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4・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February,20 1 0 Vo1.24 No.2B 卒中后抑郁发病状况调查及护理 干预 depress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t 筛查抑郁的工具。SDS由2O个条目组成,反映抑郁状态4组特 异性症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能有效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评分不 A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poststroke 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SDS评分<3O分者为非 抑郁组,SDS评分≥3O分为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作为评定抑郁程度的标准。HAMD总分<8分为无 抑郁;8分~16分为轻度抑郁;17分~23分为中度抑郁;≥24 分为重度抑郁。 1.2.2.3生活质量评定采用诺丁汉健康问卷(NHP)。NHP 于伟玲 Yu Weiling(Lanzhou Genera1 Hospital of Lanzhou Military Region of PLA,Gansu 730050 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包括45个条目,分两部分:第1部分6个分量表,包括精力、疼 痛、情绪反应、睡眠、社交隔离和躯体活动;由被调查者回答“是” 或“否”。每个条目根据选项给予不同的得分。第2部分7个条 目,包括职业、性生活、家务、嗜好、社交生活、闲暇和亲属关系。 由被调查者回答上述活动是否受影响。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0.05.03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0)2B一0434—02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 见并发症之一。抑郁不仅加重病人精神痛苦,还影响卒中病人 的神经康复和治疗,严重者促使病人死亡。为此,我们对318例 1.2.3调查结果及分组组42例。 31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中,经筛查有 老年脑卒中病人并发抑郁状态进行了临床追踪与分析,希望在 临床护理工作中引起重视,对卒中后抑郁早发现、早干预,以利 于病人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l对象与方法 抑郁倾向的病人85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43例和常规护理 1.2.4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基础 上,结合临床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f】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①采用辩论方法使病人学会合理的思维方式,放弃不合理的信 念,同时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病人的自杀倾向,告知病人家属、 陪护者密切观察病人动向,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辅以抗抑 郁药治疗。②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向病人解释卒中的病因以 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使病人明确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康 复信心。在康复治疗时播放愉悦的乐曲,并适当地进行表扬和 鼓励,以提高其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积极心态,从而达到良好 1.1对象按病人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连续纳入神经内科住 院病人中合格的样本318例,其中男203例,女115例;年龄 (63.8--_15.4)岁,其中≥6O岁者214例。病人均经头颅MRI或 +CT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 均为右利手。纳人标准:发病3周后卒中病人。排除标准:20 d 内的急性期病人,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如严重的帕金森 病)、蛛网膜下隙出血者,有精神障碍史、严重脑外伤及有神经外 科手术史、卒中史且遗留神经功能缺失,有严重痴呆、失语及意 识障碍影响表达的病人。 1.2方法 的治疗效果。③做好个性化心理疏导,加强与病人的交流,通过 交流掌握其心理动态,帮助病人舒解郁结情绪,解决心理冲突, 减少应激。指导病人改变不良性格,注意情绪的自我调控,改变 不良性格。④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情感支持,鼓励病 人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病人,帮助病人激发生活兴趣,消除空虚苦 闷感,通过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丰富生活,转移对病态情绪的 注意力,帮助病人激发生活乐趣。⑤做好睡眠的护理干预,指导 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督促病人增加活动,以防止日问 睡眠过多而影响夜间睡眠质量。指导病人入睡前饮热牛奶、热 1.2.1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神经科护士进行访谈,向调查 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逐项逐 条询问并帮助病人完成问卷及量表调查。 1.2.2评估工具及评定标准 1.2.2.1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FDS)评估病人入院时的神经系统状况,该量表是卒中病人 神经系统功能转归的良好预测指标。1分~l5分为轻型,16分~ 3O分为中型,31分~45分为重型。 1.2.2.2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 一…~………………………………,…~水泡足,避免观看兴奋的电视节目,夜间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 环境,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安眠药物。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康 复治疗和护理。治疗后28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 ) 参考文献: Eli 华嘉增.导乐陪伴分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2 (4):229. 滨医药,2002,22(3):28—29. Es] 施榴霞,邵延龄,蒋文妹,等.导乐分娩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 健,1997,12(4):229. E2]尹红霞,郑修霞,刘鹭,等.产科陪产妇需求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 杂志,2001,17(5):56. [6]尹春艳,张翠琼,何桂华.“Doula”教育对分娩过程的影响[J].现代 医院,2004,4(i2):4—6. [3]Langet A,Camport L,Careia C, a1.Effects of psychosocial sup— port during labour and childbirth on breat feeding。medical inter— vertions,and mothers well—being,Mexian public hospital:A ran— [7] 李秀云.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J].家庭护士,2008,6(50:1371. [8]梁改花.陪伴导乐分娩临床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4B):52. 作者简介武桂花(1963一),女,主管助产师,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工作 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收稿Et期:2009—08一l1;修回日期:2010—01—20) (本文编辑张建华) domized clinical train[J].Br J Obstet Gynaecol,1998,105:1056— 1063. [43黄卫娟,陈岚华.导乐分娩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关系[J].哈尔 护理研究2010年2月第24卷第2期中旬版(总第313期) ・435・ 量评分。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岁~87岁(63.7岁士4.8岁)。女性病人43例,男性病人42例;< 6O岁病人24例,≥6O岁病人61例。 2.3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卒中病人中,241例 本组318例脑卒中病人中,85例评 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其中79例出现抑郁表现,发生率为 32.78 ;神经功能正常者77例中有6例发生PSD,发生率7.79 ,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2.4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分 表1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 2.1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分≥8分,抑郁发生率为26.73 ;其中轻度抑郁59例(69.41 ),中 度抑郁2O例(23.53 ),重度抑郁6例(7.O6 )。 2.2卒中后抑郁与性别、年龄的关系PSD组85例,年龄60 3讨论 [23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4—139. [3]赵尖萍,郭道静,郭丽红,等.卒中后抑郁的非药物治疗EJ].山西医 科大学学报,2009,40(2):23—25.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因失望或失败所产生的 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PSD的发生率占卒中病人 的2O ~74 ]。本组PSD的发生率为26.73 ,大部分病例 [4] Kroneberg G,Katchanov J,Endres M.Post—stroke depre.qsion: Clinical aspects epidemiology therapy and pathophysiol0gy[J]. Nervenarzt,2006,77(1):1176—1185. 为轻中度抑郁。 影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较多l_7.{j]。目前大多学者更倾 向于内外因综合作用导致抑郁。PSD是目前阻碍卒中病人神 [5]楚平华,闫景新,魏贵明.休闲娱乐康复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6,20(9B):2381—2382. 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PSD不仅可以使神 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 加。本组资料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组的PSD发生率明显高于神 经功能正常组,提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直接影响病 人PSD的发生率,因这些因素可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延迟神 经功能的恢复,这与大多数学者观点一致[9]。PSD病人的心理 社会因素在临床治疗中易被医师及家属忽视。这些抑郁相关因 [61 Pohjavaara T,Leppavuori A,Siira I。et a1.Freguency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J].Stroke,1998,29(11): 2311—2317. [73褚振海,唐荣华.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E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4,1l(5):318—320. E83钱连华,吕永良,肖波.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J].国外医学:神 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31(4):338—340. 素不但可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的恢复,导致生存质量 和生活满意度下降,而且可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 】 ,PSD病人 的病死率是非PSD病人的3倍44倍l_l 。本研究通过对43例 [9]李晓华,姜岩,张敏.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 2007,35(1):52—54. [1o3陈进英,徐习.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及其治疗进展 PSD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诺丁汉健康问卷测定发现,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PSD病人生活满意度,病人NHP评分 增高,生活质量改善。表明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 提高康复治疗的积极性,降低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 量_12]。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对PSD的认识,早诊断、早 干预,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及承受能力,从而有效配合治疗和 护理,缩短PSD病程,全方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69— 275 [J].护理研究,2008,22(1B):102—103. [11]张威,丁素菊.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24 (4):87—89. [12] 孙佛晓,于志强,刘增伟.脑血管病并发抑郁护理[J].全科护理, 2008,6(11C):3044. 作者简介 于伟玲(1963一+),女,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本科,从事神经内 科护理管理工作,工作单位:730050,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 院。 (收稿日期:2009—05—2O;修回日期:2010一O1—20) (本文编辑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