 A A.完全竞争厂商 B.完全垄断厂商 C.垄断竞争厂商 D.寡头垄断厂商

4.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B A.MR>MC的差额为最大 B.MR=MC

C.P>AC的差额为最大 D.TR>TC的差额为最大 5.厂商的收支相抵点是指 A A.SAC与AR相切之点 B.SMC与AVC相切之点 C.SMC与SAC相交之点 D.SAC与AR相交之点

三、解释概念

1.需求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4 / 12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 相等时的价格。

1.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这样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5.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假定一个要素投入组合仅由两种要素组成,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获得相同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6.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假定生产者只购买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在生产成本和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者的全部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生产的条件(技术不变、不变要素存在)下,在连续等额地把某一种或多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最佳比例的点)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而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等额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再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

2、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3、边际产量: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4、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化情况。 5、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1、需求的变动: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

5 / 12

的变动。

2、供给弹性:又称为供给的价格弹性,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3、替代效应:在某种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称为替代效应。

4、经济利润:指企业的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5、垄断势力: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

四、问答、分析题

1、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政府对农产品采取支持价格政策。画图分析政府支持价格政策产生的后果以及化解的方法。

2、简要说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6 / 12

3、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哪几项条件?

1、答案要点:如图,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的价格P1,即最低价格。(画图2分)

后果:农产品供过于求

政府对过剩农产品的处理方法或措施:收购/限产(3分) 2、答题要点: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是效用论的两种类型。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以衡量和加总,序数效用认为效用不可以度量,而且度量是没有意义的,效用只能排序。 (2分)

但是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度量,序数效用认为

7 / 12

P P1 D 过剩 E S Q 效用不可度量,只可以排序;第二,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采用边际效用的数量分析,序数效用采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分析。(3分) 3、答题要点:

①短期平均成本复制于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2分) ②长期平均成本复制于规模报酬一般变动趋势; (2分) ③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的区别 (1分) 4、答题要点: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厂商只是价格的接受者;(2分) (2)产品完全同质,无差异; (1分) (3)市场上投入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1分) (4)市场信息充分。 (1分)

1、如果消费者预期彩电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同时生产彩电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正在提高,请画图说明这时彩电当前的交易量和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运用相关理论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8 / 12

3、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

4、“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完全竞争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1、答题要点:

消费者预期价格下跌则近期的需求量会 减少。(2分)

生产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供给量会增加。 则彩电的价格会下跌,交易量不确定。(3分)

2、答题要点:

由于谷物是一种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1分)当谷物丰收之后,供给大量增加,由于需求不会明

9 / 12

显增加,出现谷物大量过剩,为出售谷物,只得降价,(1分)而在缺乏价格弹性的情况下只有提价才能增加销售收入,降价只能减少销售收入,农民的收入减少,从而会损害农民的利益。(3分)

3、答题要点:

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此目的,厂商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这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利润最大化原则。(2分)

如果在既定的条件下增加产量,如果MR>MC,那么生产该单位产品就会使利润总额有所增加,因此厂商会增加产量,直到二者相等为止。相反,如果MR4、答案要点: 对的。(1分)

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入能弥补可变成本,即使亏损厂商也总可以营业。(2分)

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因此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高固定成本不是厂商关门原因。(2分)

五、计算题

1.如果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当前价格为6元/升,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2.A公司和B公司是某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产品的需求曲线为: A 公司:PA10005QA

10 / 12

B公司:PB16004QB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量分别为100单位的A和250单位的B (1) 求产品A和B当前的价格弹性

(2) 假定B产品降价后使B产品的销量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A产品的销量下降到75个单位,求A产品的价格弹性

(3) 如果B公司的目标为销售收入最大化,其降价行为是否合理

1.已知某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该校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2,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 (1)求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求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的L、K和C的均衡值。

5.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ALK,各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A1,PL1,

141412PK2;假定厂商处于短期生产,且K16。求:

(1)短期总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

(2)短期总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3)边际成本函数。 解答:

(1)由QALK和K16可得生产函数

141412Q4AL

于是有

QMPAA4L4

AQMPLA4L4

L13311414 11 / 12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MPLMPA和PLPA1可得 PLPAAL11434AL 13414整理可得

AL

1414由Q4AL和AL可得

Q4A

Q2于是AL。

1612该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QPAAPLLPKK

Q2Q2STCQ11216

1616Q2STCQ32

8平均成本函数为:SACQSTCQQ32 Q8QQ2(2)总可变成本函数为:TVCQ

8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为:AVCQ(3)边际成本函数为:SMCQ

Q 8Q 4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