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发明专利]

来源:小奈知识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8104385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6.01

(21)申请号 201711489567.X(22)申请日 2017.12.30

(71)申请人 广州市第三建筑装修有限公司

地址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

路498号15D-H(72)发明人 何伟雄 邹燕军 黄健东 张海帆 

陈娟 吴海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洪敏(51)Int.Cl.

E04D 15/02(2006.01)E04H 1/1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仿古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攒尖亭的屋面瓦片,运用三维数字模型对攒尖亭进行模拟拼装,并对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的数量进行统计汇总;进行墩柱的施工和安装,在墩柱的基础上搭设安装木梁架;拴好瓦刀线,进行铺灰后,在屋面上进行主瓦的铺设,主瓦铺设完成后,用砂浆将屋脊瓦满卧于屋脊处,在屋脊瓦和主瓦的交接处采用挡沟瓦将主瓦和屋脊瓦连接,在屋面阴角处铺设排水沟瓦与主瓦连接。用激光技术多层次全程检测定位,结合施工三维建模对攒尖亭进行模拟拼装,有效节省材料、节约能源消耗和提高施工效率。

CN 108104385 ACN 10810438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攒尖亭的屋面瓦片(1),运用三维数字模型对攒尖亭进行模拟拼装,并对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的数量进行统计汇总;

b、进行墩柱(5)的施工和安装,在墩柱(5)的基础上搭设安装木梁架(2);c、拴好瓦刀线,进行铺灰后,在屋面上进行主瓦的铺设,主瓦铺设完成后,用砂浆将屋脊瓦满卧于屋脊(3)处,在屋脊瓦和主瓦的交接处采用挡沟瓦将主瓦和屋脊瓦连接,在屋面阴角处铺设排水沟瓦与主瓦连接;

d、按戗脊(4)弧度要求制备弧形样板,在金柱上安放铁制戗挑作为定位筋后,结合弧形样板标准化控制安装戗脊(4)后,砌筑盖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安装屋面瓦片(1)时,采用激光技术多层次全程检测定位,在屋面瓦片(1)的拼接实施过程中根据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校对并加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在屋面进行铺瓦前,提前将瓦用清水浸泡,贴前将瓦片取出凉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铺设屋面瓦片(1)时,前后坡对称上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对倾斜度小于30°的坡屋面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铺瓦,对倾斜度大于30°的坡屋面除了在瓦底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铺瓦,还需要在铺灰前预埋与瓦片绑扎的铜丝挂瓦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当主瓦施工到屋脊(3)处时,斜脊由斜脊封头瓦开始,斜脊瓦自下向上搭接铺至正脊,再用屋脊瓦铺正脊,正脊由大封头瓦开始,用屋脊瓦搭接铺至末端以小封头瓦收口。

2

CN 108104385 A

说 明 书

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仿古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传统古建筑与园林景观的重视不断加强,采用八角重檐攒尖亭的结构对传统园林景观进行布置的方式日渐增多。八角重檐攒尖亭是我国传统园林中的重要建筑,造型比普通攒尖亭有更高的外观控制要求。但通常情况下八角重檐攒尖亭施工过程工序繁琐,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材料损耗浪费较多。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精简施工工序,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

[000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攒尖亭的屋面瓦片,运用三维数字模型对攒尖亭进行模拟拼装,并对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的数量进行统计汇总;

b、进行墩柱的施工和安装,在墩柱的基础上搭设安装木梁架;c、拴好瓦刀线,进行铺灰后,在屋面上进行主瓦的铺设,主瓦铺设完成后,用砂浆将屋脊瓦满卧于屋脊处,在屋脊瓦和主瓦的交接处采用挡沟瓦将主瓦和屋脊瓦连接,在屋面阴角处铺设排水沟瓦与主瓦连接;

d、按戗脊弧度要求制备弧形样板,在金柱上安放铁制戗挑作为定位筋后,结合弧形样板标准化控制安装戗脊后,砌筑盖筒。[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屋面瓦片,对八角重檐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等数量进行预先统计汇总,合理购置瓦片种类和数量,有效节省材料、节约能源消耗和提高施工效率。运用三维建模进行模拟拼装,为实际制造八角重檐攒尖亭的过程中提供了信息基础,把繁琐的施工工序进行可视化数据表示,有利于精简工序和各工序步骤间衔接管理,有效节省材料和提高施工效率。[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安装屋面瓦片时,采用激光技术多层次全程检测定位,在屋面瓦片的拼接实施过程中根据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校对并加以控制。[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激光技术多层次全程检测定位,在八角重檐攒尖建造实施过程中与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有效校对并加以控制,提高建造精度,减小测量和定位误差,从而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在屋面进行铺瓦前,提前将瓦用清水浸泡,贴前将瓦片取出凉干。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除瓦片上的灰尘,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让瓦片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防止铺设过程中出现空鼓,脱落和裂纹的现象。

3

CN 108104385 A[0010]

说 明 书

2/3页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铺设屋面瓦片时,前后坡对称上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瓦片合理均匀分布,便于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瓦片的铺装精度,防止出现二次铺装的情况。[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对倾斜度小于30°的坡屋面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铺瓦,对倾斜度大于30°的坡屋面除了在瓦底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铺瓦,还需要在铺灰前预埋与瓦片绑扎的铜丝挂瓦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防止瓦片掉落。[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当主瓦施工到屋脊处时,斜脊由斜脊封头瓦开始,斜脊瓦自下向上搭接铺至正脊,再用屋脊瓦铺正屋脊,正屋脊由大封头瓦开始,用屋脊瓦搭接铺至末端以小封头瓦收口。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取合理的铺装顺序,提高铺装效率的同时,防止出现二次铺装的情况,减少材料损失。[001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运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屋面瓦片,对八角重檐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等数量统计汇总,有效节省材料、节约能源消耗和提高施工效率;

2、结合施工三维建模对攒尖亭进行模拟拼装,实际制造八角重檐攒尖亭的过程中提供了信息基础,把繁琐的施工工序进行可视化数据表示,有利于精简工序和各工序步骤间衔接管理,有效节省材料和提高施工效率;

3、采用激光技术多层次全程检测定位,在八角重檐攒尖建造实施过程中与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有效校对并加以控制,提高建造精度,减小测量和定位误差,从而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4、在金柱上加钉定位筋结合弧形样板标准化控制戗脊弧度,为八角攒尖亭的没一条戗脊进行统一控制,防止出现二次铺装,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损失。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截去部分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0018]附图标记:1、屋面瓦片;2、木梁架;3、屋脊;4、戗脊;5 、墩柱;6、转轴;7、挡雨帘;8、带轮;9、拉绳;10、防护壳;11、支撑轴;12、齿轮;13、齿条;1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0021]一种重檐攒尖亭建造施工工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攒尖亭的屋面瓦片1,运用三维数字模型对攒尖亭进行模拟拼装,并对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等数量进行统计汇总;

4

CN 108104385 A

说 明 书

3/3页

b、进行墩柱5 的施工和安装,在墩柱5的 基础上搭设安装木梁架2;c、拴好瓦刀线,进行铺灰后,在屋面上进行主瓦的铺设,主瓦铺设完成后,用饱满砂浆将屋脊瓦满卧于屋脊3处,在屋脊瓦和主瓦的交接处采用挡沟瓦将主瓦和屋脊瓦连接,在屋面阴角处铺设排水沟瓦与主瓦连接;

d、按戗脊4弧度要求制备弧形样板,在金柱上安放铁制戗挑作为定位筋后,结合弧形样板标准化控制安装戗脊4后,砌筑盖筒。运用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预排屋面瓦片1,对八角重檐攒尖亭所需底瓦、面瓦,盖瓦、檐口瓦、滴水瓦等数量进行预先统计汇总和模拟拼装,合理购置瓦片种类和数量,精简施工工序,以模拟拼装为指导进行实际拼装,减小测量和定位误差,有效节省材料、节约能源消耗和提高施工效率。[0022]步骤c中,安装屋面瓦片1时,采用激光技术多层次全程检测定位,在屋面瓦片1的拼接实施过程中根据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校对并加以控制。保证瓦面施工外观质量。瓦面拼装紧凑,搭接严密,瓦面齐平且相邻瓦楞距差偏差大幅减少,提高攒尖亭亭顶施工质量。[0023]步骤c中,在屋面进行铺瓦前,提前将瓦用清水浸泡,贴前将瓦片取出凉干。[0024]步骤c中,铺设屋面瓦片1时,前后坡对称上瓦。[0025]步骤c中,对倾斜度小于30°的坡屋面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铺瓦,对倾斜度大于30°的坡屋面除了在瓦底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铺瓦,还需要在铺灰前预埋与瓦片绑扎的铜丝挂瓦条。

[0026]步骤c中,当主瓦施工到屋脊3处时,斜脊由斜脊封头瓦开始,斜脊瓦自下向上搭接铺至正脊,再用屋脊3瓦铺正脊,正脊由大封头瓦开始,用屋脊瓦搭接铺至末端以小封头瓦收口。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的两根墩柱5 之间均设置有位于水平的转轴6,转轴6绕其轴向转动连接于木梁架2且位于墩柱5 上部;转轴6上缠绕有柔性的挡雨帘7,挡雨帘7一端固定在转轴6上,转轴6配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0028]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6上的带轮8,带轮8上设置有与其配合以驱动带轮8转动的环状的拉绳9;下雨时,亭内有人避雨时,可拉动拉绳9带动转轴6转动,将挡雨帘7放下,挡住墩柱5 之间的出入口,防止雨水飘入亭内;雨停后拉动拉绳9将挡雨帘7收纳后,将拉绳9固定即可。[0029]挡雨帘7和转轴6位于亭内,木梁架2上设置有对挡雨帘7进行保护的防护壳10,转轴6位于防护壳10内且其一端伸出防护壳10,带轮8和拉绳9位于防护壳10外;防护壳10上部上设置有与转轴6平行的支撑轴11,支撑轴11绕其轴向转动连接于木梁架2且支撑轴11与防护壳10固定连接;支撑轴11上固定有齿轮12,墩柱5 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齿条13向下滑动时防护壳10向上转动。未下雨时,对齿条13进行约束固定,挡雨帘7收纳在防护壳10中,防止挡雨帘7损坏,同时防止挡雨帘7破坏亭子的整体美观性;下雨时,解除对齿条13的约束后,齿条13下移带动齿轮12和支撑轴11转动,从而带动防护壳10向下转动打开从而露出挡雨帘7后,拉动拉绳9将挡雨帘7放下。

[0030]齿条13下端上沿竖向设置有驱动齿条13上移的弹簧14,弹簧14一端与墩柱5 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条13固定连接;雨停后,下压齿条13打开防护壳10,将挡雨帘7收卷后,在弹簧14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齿条13上移,从而驱动防护壳10向下转动回复原位,在弹簧14回复力的作用下使防护壳10保持封闭状态,方便快捷。

5

CN 108104385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108104385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108104385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