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及两网改造,农网改造实现了两改一同价后,网络(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改善,安全可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力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观念更加深刻,同时,广大用户对电力供应的期望值也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将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向实质性转化,供电企业应提高对供电质量的重视程度,加强供电质量的管理。 供电质量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电能质量是表征电能品质的优劣程度。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与频率质量两部分。电压质量又分为幅值与波形质量两方面,通常以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负序电压系数(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等指标来衡量电压幅值,以电压正弦波畸变率来衡量波形质量。频率质量则以频率偏差来衡量。
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对用户连续可靠地供给电力能力的量度。评价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主要由停电状态对用户发生影响的特征要素来描述。这些要素主要有:停电的频度、停电的持续时间、停电范围的大小(停电用户数、供电故障功率或供电故障容量等)以上三个要素可以定量地建立可靠性评价指标。供电可靠性具体指标要求可参阅本刊2003年第8期\"供电可靠性\"综述一文。
供电质量的各项指标不是孤立的、单一的,供电质量管理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要认识到供给用户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电能是供电企业的基本职责,是供电企业为用户服务的先决条件。提高供电质量既可满足用户的最大需求,供电企业从中也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提高供电质量,供电企业应做好以下技术管理措施:
1 做好网络(特别是各级电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工作
(1)配合城乡总体规划,做好负荷发展预测,做到网络分布合理,运行方式灵活。
(2)合理减少系统阻抗,在技术经济合理条件下减少变压级数,保持供电半径合理、适当增加导线截面,有条件时可采用电缆供电。
(3)加强系统无功功率管理,做到就地无功补偿。
(4)合理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的电压比和电压分接头,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并采用逆调压方式。 (5)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2 做好负荷管理
对特殊负荷的用户如大型冲击性负荷、大型电弧炉、大型晶闸管变流设备、变频设备等要针对其负荷性质和特点采取措施。
(1)对负荷变动剧烈的大型设备,采用专用线路供电。对冲击性负荷或对电压波动、闪变的负荷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
(2)对大功率电弧炉变压器,宜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即采用高电压等级的电网供电,或采用电抗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
(3)对各类大功率的非线性用电设备的变压器,由短路容量大的电网供电,一般可由高电压等级的大型主变压器供电。
(4)对大功率静止整流装置可采取提高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增加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或采用多台相数相同的整流装置,使整流变压器二次侧有适当的相位差;或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装置。 (5)三相整流变压器宜采用Yd或Dy联结组;配电变压器宜采用Dynll联结组变压器。 (6)采用中性点接地系统供电时,要尽量保持三相负荷的平衡。 3 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1)做好设备的运行巡视检查和试验,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及不良运行环境,消除隐患。 (2)推行状态检修方式,创造条件开展带电作业。
(3)做好停电管理,实施停电统一计划安排,尽量减小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 (4)根据自然条件等因素,安排好各项相关季节性反事故措施。 4 电气设备选择
选用绝缘水平高、少维护型、性能价格比优越的电气设备,实现标准化、无油化、小型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