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陈燕波
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12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升,私人财富大量增加,私人银行业务也应用而生,得到国内外银行的广泛重视,在银行业中地位不断加重。本文在阐述私人银行概念、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概念与特点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阶层人数持续增加,为向富裕阶层群体提供更高端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以获得更多高收入客户,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保证银行的良好发展。我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开始于2007年,以中国银行成立私人银行业务部为代表,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方兴未艾,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一、私人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一)私人银行概念
通常来说,私人银行是指银行或金融集团提供的定值服务,其服务对象是高端富豪群体。在私人银行的定义中,普遍认同的是Lyn Bicker在1996年提出的,其具体描述为:“私人银行是为高净值个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维护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产品,以满足个人需求”。
在我国,私人银行的定义有所延伸,中国银监会2005年的解释是:以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的沟通协调为基础,通过签订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完成相关投资、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性委托服务;在2011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中,限定私人银行客户的金融资产应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商业银行还可提供专门开发产品。
根据上述内容,我国私人银行可归结为:商业银行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其核心是财富管理,具有专业化、定制化和私密性强等特征。 (二)私人银行的特点 1.私密性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私人银行首重的就是“私人”特性,极度尊重用户的私人秘密,保密制度十分严格,代表性最强的就是瑞士私人银行,即使在《银行法》制度修订之后,依然保持为客户保密的良好传统。 2.专业性
私人银行客户的产品是专门定制的,不同于当前商业银行VIP客户理财流水作业的服务模式和趋同性银行产品,私人银行客户产品、服务都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特别定制的,体现出专业性特点,也对银行产品趋同性的一种弥补。 3.全面性
在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当中,除了专门定制服务外,也包括为客户提供企业等相关各类金融服务。 4.增值服务
从私人银行的定义来看,其核心应为资产管理,也就是为高净值客户的资产提供保值、增值服务;但就实际来看,私人银行的服务中家庭增值服务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最具有代表性的即中国,提供增值服务包括私人保健医生、古董鉴赏和贵宾通道等。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私人银行发展规模
我国私人银行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之快,在2005年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成立上海代表处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由此拉开序幕。到2007年3月,中资私人银行业务开始发展,其代表是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的成立;之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同年及次年也相继成立私人银行业务,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开始高速发展。 截止2014年末,我国高净值客户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12万亿人民币,相较于201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综合各种宏观影响因素,预计2015年此规模能够达到129万亿元,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二)高净值客户的规模
根据贝恩公司《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截止2014年末,我国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超过100万人,较于2010年,此人数已经翻番,相较于2012年,增长33万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高净值人群中,有7个省和直辖市超过5万,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和上海、北京,其中,高净值人数最先超过10万的是广东。就区域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长较为迅速,逐渐缩小与沿海省份间的差距。
同时,高净值人员分布地域的集中度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区域间分布更为平衡,以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北京五个沿海省市为例,其高净值人群占据的比例是46%,相较于2012年,此比例下降了4个百分点;在可投资资产规模上,五省市占据的比例是53%,相较于2012年,此比例下降2个百分点。 (三)高净值客户细分
在高净值客户群体中,从客户职业来看,比重最高的是一代企业家,其比例约为54%,主要是私营企业家、文体明星以及律师等专业人士;其次是职业经理人,其所占据的比例约为38%,包括国有、外资和私营企业的高管、技术人才;还有8%左右是二代企业家。 从年龄特点来看,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群体较少,分别占4%和18%左右,比重最大的是40-49岁之间,约为41%,30-39岁人群的比重约为37%,其平均年龄较为年轻。 (四)高净值客户投资
在贝恩公司的报告中,2014年高净值人群的投资重点主要是实业投资,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在2015年报告调查的受访者中,实业投资增加、保持、减持的比例分别为19%、57%和24%。
在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活动中,其投资行为主要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在2015年报告调查过程中,国企改革、垄断性行业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等国内政策提及率约为45%,人民币政策、一带一路政策等对外开放性政策的提及率约为41%,此外,创新行业扶持政策、经济结构转型政策等的提及率也超过30%,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提及率仅有17%左右。
此外,就高净值人群财富目标来看,首位的目标依然是财富保障,但财富传承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从2013年的第五位提升到此次调查的第二位。
最后,在各类投资产品中,债券投资、银行产品份额以及融资类信托产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股票、公募基金、其它境内投资比例则呈现出上升趋势。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首先,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较多的政策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在我国金融监管政策中,私人银行业务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银行、保险和证券市场之间是彼此分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缺乏有效的联系,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产品缺乏综合性,只能侧重于服务形式的提高。如此以来,私人银行的产品就会表现出严重的趋同性,难以满足当前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现状。
其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降低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速度。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于金融相关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对银行、资本运作的方式有深入理解,也不能缺少口碑和经验,才可以为客户指定个性的理财方案,更好的服务客户。但就当前现状来看,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较晚,高素质专业人才数量较为稀少,限制了私人银行的进步。
第三,营销方法落后,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就我国私人银行现状来看,其产品销售依然过于依赖柜台,市场营销网络并不完整,没有专业市场营销人员,加上营销手段、宣传方式以及营销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不足,都会影晌客户的服务感受,造成客户资源流失,严重阻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首先,加强产品的创新。在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有详细了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产品种类进行创先,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发差异化产品,完善产品功能,以赢得更多客户,并与客户间建立长期关系。
其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私人银行应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通过自身培训体系、工作体系的改革和与其它培训机构的联合等方式,来改进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培养出符合私人银行业务需求的市场研究、客户开发管理、客户经理以及高层次理财等各种专业人才。
第三,改进营销方式。针对营销体系落后的情况,在保持现有直销方式基础上,从市场和产品两个方面入手,对营销方式进行改革,将产品研发、投资顾问和客户经理纳入到营销体系中,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有效提供营销水平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猛,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群体数量持续增长,规模庞大,了解其客户群体特征和投资行为,吸引其可投资资产,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须要了解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良好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