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个老师阅读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题目】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第一位老师

小时候,我有一个近支的族叔,本来名为\"德树\"、字号\"俊明\",可是,人们提起他来,却总是叫他的绰号——“魔怔”。其实,他在当地,算得是最有学识、最为清醒的人,只是说话、处事和普通人不一样,因而不为乡亲们所理解。正所谓:“行高于人,众必非人。”

早年,他在外面做事,由于性情骨耿、直率,不肯屈从上司的旨意,又喜欢“叫真”,凡事都要争出一个“理”来,因而,无端遭受了许多白眼。千般的苦闷全都窝存心里,没有发抒的渠道,致使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多年来一直“僵卧孤村”,在家养病。

他有满腹经纶,却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心里自然感到苦闷。我父亲读的书虽然没有他的多,思想感情上倒是和他有相通之处,所以,两个人还能谈得来。只是,父亲 每天都要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奔走于衣食,闲暇时间太少。魔怔叔便把我这个毛孩子引为“忘年交”,这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是,对我来说,却有幸结识一位真正的师长。

童年的我,求知欲特别强,接受新鲜事物也快,正像法国大作家都德说的,“简直是一架灵敏的感觉机器,就像身上到处开着洞,以利于外面的东西随时进来。”我整天跟在魔怔叔身后,像个小尾巴似的,听他讲“山海经”、“鬼狐传”。有时说着说着,他就戛然而止,同时用手把我的嘴捂上,示意凝神细听草丛间的唧唧虫鸣,这时,脸上便现出几分陶然自得的神色。

有时,我们去郊外闲步。旧历三月一过,向阳坡上就可以看到各色的野花从杂草丛中悄悄地露出个小脑袋。他最喜欢那种个头很小的野生紫罗兰,尖圆的叶片衬着淡紫色的花冠,花瓣下面隐现着几条深紫色的纹丝,看去给人一种萧疏、清雅的感觉。春天种地时,特别是雨后,村南村北的树上,此起彼伏地传出“布谷,布谷”的叫声。

鸟雀中,我最不喜欢的是猫头鹰,认为它是一种“不祥之鸟”;因为听祖母说过,它是阎王爷的小舅子,一叫唤就会死人。叫声也很难听,有时像病人的呻吟,有时发出“咯咯咯”的怪笑,夜空里听起来很吓人。样子也很古怪,白天蹲在树上睡觉。晚间却拍着翅膀,瞪起大而圆的眼睛。

魔怔叔耐心地听我诉说着,哈哈地笑起来。显然,这一天他特别畅快。他问我:“你知道古时候它的名字叫啥吗?”我摇了摇头。他在地上用树枝书写一个“枭”字。他说,从前称它“不孝之鸟”,据说,母鸟老了之后,它

就一口日地啄食掉,剩下一个脑袋挂在树枝上。所以,至今还把杀了头挂起来称为“枭首示众”。

我进了私塾以后,仍然和魔怔叔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和我的塾师刘璧亭先生是挚友,每逢刘先生外出办事,总要请他代理课业,协助管束我们。由于魔怔叔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博物学家”,讲授的都是些活的学问,所以,我们特别感兴趣。

在这天午后的课堂上,他随手拿起一本《千家诗>,翻到“双双瓦雀行书案,点 点杨花落砚池”这几行,又用手指着窗外枝头的家雀,说:\"因为家雀常常栖止于檐瓦之上,所以,这里称做‘瓦雀’。”

接着,他又告诉我们,李清照的《武陵春》词中有这样两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蚱蜢是一种形体很小的昆虫,用它来形容,说明这种船是不大的。蚱蜢的名字,听起来生疏,其实,你们都见过。说着,他就到后园里捉回一只翅膀和腹部都很长的飞虫,手指捏住它的双腿,它便不停地跳动着。我们认出来 了,这是大蚂蚱,俗称“扁担勾”的,当即高必地齐声念起儿歌:“扁担扁担勾,你担水,我熬粥。熬粥熬的少,送给刘姥姥。姥姥她不要,我就自己造(辽西方言,吃的意思)。”

长大以后,我之所以能够“多识于虫鱼草木之名”,和童年那段经历是有着直接关系的。我要特别感谢那位魔怔叔的指教,他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绰号() ②满腹() ③闲暇() ④骨耿()

2.开篇两段中,我眼中的族叔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安排材料有哪些作用?

3.请你结合文中的材料解释第3段中的“满腹经纶”一词,并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说魔怔叔满腹经纶?

4.第4段“那种个头很小的野生紫罗兰,尖圆的叶片衬着淡紫色的花冠,花瓣下面隐现着几条深紫色的纹丝,看去给人一种萧疏、清雅的感觉。”这一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你也仿照此句描写一种花卉,并描述你欣赏时的感受。

5.童年的我,求知欲特别强,接受新鲜事物也快,正像法国大作家都德说的,“简直是一架灵敏的感觉机器,就像身上到处开着洞,以利于外面的东西随时进来。”我们大家也读过这位作家的作品,这是一篇表现什么主题的文章?题目是什么?请你写出文中两位主要人物中的一个人的名字?

6.请结合全文谈谈文中老师的教育方法中哪一点是你最喜欢的,并请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7.文章作者动情地叙写了又趣的童谣,这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案】

1.①chuò ②fù ③xiá ④gěng

2.他是当地最有学识,最为清醒的人,说话处事和普通人一样,他性情骨耿直率,不屈从上司,是一个喜欢较真的人。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先交代人物特点,自然地引出下文,便于围绕这些特点进行选材叙述,布局某篇。 3.满腹经纶:一肚子的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又处理大事的才能。因为魔怔叔有学识、读书多,懂得许多博物知识,所以说魔怔叔满腹经纶。

4.这样描写回忆有利于说明魔怔叔对我的深刻影响,表现出他高雅的博物情趣。 5.爱国主义主题 《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或小弗郎士

6.示例:魔怔叔把我们带到大自然中认识书本中的知识,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让我们认识了新鲜事物。 7.这样写有力地说明了那是令作者难忘的、有趣的童年生活,在选材上对于表现童年生活更加恰当形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