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记者素质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28卷第3期 开封大学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UNIVERSITY V0I.28 No.3 Sep.2014 2014年9月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记者素质 凌宁宁 (开封广播电视台,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在电视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播音员和主持人备受关注。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 记者素质,参与节目的采访、编排和策划,追求真实美和现场感,增强沟通和感知能力,只有这样,才 能制作出打动人心的节目,才会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进而提高收视率和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素质;职业修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3X(2014)03—63—03 电视是一种大众传媒,电视新闻是其中一个收 视率很高的节目。该节目的播出效果如何,除了取 决于内容之外,还与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有很大关系。 主持人的言谈举止都有可能影响观众的观点,因此 就是CBS的著名播音员爱德华・默罗。他的成功 不仅在于勇于突破传统的节目形式,加大新闻的信 息量和提高其时效性,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拘泥于 播音员的角色,而是为报道加入了评论,成为兼具采 编播能力的节目主持人 。 当前,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观众的认识水平也 个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绝不是一个高级的传声 筒,他(她)必须能将自己对事件的思考自然而流畅 一地转化为自己的声音。比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 谈》的敬一丹、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的杨澜、中央 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水均益等,他们都在对新闻事 件的分析和语言表现上彰显了自己的特色。 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必须动用眼、耳、心、脑、 在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是一个枪靶,只能被动地接受 信息、接受节目主持人的说教,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 一个深入了解新闻事件,有情感、有思想,有血有肉 的主持人形象。具有记者心态的主持人会成为节目 的支柱和有力组织者,能够参与节目的采访、编排和 口等各个器官,随机应变,进行心理反馈,搜索信息、 选择信息,组织语言,进行创意和表达。主持人必须 见多识广,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军事、教 育以及社会时事等都有所了解。在挑选主持人的时 候,有专家说过,若一张漂亮的脸和一张生动的脸不 策划,表达出报道的目的,还能够有效构建起媒体与 受众之间的关系,增强互动,达到信息传播的最大 化。 美国传播学者卡尔・霍夫兰的研究表明,要使 观众相信传播者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传播者就应该 是他(她)所谈论领域的专家。随着电视新闻制作 能兼得,那么宁要生动不要漂亮。这生动来自充实 的内心世界。播音学中讲,要以气托声,以情带声。 这个“情”从何而来?自然源于对生活乃至生命的 感悟。 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丹・拉瑟到美国全 手段的更新和传播理念的变革,电视新闻的报道形 式日趋多样,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对主持人的素质要 求日益提升。尤其在新媒体羽翼渐丰的当下,如何 将受众尽量多地从网络拉回到电视机前?主持人的 个人魅力不容忽视。 一国广播公司的布罗、全美广播公司的詹宁斯,从中央 电视台《新闻1+1》的白岩松到《面对面》的董倩, 他们都遵循了同一条成长路线:记者——名记 者——主持人——名主持人。他们的成长历程很好 地诠释了新闻界这样一条法则:主持人应具备记者 素质。 、政治素质 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中的一个 类别,其形象塑造的要求更为严格,必须做到个人角 色与媒体声音的协调统一。主持人不仅要做新闻的 传播者,更要做一个可以让公众信赖的人。一名新 最早的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来自于广播节目,他 收稿日期:2014—06—28 作者简介:凌宁宁(1979一),女,河南开封人,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 63 闻节目主持人能否深受观众的欢迎,能否成为高素 质、有魅力的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思想水准如何 。 《新闻调查》栏目的定位——做真正的调查性 报道,赋予了节目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更多的人 文关怀。没有责任感,就不会有曲长缨在太平间拿 着阳泉沟矿难中死者的名单逐一进行核实(《死亡 名单》);没有责任感,就不会有杨选国为儿子寻找 左肾而引发的完善医疗事故认定机制的呼唤(《左 肾未探及》);没有责任感,就不会让人们关注到艾 滋病病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艾滋病人小路》)。 正是政治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的存在,才促使 新闻工作者去追问事件细节、探寻事件的真相。因 此,政治素质是前提、是根基、是一切工作的保证,也 是做一名有个性、有魅力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应 具备的素质。 二、业务素质 新闻类节目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因此只 有挖掘生活、深入调查才能做好节目。在主持新闻 类节目时,记者所遵循的正反逻辑的思维模式和循 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场报道和演 播室访谈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即兴表达能力,能 够将现场的情况随时向观众介绍;采访思路要敏捷 流畅,提问要机智深入,现场评说要尖锐有力。要找 准评说的靶点,把握评说的力度,驾驭评说的兴趣 点,就需要主持人练好现场报道和访谈提问的基本 功。 (一)追求真实美 与报纸、广播相比,电视的表现手段最为丰富, 它运用图像、音响、解说、文字等声画符号进行传播, 融形声于一体,图文并茂。这种“图像”的独特性使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更强,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进 行最鲜活、最真实、最有说服力、最有信息量的报道 提供了条件。在电视新闻中,主持人以“个人”身份 亲临现场采访、评述,并且随着新闻事件的进展,还 埘采访对象、采访主题、采访方式、采访角度做随机 调整,以使整个报道更加公正权威。与此同时,主持 人的采访活动还成为画面语言中的动态内容,成为 新闻节目的一部分,这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 《面对面》栏目原主持人王志以冷峻风格著称, 他在谈话中常常带着疑问进入主题,通过质疑探询 新闻背后的真相,通过引导采访对象回答来展示人 物个性,避免了信息的单边化,使节目内容真实、报 道客观。在《与神话较量》这期节目中,王志的采访 64 对象是刘殊威,这位学者曾以一篇600字的短文质 疑“蓝田神话”。王志以观众的视角,甚至以假想的 “蓝田立场”向刘殊威频频发问,沉着却又毫不迟疑 地掷出一个又一个夹带着怀疑、否定甚至不信任口 气的问题,这些问话句句如刀剑,锋利无比,寒气逼 人,直戳要害。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像电影中的对白 一样精彩。在这里,王志不仅是主持人,而且是记 者。他的质疑态度,还有那眼镜片后面闪动着的冷 峻的目光,让事实和真相一步步显露出来 J。这样 的新闻节目才有吸引力和震撼力,才能打动人心。 (二)深入新闻一线,追求现场感 《新闻调查》的很多期节目都是将拍摄地从演 播室搬到了外景拍摄现场,主持人也从单纯的演播 室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成为记者型主持人。《新 闻调查》原主持人柴静这样描述她对在新闻现场工 作的理解:“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 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 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 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要怎么 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 发现它就对了。” 记者型主持人兼有主持人与记者的双重身份, 因此既要具备主持人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 变能力和即兴发挥能力,又要具备记者良好的沟通 和感知能力。《新闻调查》栏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 新闻节目主持人,从早期的杨春、敬一丹,到后来的 王志、董倩、柴静等,他们都属于记者型新闻节目主 持人。在演播室里,他们引导观众对整个报道进行 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认真梳理现 场的信息,冷静而机敏地处理突发情况,对事件的内 涵进行深入挖掘,对其外延进行准确划分。 主持人进入采访现场后,要用自己的身体来感 知现场,能够操作的操作一下,能够触摸的触摸一 下,能够测量的测量一下,能够观察的观察一下。操 作、触摸、测量、观察都不能做到的话,至少要在现场 走动走动,用身体的运动来表现现场的空间。如果 条件允许,还可与采访对象共同做事,边干边聊,这 是最好的采访方式。 (三)熟悉节目生产的全部流程 克朗凯特担任CBS晚问新闻节目主持人期间, 坚持亲自修改新闻稿,每天的新闻稿都必须经他的 手。新闻稿中未被强调的新闻细节被指出,不明确 的表达被修正,冗余的成分被删除,就连语法、标点 错误都被改正。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也拥 有一批这样的主持人,他们全程参与节目的策划、采 访、编辑、主持与后期制作,独立地介入,完整、立体 地把握整个新闻报道。他们采访得深入、细致,既能 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又能及时捕捉观众的中心视 点。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以人格化、个性化的方式 是最灵活的一个环节 。具有记者素质的新闻节 目主持人均具备“三力”:现场感知力、亲和力和公 信力。节目中,主持人绝不能以强者自居,更不能唯 我独尊、自我标榜,一定要和采访对象平等交流,并 且站在受众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热爱生活是评 说的基点,与观众同呼吸共命运是评说的根本,建设 与观众直接进行交流。他们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和丰富的采访经验,是《新闻调查》的灵魂。实践证 明,主持人只有亲自参与新闻节目的创作,才能产生 独特认识;只有用记者的语言与观众直接交流,将自 己对事件、现象的见解、思考、评论有机地融合,有序 地排列,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可;只 有既在宏观上具有强烈的编辑意识、节目意识,又在 美好的未来是评说的目标。主持人只有走到一线 去,和新闻真相近距离接触,才能制作出打动人心的 节目,进而提高收视率和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新闻 节目只有散发出生活的气息,才会得到受众的认可 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 院出版社,1997. 微观上仔细、完整、到位地感受个别细节,实现采编 意识与主持意识的高度统一,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 效果。 三、结语 [2]闻闸.播音主持训练280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1999. 主持人担负着社会文化的传播任务。对于受众 来说,主持人不仅是自己可交心的朋友,更是“润物 细无声”式的引导者。对于一档节目来说,主持人 [3]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2001. 是一条红线,串起了散落的素材。如果没有得力的 主持人,节目编导的创作意图就难以体现,新闻传播 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主持人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支 [4]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6. [责任编辑张焰] 撑,主持人的活动是传播过程中最后的一个环节,也 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道 德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巩固社会个体的道 德信念。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 L,4k值体系建设,积 极营造有利于实现社会互信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 (8). E2 3马俊峰,等.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曹立前,张玉伟・我国社会转型期信任危机的成因[J]・ 系道 深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全民道德实践活动, 。培育诚信意识。总之,只有多策并举,才能重建社会 信任体系。 参考文献: [5]王丽萍高微,蒲清平,等.略论当下社会信任缺失与重 构[J]探索,2013,(4). ,.(’人妄 荟 ’; 箍学院 ………… 张焰] [责任编辑Analysis of Cause and Reeonstruetion of Social Trust Crisis QIU Xiao一1"11i (School D厂Marxism,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Henan) Abstract:Trust is fundamental in the norm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it also serves as the lubricant of social operation.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the degree of social tustr crisis is deepening.To eliminate the crisis of social tust,irt is of high necessity to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the public supervision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eventually reconstruct the social trust system. Key words:social trust crisis;government;system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