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关注诗歌形象)28+Word版含答案.doc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7 —2018高三年级 总第(28)期课题:诗歌鉴赏(关注诗歌形象) 分数: 分 设计: 校对: 班级 组 姓名 语文习题 卷 面:禁止勾画、涂抹、潦草,否则立即打回重写。 ...................※理论高度

(二)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技巧点拨

1.把握景物形象的色彩。考生可从景物形象的色彩的角度感受景物形象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晚来风急”“满地黄花”“细雨”“黄昏”等景物形象全是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

2.把握景物形象组合的特点。考生可以从景物形象组合上把握景物形象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3.识记描写景物形象特点的常用术语。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实践演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1-2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规范作答]

2.本诗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规范作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3-4题目。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 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

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3.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

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

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

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网时也揭示出“渔人”

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

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4.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分)

[规范作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5-6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chì水鸟名。

5.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5分)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

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绿”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

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

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

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6.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规范作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小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

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7.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

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

B.“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

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C.“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

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D.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

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E.诗歌最后四句,用 “戍客”与“思妇”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

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8.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

[规范作答]

习题28 一【答案】

(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

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

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二【答案】3BE

4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

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三【答案】5BC6第一问: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第二问:(1)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2)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

(3)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解析】

5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B项“写

出了农家劳

动的艰辛”与诗意不符;C项没有“心理”描写。

6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

图景画面,要抓典型意象。接着从内容、结构和情感角度答题。

四答案7AC8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 “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

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