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金华概况导游词

来源:小奈知识网


游客们,金华是一座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古城,古时因其母亲河婺江而得名“婺州”。而“金华”这一名字由来于城外南、北对峙的金华山,以北山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双龙洞为主,包括冰壶洞、朝真洞等胜迹,道家称它为“第三十六洞天”。不少名人曾来过,如孟浩然、苏东坡、陆游及毛泽东、宋庆龄、郭沫若等,他们的诗篇墨迹为金华增添了无穷的瑰丽色彩。 问:金华四宝?火腿、酥饼、佛手、山洞。金华火腿是采用金华著名良种猪金华“两头乌”的后腿腌制而成。这种腿具有皮薄骨细,腿心饱满,肉质鲜嫩,精多肥少等特点。用这种腿腌制成的火腿皮色光亮,肉色红润,香气浓郁。用火腿作配料的菜肴不仅滋味鲜美,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金华火腿有:益肾、美肾胃、生津、补虚劳、壮阳固骨髓等作用;适合老人延年,妇女做产,病人手术,体弱之人。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相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不同在哪里呢?金华斗牛始于宋明道年间,一般都是为庙宇开光的一项娱神活动。旧时斗牛,往往选择农闲季节,场地多为广阔的水田。一俟火炮齐鸣,两牛相近,双方主人即各自把牛绳抽出,此时两牛便角斗起来,互不相让,每牛均使出架、挂、撞、顶、落头等多种战术,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均使出浑身解数,欲使对方招架不住而败退。金华斗牛场位于江南经济开发区风景秀丽的湖海塘边,占地8000平方米,金华斗牛于每年重阳节隆重开角。

金华观位于双龙洞南侧,相传是赤松黄大仙得道登真之地。他是位以有求必应,治病消灾著称的侨仙,不但在内地拥有众多信徒,香火还延及港、澳、东南亚和北美。此观原系赤松宫下观,盛极一时。宋代时重建洞天福地,并有“天下名山”的匾额。1834年再建时,发掘了“叱石成羊”等奇景,当年黄大仙牧羊在此“叱石成羊”的传说。

可补充:道教知识。

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离城约13公里。它的特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

源卧小船”,这个怎么说呢?原来,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组成,从外洞进入内洞须经此小穴逆水而行,洞穴宽3米余,仅容两只小船并行进出,水面离穴顶30余厘米,欲进入内洞,必须平卧船中,仰面擦崖而过,饶有异趣。洞中常年温度约在15摄氏度左右。一进洞口可见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的“洞天”二字。其中还有一黄色钟乳石,高达5米,如善偾阈海嗣浅浦健笆佟薄m舛炊谙掠懈鲂⊙ǎ谟星迦绯觯⑹癖缺冉允牵嫘喂肿矗乒饣杂常鹑糁蒙碛凇八

я

辶垢输!6茨谥尤槭薄?/p>

从双龙洞穿越一条百米长的“地下长廊”,即到达“洞口小、肚大、洞深,内有飞瀑,形似冰壶”而得名的“冰壶洞”。一进冰壶洞,就能见到一挂高达20多米的瀑布。

补充知识: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杰(j.cvijic)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现象的总称,到1966年我国第二次喀特学术会建议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称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呕不平,岩石嶙峋,奇蜂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美不胜收。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谁能举几个例子?对,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如广西桂林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闻名于世。而在我们金华也有集中体现。

补充:邻近景点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诸葛村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见,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壮观、结构精巧别致、空中轮廓优美。此为南宋末年,诸葛亮二十世孙诸葛大狮公迁居此地后,为纪念先祖诸葛亮

而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的。篇二:浙江金华概况导游词

浙江金华概况导游词

游客们,金华是一座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古城,古时因其母亲河婺江而得名“婺州”。而“金华”这一名字由来于城外南、北对峙的金华山,以北山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双龙洞为主,包括冰壶洞、朝真洞等胜迹,道家称它为“第三十六洞天”。不少名人曾来过,如孟浩然、苏东坡、陆游及毛泽东、宋庆龄、郭沫若等,他们的诗篇墨迹为金华增添了无穷的瑰丽色彩。 问:金华四宝?火腿、酥饼、佛手、山洞。金华火腿是采用金华著名良种猪金华“两头乌”的后腿腌制而成。这种腿具有皮薄骨细,腿心饱满,肉质鲜嫩,精多肥少等特点。用这种腿腌制成的火腿皮色光亮,肉色红润,香气浓郁。用火腿作配料的菜肴不仅滋味鲜美,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金华火腿有:益肾、美肾胃、生津、补虚劳、壮阳固骨髓等作用;适合老人延年,妇女做产,病人手术,体弱之人。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相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不同在哪里呢?金华斗牛始于宋明道年间,一般都是为庙宇开光的一项娱神活动。旧时斗牛,往往选择农闲季节,场地多为广阔的水田。一俟火炮齐鸣,两牛相近,双方主人即各自把牛绳抽出,此时两牛便角斗起来,互不相让,每牛均使出架、挂、撞、顶、落头等多种战术,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均使出浑身解数,欲使对方招架不住而败退。金华斗牛场位于江南经济开发区风景秀丽的湖海塘边,占地8000平方米,金华斗牛于每年重阳节隆重开角。 金华观位于双龙洞南侧,相传是赤松黄大仙得道登真之地。他是位以有求必应,治病消灾著称的侨仙,不但在内地拥有众多信徒,香火还延及港、澳、东南亚和北美。此观原系赤松宫下观,盛极一时。宋代时重建洞天福地,并有“天下名山”的匾额。1834年再建时,发掘了“叱石成羊”等奇景,当年黄大仙牧羊在此“叱石成羊”的传说。 可补充:道教知识。 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离城约13公里。它的特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这个怎么说呢?原来,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组成,从外洞进入内洞须经此小穴逆水而行,洞穴宽3米余,仅容两

只小船并行进出,水面离穴顶30余厘米,欲进入内洞,必须平卧船中,仰面擦崖而过,饶有异趣。洞中常年温度约在15摄氏度左右。一进洞口可见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的“洞天”二字。其中还有一黄色钟乳石,高达5米,如飞瀑倾泻,人们称之谓“石瀑”。外洞东壁下有个小穴,内有清泉溢出,泉水清凉甘洌。洞内钟乳石、石笋比比皆是,奇形怪状,灯光辉映,宛若置身于“水晶龙宫”。 从双龙洞穿越一条百米长的“地下长廊”,即到达“洞口小、肚大、洞深,内有飞瀑,形似冰壶”而得名的“冰壶洞”。一进冰壶洞,就能见到一挂高达20多米的瀑布。 补充知识: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杰(j.cvijic)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现象的总称,到1966年我国第二次喀特学术会建议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称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呕不平,岩石嶙峋,奇蜂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美不胜收。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谁能举几个例子?对,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如广西桂林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闻名于世。而在我们金华也有集中体现。 补充:邻近景点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诸葛村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见,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壮观、结构精巧别致、空中轮廓优美。此为南宋末年,诸葛亮二十世孙诸葛大狮公迁居此地后,为纪念先祖诸葛亮而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的。篇三:金华山导游词

金华概况及导游词

一、金华概况

金华历史悠久,早在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地生息繁衍。上古时期划归

加州,属扬州管辖,春秋时为越国地界,公元前222年,秦设立郡县制,在此设立了乌伤县,属会稽郡,东汉在此设长山县,开始城市建臵。南朝设金华郡,隋朝的时候改为婺州,因地处于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故称金华。隋、唐、宋三代为州治所在,元代为路治所在,明清为府治所在地,民国时为行政督察区,49年解放设金华专区,85年设金华市。

新世纪的金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形成了小城市、大集群的特点,中心城市地位突显。在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市发展纲要》中,明确把金华定位为浙江省继杭州、宁波、温州后的第四大城市——浙江中部的中心城市。金华的城市化进程属于集群式,以金华市区为核心,以所辖的四市三县二区为群属,形成集群式的中心城市。在这一城镇体系中,金华市区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交通、通讯、商贸、金融、科教文体卫和旅游中心。其中交通和通讯列全省第二,是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的龙头城市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汇市区,杭金衢高速、金丽温高速、金甬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30国道穿城而过;义乌民航机场已开通了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航线。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使市域内联接各县市的高等级公路形成了金华浙中城市群的“一小时经济圈”,金华至出海口宁波、温州、杭州,则形成了“一个半小时协作圈”。兰溪是基础雄厚的浙江工业城市;义乌是商贸繁荣的“小商品城”;东阳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永康是五金制造业发达的“五金之都”,各城市之间功能互补,各具优势,在城市化建设中呈现一派蓬勃生机与活力。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客居金华时所写的《武陵春》。其中“双溪”就是东阳江、武义江交汇处。好似一条玉带环城蜿蜓而过,这就

是我们的母亲河金华江,也就是婺江。源头来自武义县的乌龙尖,由武义江、东阳江、婺江三江汇合而成。众所周知,一江春水向东流,一般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的,婺江却是

少见的自东向西流,也就是俗称的倒淌河;婺江经兰溪,流入钱塘江,最终汇入东海。金华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集水区向东、南两向呈扇形展开,东西长约120千米,南北宽约50余千米,干流长194.5千米,流域面积6781.6平方千米。这也是和我们金华的地势有关的,金华位于金衢盆地,以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东邻台州,南连丽水,西接衢州,北与杭州、绍兴接壤,现辖义乌、东阳、永康、兰溪四个县级市和浦江、磐安、武义三个县以及婺城、金东两个区,全市东西长150.3公里,南北宽129公里,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6万(第六次人口普查),居浙江省第三位,少数民族51个,其中市区面积2045平方公里,人口94.4万(第五次普查)。金华是座山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7.3℃。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浙江的“第二粮仓”。金华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发现的矿产有56余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有32种。矿产以非金属居多,其中以萤石储量最为丰富,是国内主要产地之一,探明储量及有地质根据计算的总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金华生物资源丰富全市植物资源有1500余种,其中森林树种440种,草本植物约300余种,农作物品种资源8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11种。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279.8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1.6%。

金华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人说但凡有此水文特征的地方,必是人杰地灵,群英荟萃之地,对照文人辈出的金华历史,似乎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金华历来就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历史上讲学群起,书院迭兴。到了宋元时期金华文派和金华学派更是名播四海,而在这块土地上,文坛巨匠、丹青大师、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专家学者,可以说金华代有贤人。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7岁能诗的骆宾王;词坛先驱,在唐诗宋词中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渔歌体”创作者张志和;诗僧、画家《十六罗汉图》的创作者贯休;宋代理学宗师吕祖谦、陈亮;抗金名将宗泽;创立

滋阴学说的元代名医朱丹溪。号称“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清初戏曲理论家“东方莎士比亚”李渔;特别是近代,涌现了著名诗人艾青、国画大师黄宾虹;“一代报人”邵

飘萍;教育家、首译《共产党宣言》的陈道望;历史学家、文革中的三家村吴晗;科学家严济慈;作曲家施光南;国民党著名将领汤恩伯等。抗倭名将戚继光;真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金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众多的旅游景点:有国家级的金华北山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及黄大仙观为首的双龙风景名胜区和永康方岩及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浦江仙华山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水石奇观、魅丽山水;能探寻太平天国侍王府、诸葛八卦村、俞源古生态村等古婺文化和历史文脉;能感受城区三江六岸、拥有1700多亩水域面积的湖海塘和16000多亩山林植被的南山自然风光带;能朝觐“江南道观之冠”的黄大仙祖庭金华大佛寺等宗教胜地;有华东地区最好的温泉——武义温泉。水温在42℃—44℃富含偏硅酸、氟、锶、锂等微量元素还有被喻为“东方好莱坞”的东阳横店影视城,各具特点、风格迥异。其中双龙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区,以“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的双龙洞,“一泓寒玉天上来,几度浮花到世间”的冰壶洞和“洞底千寻通地脉,光生一线透天门”的朝真洞最为著名。

金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文化遗迹。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0处,它们是: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铁店窑遗址、东阳卢宅、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村、延福寺、浦江郑义门、义乌黄山八面厅、古月桥。省级重点文保单位36处,市县级重点文保308处。其中我国目前保持原貌最完整、保留艺术品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天国王府——太平天国侍王府,保存的壁画、彩画、木雕、石雕,为国内同时期保存下来最多的一处。有“江南第一名楼”之称,建于南朝的八咏楼,有宋朝名刹天宁寺大殿。有始建于梁大同六年(540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国家级文保单位卢宅为我国南方著名的明、清建筑群,规格恢宏,雕饰华丽,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体现了我国明清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

双龙风景区导游词

景区概况 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市城北8公里的北山西南山麓,总体规划面积为80平方公里,其中双龙洞景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划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大盘天、尖峰山、赤松山、家园里六大景区。景区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8座,主峰大盘天海拔1313米,有“金华第一仙山”的美誉,站在山顶,可俯瞰金华九县市区。唐婺州刺史袁吉写诗赞叹说: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步步前登霄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双龙风景区在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同年被国务院正式下文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月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8年《黄大仙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2010年景区被列为全国低碳国土试验区。景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植被覆盖率达到90%,孕育和保存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鹿田湖东侧的小山坡以产茶叶著名,历史上,金华山就以盛产明清两代进贡皇宫的举岩茶而闻名。现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96株,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例如树龄1000年左右的樟树有8株,树龄500年左右的银杏、樟树、枫香、黄连木7株,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近百株(96株)。景区内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18℃。

金华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秀丽,其底蕴丰厚的文化也非常值得称赞。金华山儒、释、道三教文化积淀都非常深厚(根据古代文献,远在华夏黄帝时期,金华山就有神仙登升记载说:“当时有一玄女,人首鸟形,授黄帝万战万胜之法,助黄帝战胜了蚩尤,统一了江山”)。晋代的赤松宫、南朝梁代的智者寺和讲堂祠,是金华山道释儒文化的代表性圣迹。金华山在历史上曾建有大批佛寺,佛教丛林的香火盛极千年。建于南朝梁武帝七年(公元526年),为梁武帝所敕建,距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是金华历史文化名城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著名佛教历史文化遗存,历史上的智者寺香火极其鼎盛。智者寺位于金华市北郊5公里许,金华山南麓,芙蓉峰(即尖峰山)

之西,背靠龙山,东倚虎丘山,西临狮子山,是历史上金华山儒、释、道文化和谐共栖的佛教代表。儒是金华山的文化与金华“小邹鲁”文化一脉相承现在山上还保留完好的有讲堂洞和鹿田书院,分别是与朱熹齐名的陈亮和刘孝标所讲学的地方,他们是金华学派的鼻祖、浙东学派的先声。这使金华山具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金华山古时被称为“江东名山”,很大程度上是与黄初平、黄初起兄弟二人有关。黄初平被尊称为黄大仙,拥有东南亚港澳台及国内广州共600万信徒,是闻名港澳、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的侨仙,有求必应,非常灵验,他是财神、平安神和文曲星的象征,现在还流传有很多关于黄大仙的神奇而动人的传说。

现如今 “金华山”品牌呼之欲出,双龙正在争创省级名牌景区和国家5a级景区,与此同时,要打响历史名山“金华山”这个品牌,努力建成金义都市区休闲、旅游、度假的后花园:按照“漫步尖峰山、参禅智者寺、观景双龙洞、祈福黄大仙、避暑浙中凉都”的精品游线,实行金华山旅游整合提升,加大旅游新产品、新项目开发与建设力度。

今天大家将要游览的主要景点有双龙胜景、碑廊、双龙电站、叶圣陶碑文、古枫鸣涧、双瑶池、金华观、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双龙古堡、朝真洞、黄大仙祖宫、仙瀑洞。下面由本导带领大家领略一下景区的美丽风光。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臵就是景区2005年建成的新票房。站在这个位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双龙胜景”四个大字,这是2004年1月25日正月初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双龙后,欣然提笔题下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