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来源:小奈知识网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学生

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适用对象

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传授汽车常识,普及使用维修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促进职业意识形成。通过学习,学生可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接触到与汽车和汽车工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专业入门课程,是一门概括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课程精要的导学课程。

三、参考课时。

32课时

四、学分

2

五、 课程目标

1、职业知识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2、职业能力

(1)具备设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3、职业道德与情感

(1)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2)养成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

六、设计思路

《汽车文化》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汽车的发展、汽车技术、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公司和汽车品牌、汽车时尚、汽车与社会、汽车与未来几个方面,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汽车文化的基本内容,揭示汽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七、内容纲要

项目一 汽车发展史

1、参考学时 4学时

2、学习目标

1)了解汽车的起源;熟悉汽车诞生史;了解汽车技术发展史

2)了解世界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3)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3、工作任务

任务一:世界汽车发展史

任务二:中国汽车发展史

项目二 汽车名人

1、参考学时 4学时

2、学习目标

1)了解各国的汽车名人

2)了解各国的汽车名人的生平事迹

3、工作任务

任务一:中国汽车名人

任务二:德国的汽车名人

任务三:美国的汽车名人 任务四:其他国家的汽车名人

项目三 车标赏析

1、参考学时 4学时

2、学习目标

1)能认识汽车车标及代表的含义

2)能说出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的代表品牌和名车

3、工作任务

任务一:中国著名汽车公司车标

任务二:欧洲主要汽车公司车标

任务三:美洲主要汽车公司车标

任务四:日韩主要汽车公司车标

项目四 汽车知识荟萃

1、参考学时 4学时

2、学习目标

1)能正确区分各种类型的汽车

2)认识目前典型的汽车外形;

3)知道汽车外形变化与空气动力性的关系;

4)认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构造;

5)描述汽车的主动与被动安全;

6)掌握交通事故的预防;

7)了解交通疏导与智能交通系统

8)描述汽车排放污染物生成和危害;

9)知道汽车最新排放法规;

10)了解汽车噪声与危害,知道噪声的控制与标准。

3、工作任务

项目四汽车知识荟萃

任务一:汽车知识的概述

任务二:汽车的相关常识

任务三:汽车公害与环保问题

任务四:汽车召回制度

任务五:汽车收藏

任务六:车史钩沉

项目五 汽车运动

1、参考学时 4学时

2、学习目标

1)了解汽车运动的起源与分类;

2)知道F1方程式赛车;

3)学会欣赏赛车运动;

4)分析汽车运动的魅力;

5)描述汽车时尚的内容;

6)分析汽车展览会的目的;

7)描述色彩的基本概念;

8)认识汽车的流行色与色彩的安全性;

9)知道汽车色彩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3、工作任务

任务一:汽车运动概述

任务二:方程式汽车赛

任务三:非方程式汽车场地赛

任务四:汽车拉力赛

任务五:其他汽车运动简介

项目六 安全行车

1、参考学时 2学时

2、学习目标

1)掌握汽车交通法规

2)认识交通标志

3)了解不同路况的行驶事项。

3、工作任务

任务一:行驶规则

任务二: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

任务三:不同道路条件下的驾驶

任务四:自家香车走天下

项目七 现代汽车科技及未来汽车

1、参考学时 2学时

2、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汽车材料的特点

2)了解汽车新型燃料的种类

3)了解汽车电子控制的新技术

4)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

3、工作任务

任务一:汽车电子化

任务二:汽车网络化

任务三:智能运输系统与汽车智能化

任务四:清洁能源汽车

任务五:汽车材料及应用

八、技能考核要求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3.在职业能力评价时注重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和关键能力内容的整合。

九、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资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车标、图片、汽车杂志和计算机网络资源查询等;

3.为保证教学的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学习资源如下:

(1)人民交通出版社的《汽车文化》(屠卫星,2005)、

(2)

(3)

7.教材在实际使用中,要以实际的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汽车发展与地位的实际、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十、教学条件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实训车辆(轿车或小型货车) 汽车杂志 汽车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 汽车使用说明书 单数技术要求 根据本地区主流车型进行配置(共用) 位 量 辆 10 本 10 建议10种以上 套 2 DVD光盘 套 40 40台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共用) 本 10 所有车系的说明书均要收集,越多越好 6 汽车广告片 十一、学习评价

1)知识评价

部 10 所有车系的说明书均要收集 知识评价就是对所学知识点的评价。这门课程学习了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商标、汽车新技术、汽车时尚、汽车未来、汽车趣闻等等相关的汽车知识。对学生汽车文化知识掌握的如何,要及时给予全面地评价。

2)能力评价

根据所学到的知识点,能完成本课程的几个工作任务。如:介绍汽车参数、讲解汽车标志含义、设计汽车外形及色彩等。

3)评价的.基本方法

①课堂提问、课上评价、课上讨论

②作业

③单元一测

④终结性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

表 课程考核要求 过程考核60 考评方式 课上考评 10 考评作业考评 20 单元考评 30 期末考核 40 40 由教师根据学生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元一期末测业情况考评。 测进行考评。 试卷 实施 表现考评 十二、说明

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根据“内容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编写教材时,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出发,要精心选择可行性和实用性的范例,贴近学生实际,并体现技术的先进性。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专业名词要规范,技术用语要准确,插图无原则性错误。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有一定的补充阅读材料,并向学生提供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引导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