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声律启蒙》第五课 五微 第 2 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9 节 教、学具 第 1单元5节 重点、难点 教 1、正确流利地朗读五微第二自然段,争取背诵下来; 学 指引学生了解第二段2、初步了解对仗的特点; 目 内容。 3、了解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标 问题导入 1、师导入: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声律启蒙》第五课 五微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前一课的(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学习中你都记住了哪些内容呢? 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2、生背上课的韵文,今天,我们(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继续学习《声律启蒙》第五课中的第二3、小组交流。 自然段。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3、出示韵文: 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互动合作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味地范读。要求: 的意思。 1、学生认真倾听。 1、带领学生理解意思。 2、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展示交流: (二)学生跟读 1、个别读对子,小组评价 1、学生跟着老师读。要求读准字2、说说你是怎样品读文中难以理解音。 的对子的? 2、学生自读。 布置作业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声律启蒙》第五课 五微 内容 第1 单元 5 节 第 3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10 节 教、学具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五微》中的第三段,理解大重点、难点 教 意。 学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 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目 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标 魅力。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五微》第二段 二、新授课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 读。 课 要求: 堂 1、学生认真倾听,认真记 结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3、小组交流。 构 三、韵文赏析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教师教读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主 3、学生练读 五、了解故事《草船借箭》 要 (1)学生认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六、拓展 教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1、多看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故事。 学 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2、与家长一起读背《五微》。 过 导。 程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教 学 方 法 板 书 授后小结 设 计
教学 《声律启蒙》第六课 六鱼 内容 第 1单元 6 节 教 学 目 标 第 1 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11 节 教、学具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鱼》第一段,争取背诵下重点、难点 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鱼》第2. 再次了解对仗的特点。 一段,争取背诵下来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对对子吗?喜欢经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典诵读吗?喜欢声律启蒙吗?那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今天咱们继续交给大家喜欢的东3、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西,好吗?声律启蒙第六课《六鱼》 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二.互动合作 展示交流 4、生共同放声齐读。 1.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 地范读 要求: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a学生看书认真听,根据拼音,自把你所学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己拼读。 b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读第一段,教读,学生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声律启蒙》第六课 六鱼 内容 第 1单元6 节 教 学 目 标 第 2 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12 节 教、学具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鱼》第二段,争取背诵下来; 2. 再次了解对仗的特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鱼》第 二段,争取背诵下来。 一.复习导入 三、小组活动 背诵六鱼的第一段 1、先在小组里自由读第二段,看谁读得二.互动合作 展示交流 最流畅,再在全班读。 1.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2、小组推荐读得最好的在班上展示,最地范读第二段 要求: 后评出班级优秀朗诵家。 a学生看书认真听。 四、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 b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五、总结 c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同学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每个孩子2. 学习第二段。 都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在以后的学习a自由读第二段,模仿老师诵读的中继续努力好吗? 节奏和韵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 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b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c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d生共同放声齐读。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声律启蒙》第六课 六鱼 内容 第 1单元6节 教 学 目 标 第3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13 节 教、学具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鱼》第三段争取背诵下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鱼, 2.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 争取背诵下来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一.复习 分角色男生女生读第二段,男生读前半句女生接后半句 二.互动合作 5、生共同放声齐读。 1.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三、扩展练习 地范读 要求: 麟对凤,( )对( ),内史对中书。 a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无对( ),实对( ),作赋对( )。 词、难点。 四、总结 b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同学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每个孩子c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都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在以后的学习三.展示交流 中继续努力好吗? 1、自由读第三段,模仿老师诵读五、布置作业 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1、朗读课文; 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2、把你所学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老师教读 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内容 《声律启蒙》第七课 七虞 第 1 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14 节 教、学具 第 1单元 7节 教 学 目 标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1、知识与技能 重点、难点 掌握课文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方式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四、巩固拓展 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六鱼》1、反复读第一段,理解有关对子的这课,谁来读一读?(指名1---2人,意思。 读一段) 2、指导学生一边解释一边读课文。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下一课:《七 虞》 五、总结 揭示课题:《七虞》 今天孩子们表现都太棒了,对子读二. 互动交流 得真流畅。真不愧是小小朗诵家呀! 1、全班默读课文,注意借助注音,读懂字音。 2、指名通段读,说说第一段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 1、自己根据拼音拼读。 2、小组交流合作读。 3、教师教读。 4、男女生对对子读,比赛读。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声律启蒙》第七课 七虞 内容 第1 单元 7节 第 2 课时 总第 15 节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具 教 重点、难点 学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读懂课文目 并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背诵课文 标 一、复习导入 (三)背课文 :金对玉,玉对珠,玉兔对金 师:读了这么多,你们会背吗? 乌„„ 1、老师读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 2、教师边打节奏边读对子歌( 2、分组背。 课 ××××) (四)找韵味 堂 师:昨天学的对子歌是不是很有意 师:你们知道对子歌为什么这么有意思结 思?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七虞》第二吗?找一找,说说你们发现 构 段。 了什么? 二、新课教学 生回答,师总结。 (一)读课文 三、教师小结 主 1、教师带学生一边打节奏,一边读 四、家庭作业 要 课文第二段。 把今天学的知识回家读给家长听。 教 2、学生对照拼音自由读。 学 3、同桌互读。 过 4、分组比赛诵读。评出优胜者。 程 (二)找对子 1、同学们,课文里藏了很多的对子, 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小 教 组合作)看看哪组找的多。 学 2、学生汇报。 方 3、找到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法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内容 第 1单元 7节 教 学 目 标 《声律启蒙》第七课 七虞 第 3 课时 总第 16节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具 重点、难点 1、学生能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有感情进行朗读; 2、学生能理解韵文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3、了解故事知恩图报的韩信。 文,熟读成诵 四、背诵第三段 一.复习导入 1、先在小组里相互读,背。 1、背诵第二段。 2、每个小组选出背诵的较好的同学在 2、男女生对对子。 班上比赛背诵。 二、学习第三段 3、选出背诵情况较好的小组,评选为 1、生按自己的节奏自读韵文第三学习最佳小组。 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五、学习故事: 视) 知恩图报的韩信 2、指名读,师正音后课件出示韵六、布置作业 文 。 回家把今天学的韩信的故事讲给家长3、师范读 听。 4、找一找老师的朗读和学生的朗 读不同之处 5、全班齐读 6、找韵脚、生动笔圈出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 7、全班配乐齐读后师生对读 8、生生对读 三、释义 1、生自读译解 2、师说译解,生答出相应的句子(由易到难) 3、个别读对子 4、齐读对子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内容 第 1单元8 节 《声律启蒙》第八课 八齐 第 1 课时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总第 17 节 教、学具 教 重点、难点 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争取背诵下来。 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目 2.能大概了解汉露,汤霓的意思。 中的古代情趣 标 一、谈话导入: 2. 生齐读课文,师解释意思。 关于声律启蒙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七 课 课,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已经很熟悉了,3.交流互补。 堂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课,里面会有更多让 结 你喜爱到事物和惊喜到故事。 五、 展示交流: 齐读,齐背。 构 出示课题《八齐》 六、巩固拓展: 二、初步练读 同桌互相考: 1.学生自由练读。 我出上联你对下联。 主 2.指生朗读并正音。 要 3.齐读课文。做到正确。 七、布置作业: 教 三、练习熟读 1.熟读课文。 学 多种形式练读 2 再熟读到基础上背诵。 过 分小组读 3把课后到故事先看一遍。 程 男女生读 比赛读 。。。。。。 教 学 四、学习第一段 方 1、简单理解 法 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大家看看能否解决。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内容 《声律启蒙》第八课 八齐 第 2 课时 总第 18 节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具 第 1单元 8节 教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一先争取背诵下来; 学 2、 初步了解对仗的特点; 目 标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重点、难点 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其中蕴涵的典故和古诗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一、复习导入 1、生背上课的韵文,师抽背以前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学过的韵文,再引入: 五、巩固拓展 二、诵读,品读解意。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说给他听吧。 要求: 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新词、难点。 出乐趣。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六、总结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七、布置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思。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内容 教 学 目 标 《声律启蒙》第8课 八齐 第 3 课时 总第 19 节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具 第 1单元 8 节 1. 诵读《声律启蒙八齐》,达到熟读成诵。 2. 感受传统文化的音韵美。 3. 学习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一.故事导入: 1、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子罕谢宝》。 2、你觉得子罕做的对吗?为什么? 3、我们来背上节课学的内容。 互动合作: (一)出示《声律启蒙“八齐”》原文第三段: 1、师范读、领读,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多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3、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出前句,对后句,练习背诵。 4、品读解意,参考课文译解,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5、在出前句,对后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篇,进行背诵比赛。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展示读对子 2、说说你们是怎样品读对子的? 重点、难点 学习第三段。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三.巩固拓展: 1、朗读对韵古诗,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说说。 2、完成我会填,你能全填对吗? 3、你还知道哪些为民着想,勇于奉献的人? 4、了解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所学内容。 2、把陶渊明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教学 内容 教 学 目 标 《声律启蒙》第九课 九佳 第1课时 总第 20 节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学具 第 1单元 9 节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理解韵文的大概意思。 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其中蕴含的典故 五、 展示交流: 齐读,齐背。 六、巩固拓展: 同桌互相考: 我出上联你对下联。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 再熟读到基础上背诵。 3把课后的故事先看一遍。 课 堂 结 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一.导入: 1、故事导入:《望梅止渴》 2、出示韵文 二、初步练读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生朗读并正音。 3.齐读课文。做到正确。 三、练习熟读 多种形式练读 分小组读 男女生读 比赛读 。。。。。。 四、学习第一段 1、简单理解 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大家看看能否解决。 2. 生齐读课文,师解释意思。 3.交流互补。 板 书 设 计 授后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