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报告主要研究了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其中物理法主要是气相蒸发沉积法, 蒸发- 凝聚法;化学法包括溶胶- 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 气相水解法等;综合法涉及到激光CVD 法, 等离子CVD 法。
关键词:气相蒸发沉积法 水解法 CVD 法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一直是材料学和光催化学研究的热点。 目前 ,比较简单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有TiO2、SnO2、Fe2O3、MoO3、WO3、PbS、ZnS、ZnO 和CdS 等 ,纳米TiO2因其具有性质稳定、抗光腐蚀性强、耐酸碱腐蚀性强、原料丰富等优点。
制备纳米TiO2粉体的方法有很多,按照所需粉体的形状、结构、尺寸、晶型、用途选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根据粉体制备原理的不同,这些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
1 物理法
物理法是最早采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方法是采用高能消耗的方式,“强制”材料“细化”得到纳米材料。物理法的优点是产品纯度高。
1. 1 气相蒸发沉积法
此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的过程为: 将金属Ti 置于钨舟中,在( 2 ~ 10) × 102 Pa 的He 气氛下加热蒸发,从过饱和蒸汽中凝固的细小颗粒被收集到液氮冷却套管上,然后向反应室注入5 ×103 Pa 的纯氧,使颗粒迅速、完全氧化成TiO2
粉体。利用该方法制备的TiO2纳米粉体是双峰分布,粉体颗粒大小为14 nm。
1. 2 蒸发- 凝聚法
此法是将将平均粒径为3 μm 的工业TiO2轴向注入功率为60 kW 的高频等离子炉Ar - O2混合等离子矩中,在大约10 000 K 的高温下,粗粒子TiO2汽化蒸发,进入冷凝膨胀罐中降压,急冷得到10 ~ 50 nm 的纳米TiO2。
2 化学法
化学法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物态,将其划分为液相化学反应法、气相化学反应法和固相反应法。此类方法制造的纳米粉体产量大,粒子直径可控,也可得到纳米管和纳米晶须,同时,该法能方便地对粒子表面进行碳、硅和有机物包覆或修饰处理,使粒子尺寸细小且均匀,性能更加稳定。
2. 1 液相化学反应法
该方法是生产各种氧化物微粒的主要方法,是指在均相溶液中,通过各种方式溶质和溶剂分离,溶质形成形状、大小一定的颗粒,得到所需粉末的前驱体,加热分解后得到纳米颗粒的方法。液相化学法制备纳米TiO2又分为溶胶- 凝胶法、水解法、沉淀法、微乳液法等。
溶胶- 凝胶法( Sol - gel 法) 是以钛醇盐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溶剂中与水发生反应,经过水解与缩聚过程而逐渐凝胶化,再经干燥、烧结处理即可得到纳米TiO2粒子。此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颗粒细、尺寸均匀、干燥后颗粒自身的烧结温度低,但凝胶颗粒之
间烧结性差,产物干燥时收缩大。
水解法是以TiCl4( 化学纯) 作为前驱体,在冰水浴下强力搅拌,将一定量的TiCl4滴入蒸馏水中,将溶有硫酸铵和浓盐酸的水溶液滴加到所得的TiCl4水溶液中搅拌,混合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 ℃,此时,TiCl4的浓度为1. 1 mol /L,Ti4 + /H+ = 15,Ti4 + /SO2 -4 = 1 /2。将混合物升温至95 ℃并保温1 h 后,加入浓氨水,pH 值为6 左右,冷却至室温,陈化12 h 过滤,用蒸馏水洗去Cl - 后,用酒精洗涤3 次,过滤,室温条件下将沉淀真空干燥,或将真空干燥后的粉体于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不同形貌的TiO2粉体。利用该方法制备的TiO2粉体,粒径仅为7 nm,且晶粒大小均匀。在制备过程中探讨了煅烧温度对粉体的影响,水解反应机理、水解温度对结晶态的影响,硫酸根离子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沉淀法是向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某种沉淀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析出,从而使金属离子共沉淀下来,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焙烧而得到粒度小分布窄、团聚少的纳米材料。赵旭等采用均相沉淀法,以尿素为沉淀剂,控制反应液钛离子浓度、稀硫酸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量,制备的粒子为20 ~ 30 μm 球型TiO2粒子,该粒子晶体粒径在纳米范围内5 ~ 208 nm。
微乳液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纳米微粒的有效方法。微乳液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均匀的乳液,从乳液中析出固相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乳液法可使成核、生长、聚结、团聚等过程局限在一个微小的球形液滴内形成一个球形颗粒,避免了颗粒之间进一步团聚。
2. 2 气相化学反应法气相热解法。
该方法是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用各种高温源将反应区加热到所需温度,然后导入气体
反应物或将反应物溶液以喷雾法导入,溶液在高温条件下挥发后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氧化物。1992 年日本Tohokuoniuemi - tu 采用高频感应喷雾热解法以钛氯化物( 如TiCl4) 为原料制备得到四方晶系纳米TiO2
粉末。
气相水解法。日本曹达公司和出光产公司制备纳米氧化钛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以氮气、氦气或空气等作载体的条件下,把钛醇盐蒸汽和水蒸气分别导入反应器的反应区,在有效反应区内进行瞬间混合,同时快速完成水解反应,以反应温度来调节并控制纳米TiO2的粒径和粒子形状。此制备工艺可获得平均粒径为10 ~ 150 nm,比表面积为50 ~ 300 m2 /g 的非晶型纳米TiO2。该工艺的特点是操作温度较低,能耗小,对材质纯度要求不是很高,并在工业化生产方面容易实现续化生产。其主要化学反应为:
nTi( OR)4( g) + 4nH2O( g) →nTi( OH)4( S) + 4nROH( g)
nTi( OH)4( S) →nTiO2·H2O( s) + nH2O( g)
nTiO2·H2O( s) →nTiO2( s) + nH2O( g)
3 综合法
3. 1 激光CVD 法
该方法集合了物理法和化学法的优点,在80 年代由美国的Haggery 提出,目前,J David Casey 用激光CVD 法已合成出了具有颗粒粒径小、不团聚、粒径分布窄的超细粉体,产出率较高。
3. 2 等离子CVD 法
该方法是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超高温激发气体发生反应,同时利用等离子体高温区与周围环境巨大的温度梯度,通过急冷作用得到纳米颗粒。该方法有两个特点:
( 1) 产生等离子时没有引入杂质,因此生成的纳米粒子纯度较高;
( 2) 等离子体所处空间大,气体流速慢,致使反应物在等离子空间停留时间长,物质可以充分加热和反应。
参考文献:
[1] 赵旭. 球形二氧化钛的制备[J]. 功能材料, 2000,31( 3) : 303 - 305.
[2] 方世杰.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J]. 硅酸盐通报,2002,21( 2) : 38 -42.
[3] 邓圣南,吴峰. 环境光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38- 352
[4] I. Oller,W. Gernjak,M. I. Maldonado,L. A. Pérez - Estrada,J.
A. Sánchez - Pérez,S. Malato. Sola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ome hazardous water - soluble pesticides at pilot - plant scale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6,138( 3) : 507 - 517.
[5]黄宏宇,秦旭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广州化工,2011 ,39 (13):27-3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