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与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业建设 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与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 罗永刚 (都匀i 林、l 局摘贵州都匀558000) 要:对退耕还林政策有效性展开研究,可从多个方面提供还林工程建设对策,为区域生态环境改造提供良好环境, 据此,结合退耕还林改造内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退耕还林;政策;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17)12—0110—02 新时期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严格要求,全面落实生态环 类社会生态林业政策需求。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建设中,要综合 境建设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环境改良效果。同时,以国家 考虑多方面因素,及时掌握区域资源规划标准,提出符合本地区 政策为指导,对森林资源保护实施综合控制,实现了政策资源改 森林资源的保护机制。 革与发展,促进生态林业环境模式形成,改变了传统林业环境格 2.2战略作用 局。 政府是社会改造建设的宏观调控者,政府 ̄13t'q要建立全面性 自 还林还草’健设方案,为地方林业项目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 保护工作,为生态区域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 l退耕还林 求,对生态园区进行综合改造,消除地区干字的水土流失隐患, “退耕还林’’是生态化建设重点工程,按照地区规划与发展要 件。退耕还林需要坚持战略改革方案,从生态环保角度开展林业 科学分配林区植被与水土资源。早期肆意开发水土资源,导致退 资源规划与利用的最大化,面对新时期资源改造要求,要坚持科 耕还林项目失去了稳定性,破坏了林业资源政策改革成效,导致 学的还林应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资源规划模式,维持森  森林植被受损,现代林业需要实施还林保护政策。新一轮退耕还 林资源改造目标。3生态作用 林还草工程建设,不仅对地区生态资源改良提出要求,更是对林 2.业战略决策规划提出新标准。面对传统退耕还林模式存在的问 项建设性工作。 森林资源是大自然长期积累的生态化资源,对其进行开发与 题,要深入解读“有效性”建设指标,按照国家林业局指示完成各 利用具有战略性意义,为地方资源性建设提供了多方面保障。为 了改变传统资源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规 划设计指导工作,深入探讨森林资源开发与设计方案,提出切实 可行的资源开发决策体系。以基层林业站为公共服务机制,全面 2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 2.1规划作用 我国林业资源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对现有生态资源实施可行 落实退耕还草还林工程目标,为地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提供指导  性改造,不仅满足了社会资源调配与使用需求,也可进~步提高 方向。4服务作用 生态资源建设指标。生态林业政策要求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机 2.新时期国家叉寸林业资源改造提出发展指标,号召各地区做好 制协同运行,为社会资源利用构建科学的保护机制,进而满足人 3.3以区域化管理推动林业可持续化发展 差异,现状表明全面推进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多困 难。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我国应该以全面林业可持续发展为 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生态平衡条件、政治稳定条件,林业  我国林业占地面积较大,分布较广,不同地区有环境、气候的 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1]娄铁岩.论国有林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JI.农民致富 目标,首先推动各个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利用各 [56. 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带动全国整体林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 之友,2015(1o):21支U卉.对平原造林新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思考IJI.国土绿化,2014 进程。在推进全国整体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 [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发展的目标,加强对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 政策鼓励、管理监督、成杲总结等工作。 (1):42-44. [3】刘燕.林业可持续发展问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lJI.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1):28. 4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和发展林 收稿19期:2017-6—12 业是实现生态平衡重要措施之一。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花卉FLOWERS 201 7.6 林业建 “还林、还草”项目规划。基层林业站是森林资源保护的最基本单 鉴于资源保护结构的特殊性,现场保护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 位,将其设定于地区资源开发区域建设中,可有效保证区域林业 工作,从质量与安全角度采取针对性措施,维持资源结构的稳定 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国家要求 性与安全性。因此,保护单位要做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与管理设 林业站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地方林业工程改造提出科学指导 计,提前布局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方案,减小森林事故的发生 方案。基层林业站要组建~支高效队伍,按照基层站点服务工作 率。重视山林矛盾调处化解和加强巡山护林工作,确保林区社会 要求,及时调整原有的退耕还林工作方案,为项目规划与改造建 稳定和生态安全。 设提供最基础的参考意见。 4.3项目改造政策 设置符合现场区域情况的资源布局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规划 3与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 3.1保护政策 与改造效率,避免传统管理模式造成的不利影响。倡导“以人为 资源保护是保障乡镇产业规划的基本条件,受到多方面因素 本、质量为先”的工程管理模式,贯彻资源保护技术理念,这些都 影响,我国乡镇森林保护技术推广存在诸多难度,必须要提出切 是保证资源保护现场质量的关键。按照地区规划改造标准,提出 实可行的改革对策,才能保障林业经济稳步发展。退耕还林是指 切实可行的森林建设方案,这样才能实现资源规划与发展的可 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 持续性,为地区生态化建设做好充分的保护工作,维持了地区资  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 源改造的可行性。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 5结论 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 从多个方面实施科学的资源战略方案,国家积极参与森林资 源调控建设,群众积极参与退耕还林种植和管护,共同构建生态 3-2种植政策 从现有产业模式来看,林业是乡镇地区重点建设行业,每年 化资源利用体系。基于现代经济产业理论指导下,倡导林业经济 在地方经济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成为推动乡镇现代化建设不 可持续性是极为关键的,这对于整个产业建设具有宏观指导下 可缺少的部分。退耕地造林后,禁止间作粮食和蔬菜。在确保地 意义。自“生态林业政策”提出以来,其在各个产业经济发展中起  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可采取林果间作、林药间 到了指导性作用,将成为林业经济调整的指导依据。作、林竹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模式,实行立体经营。例如, 不同地区确需调整粮食供应品种的由省政府确定,补助粮食必 之年起,不再征收农业税。 报.2015(02). 参考文献 1]曹世雄,陈莉,余新晓.陕北农民对退耕还林的意愿评价I J1.应用生态学 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免征农业税。对应税耕地,自退耕 [3_3运营政策 乡镇林业服务站点要做好自身的调配工作, I‘‘扁平化肋营理 思想为中心,不断落实新型林业服务管理平台。新时期国家对乡 镇地区产业建设给予扶持,引导乡镇地区积极发展产业经济,带 [2]曹世雄,陈军,陈莉.退耕还林项目对陕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的影响[JJ _中国农业科学,2017(05). [3]郭晓鸣.退耕还林项目的调查与探市斤『J1.今日国土,2004(10). ]魏武民.绿染山川满眼春——甘肃“实现绿化第一县”泾川县实施退耕 还林项目建设纪实【JJ.甘肃林业,2013(01). 动地方“脱贫致富,,0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近年来,国 [5】张健军.关于我区退耕还林项目的几点建议[J】_广西林业,2013(03). 家对农业经济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号召地区参与林业建设, 本质上是政策支持的存在性表现。对退耕农户发放粮食的,不得 收稿日期:2017—6—3 以任何形式将补助粮食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发放;发放现金 作者简介:罗永刚(1973一),布依族,贵州都匀人,工程师,本科, 补助的,打入退耕农户一本通进行兑现;种苗和造林补助费发放 主要从事林业相关工程工作。 形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尊重退耕户的意愿,其费用 只能用于种苗、造林补助。 4森林开发与保护机制建设对策 4.1安全机制建设 森林资源保护是森林系统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利用防护设 施实现资源改良与发展,加快资源综合分配与利用机制建设。森 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多年来,此项工作一直常抓不懈, 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最佳态势,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良 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4.2资源结构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