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8年5月 江西建材 工程技术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欧阳艳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摘渭南714000) 要: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隧道防水技术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本文 根据现阶段我国公路隧道施工环节渗漏风险,对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进行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防水技术;应用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Waterproof Technology i n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 ication Ouyang Yan (shanxi railway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inan shanxi 714000)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odem social development,highway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fur. ther improved,and tunnel waterproof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Based on the risk of leakage in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in China,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proofing in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unnel in China. Key words: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Waterproof technology;Application 公路隧道防水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施工工程,其不仅 影响了局部公路隧道工程运行效果,而且对公路隧道区域内地 程中,若在注浆工序前期准备工作中没有实施一定的盲管、排水 盲沟维护工作,将会导致砂浆堵塞排水盲沟、盲管的概率持续增 质环境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而现阶段隧道底板防水设计不 佳、隧道衬砌排水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的出现,对公路隧道防水工 加,从而促使泄水孔运行环节,盲沟、盲管内部的地下水无法并 有效排出。而衬砌后地下水的持续积累,会对整体衬砌造成一 定的冲击力,若地下水累积冲击力超出衬砌防护力,则会导致大 规模隧道渗漏问题的发生。 1.3施工混凝土和易性不足 程实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结合公路隧道工程实施现 状,对隧道工程防水技术的实施进行进一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1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渗漏风险因素 1.1隧道底板防水设计不佳 混凝土材料是公路隧道工程防水施工中的主要应用材料, 其在设计应用中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整体公路隧道工程质量。 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施工标准,将会对整 体防水材料的应用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再加上混凝土固化收 缩性能会受到防水外加剂性质等冲击,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 就会导致公路隧洞裂缝的出现。而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隧道内空 在公路隧道工程实施过程中,底板为渗漏高发区域。这主 要是在公路隧道工程前期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隧道底 板排放水设计。再加上施工环节地基处理工作缺失及混凝土浇 筑环节混凝土与地层连接漏洞的存在,会导致公路在长时间的 运行过程中,由于冲击荷载、动力荷载的影响而出现底板变形、 气湿度高于外部空气湿度,从而进一步加速混凝土机构的损坏, 对整体隧道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利的影响。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优化应用 2.1 公路隧道工程实施防水应用前期准备 破裂情况。底板变形破裂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底板渗漏问 题,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公路事故。 1.2排放水系统不完善 衬砌后地下水的适度排出是结构性防水工艺的重点,通过 衬砌后地下水的有效排出可有效降低地下水对衬砌工序的冲 击,从而提供整体隧道防水效果。但是在实际公路隧道工程实 公路隧道工程实施防水技术应用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公 路隧道涌水量预测及防水材料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其中公路隧 道涌水量预测可以针对公路隧道施工情况对渗漏风险因素进行 施过程中,由于局部模块地下水疏导失误,促使整体公路隧道工 程排放水体系不够完善。这种情况不仅导致局部排防水功能失 有效分析。在公路隧道涌水量对隧道影响情况过程中,可根据 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地下室动力法、水利统计法、经验公式法、水 文地质比较模拟法等方法。其中水利统计法主要是在地下水资 源排出、补给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局部公路涌水量 效,而且对整体排放水体系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在注浆施工过 作者简介:欧阳艳,女,1982年4月生,湖南衡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 向: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技术。 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全部公路隧道涌水量情况。水文地质比较 模拟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地下工程、临近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的 ·65. 2018年5月 江西建材 2。3公路隧道工程衬砌排水优化设置 工程技术 调查分析,结合一定的定量比例分析,可对公路隧道涌水量进行 合理预测评估;而经验公式法主要是利用相应数据的定量分析, 公路隧道工程衬砌排水主要是利用衬砌自身的紧实程度进 行防水处理。一方面在实际衬砌施工过程中衬砌背部排水工作 主要通过控制排水管道的外部及防水材料实施质量,对整体排 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如防水材料焊接程度、排水管道质量等。 若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施工规定的情况,应进行及时停止 处理工作。衬砌排水具有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的特点。现阶段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混凝土作为主要防水材料,如 普通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在实际防水技术实施过程中,在初步 支护及二次衬砌施工环节大多需要进行防水层的设置,通过橡 胶或者树脂形式防水层设置及导管注浆,可有效提高衬砌排水 嗯呢呢;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衬砌施工工程实施效率,可在衬砌结 确定相应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从而对整体公路隧道涌水量变化 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在确定公路隧道涌水量的基础上,可进行 防水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符合规定的防水材料可以在保证 工程防水层与防水板良好结合的基础上,避免混凝土变形导致 的渗漏问题。在实际防水材料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将凹洼固定 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防水板与边墙固定连接点的密度控制及预 留隧道孔防水板的合理设置,提高整体防水材料实际应用效力。 其中在预留隧道孔洞防水板设置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整体防水 材料铺设的平整度及相应接口的紧密度,避免气泡、褶皱现象出 现对整体防水材料防水性能的影响。在具体的防水材料铺设过 程中,可设置其防水板固定铺设长度在衬砌长度之上,即0.5— 0.9m之间。而在连接接头焊接过程中,应控制防水板与边墙固 定焊接速度在0.10—0.13m/min之间,并控制整体公路隧道防 水板与施工裂缝之间间隔0.4—0.9m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整 构合理设置的基础上,进行变形缝结构的合理设置,结合剪力杆 进行的衬砌结构协调,可在控制隧道变形冲击的同时,保证整理 公路隧道承载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变形缝主要为公路隧道工 程实施中因受力结构不均而产生的裂缝现象。针对变形缝问 题,主要可采用中部埋设模式的止水设置进行防水。在止水设 体防水材料实际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公路隧道工程排防水盲管安装设置 置实施的基础上,可进行沥青木丝板的填充,并控制相邻注浆管 道间填充距离在4.5cm之间 j。上述防水模式可在变形缝渗漏 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注浆管理,从而保证整体公路隧道结 构的完整。 3总结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防水盲管安装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方面。在具体的盲管设置环节,应依据预先设定好的施工 方案进行排水盲管铺设,一般排水盲管铺设区域位于下方墙位 置。在排水盲管铺设完毕之后,可进行管线打孔作业,经过进一 步的螺栓镶嵌,可进行盲管固定作业。而在环向盲管按照过程 中,应结合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具体的施工位置,并在相应的位置 进行划线处理。在实际盲管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防水技 术实施效果,应结合以往施工环节渗漏高发点进行实施位置的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防水工程是公路隧道建设的重要方面. 其对整体公路隧道运行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公路 隧道工程防水施工过程中,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应综合利用水文 统计、水文地质综合比较模拟等方法确定公路隧道涌水量,然后 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从施工前期设计方案制定、衬砌施工、盲管铺 设等方面进行优化分析,从而构建完善的施工防水体系。为整 体工程防水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雷鸣,万芳芳.探究防水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华东 公路,2016(3):41—42. 调整 J。在具体的渗漏高发区域防水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择 外贴模式的止水材料,对于外贴形式的止水设置主要是利用钢 筋将主筋、止水装置进行固定焊接,两者距离在5.Om以下;若选 择中部埋设模式的止水装置可依据施工标准进行严格固定处 理,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注浆管道内进行一根排气管与一根 注浆管成对形式的注浆导管安装。在止水装置安装完毕之后, 可进行注浆导管的铺设。注浆导管铺设方式主要与止水装置走 向一致,两者之间距离在550em左右。在注浆导管铺设环节,应 [2]唐波.论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防水设施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 版),2017(1):196. 采用钢筋焊接的方式进行重复固定,保证止水装置与注浆导管 距离一定。 [3]徐小波.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防水设施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 版),2016(11):187. 一—- “+”+ (上接第64页) 6结语 [2]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一规划、景观、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6. 大学校前区的交通组织是整个校园交通规划的起点,也是 构成校园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校园规划中,要结合气候条 件,综合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减缓寒地气候对校前区交通组织的 影响,为师生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保证。 参考文献 [1]梅洪元.寒地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何炳泉.大学校园规划中的道路交通组织[J].新建筑,2003(03). [4]巴音布拉格.盘锦大学校园空间的特色塑造研究[D].沈阳建筑大 学,2012. [5]王悦.寒地大学校前区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