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教育 技术专栏 黛—麓■—嘲雕鬟戮瞄麓嘲鞠 随 着印刷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 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始大力培养印刷类专业技术 人才,来满足市场需要。由于传统的教学过多的偏重理 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环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到用人单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这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 标是相悖的。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学者援引德国的“双 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学习国外合作教 育的经验,根据2000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理事提出的 “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把“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融 合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技能性、实 践性人才为目标,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衔 接,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印刷 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少学者也进行了探讨,如《印刷专 业人才培养全新模式》,《如何解决蓬勃发展的印刷行业 紧迫问题》等,日本学者也对日本印刷业的人才培养现 状作了调查,但并没有提出针对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模 式,也没有具体的数据和实例证明实际的应用效果、出 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对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职业教育工学结 合研究综述》,《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 的问题及完善路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等,但是缺少针对印刷专业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因此,本文对高等职 业教育印刷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 1.高职院校印刷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印刷业具有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 部进行梯度转移的趋势。内陆城市日趋成为新的印刷包 装产业承接地和投资热点。面对庞大的就业市场需求, 印刷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更是存在 重理论、轻实践,师资力量不足等弊端。依据“工学结合” 的基本特征,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与工作相结合 的学习”这一理念。打破传统印刷专业教学以理论基础 文 知识为主,以实验验证理论教学的模式。避免由于学生 / 黄 在校学习的印刷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毕业之后走人工 照 曹 作岗位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期,社会整体认可度不高的现 瑞 春 象。应加大现代印刷技术和方式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改 变对传统印刷环境脏、乱、差的错误印象,提高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同时,还应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因为现 有的印刷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 企业工作经验,无法满足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要求。河南 的一些职业院校,虽然已经开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万方数据l广东印刷2012.6 I 55 藏藉技术专栏 但还需要依据客观现实情况作以调整,可以从以下几点 来改善现状: 进行。 印刷教育 麟 鬻 ③师资建设的创新。 聘请企业骨干为实践指导教师,学校发挥专业优势 为企业工人提供技术培训。逐步建立印刷专业“双师型” 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使专业教师不但理论扎实,还具有 印刷高级技工的实际操作水平。 ④评价体系的创新。 学生顶岗实习认定,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 ①加强学校与印刷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加强印刷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本着建设多 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用于校内和校外 的实训基地建设和设备的更新。重实践训练,以理论够 用为度。要紧密联系行业协会及企业,定期召开会议, 对印刷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决策和指导,解决校企合作 中的问题;与更多的业内优秀企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在企业设立课堂,为企业培训员工,同时,学生也可进 入企业顶岗实习。 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协会联合考察教学效果。在评价 学生的学习成果上,直接体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 多体现了社会性和公开性。使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贯穿于 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就拥有岗位。 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应用价值 ②注重印刷专业教师“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 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 在印刷类人才培养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在 于以下几个方面: 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驻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 实践教学能力。还应聘请印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到校担 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 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继续教 育,不与时代脱节。 ③提高印刷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毕业生可与社 会零距离接触。 ①通过对学生实际顶岗实习现状的调查,对其学习 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完善在实习中学生的安全管理条 例的制定,和改善实习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②通过对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研究,深入探讨“理 论知识够用为度”中的“度”该如何把握,为理论教学 和实践教学学时划分和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③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实际合作,深入分析在 合作过程中如何使他们受益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学 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通过让学 生参观工厂、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方式,改变印刷是 校、企业和行业协会达到三赢。 ④根据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和学校 派教师驻岗实践的实际效果,解决如何考核教学效果和 计算实践教师工资的问题,以及如何逐步建立印刷专业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⑤通过教学计划与印刷企业生产的衔接,使学生 小手工作坊的传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 推行订单式培养,三年中至少有一年在企业工作,学生 在毕业时就已熟悉所在印刷厂的所有工作流程和技术, 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不需要磨合期。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印刷类人才的培养使用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之处在 于: 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教学计划更趋向合 理。 ①思维模式的创新。 ⑥通过与印刷行业协会、企业的不断交流合作,及 时掌握就业信息,调整办学方向和培养模式,使学生的 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能有较高的起薪和就业对口 率。思考与企业深度合作还有哪些途径可行,完善校企 与印刷企业联合,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突破 了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单向思维模式。与用人单位深度 合作,突出强调互利双赢,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 ②办学形式的创新。 贯彻执行教育部1 6号文件,改变全日制在校教学 合作办学体制。囤 的模式,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与企业 生产流程相衔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全对接。与企业 作者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 责任编辑/欧定军 共同建立实验室,以学生实验为主,辅助生产,同时, 利用企业的教室或场地资源,把教学直接放在企业中 56 万方数据_广东印刷2Ol 2.6一 “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黄照, 曹瑞春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广东印刷2012(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uangdys2012060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