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薄壁不锈钢管安装技术交底

来源:小奈知识网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 管道试压 管道冲洗消毒达标 管道保温 整理交工 立管安装 支管安装 预制加工 干管安装 2.施工准备 2.1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A、施工设计图纸和其它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会审或审查。 B、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 C、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D、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和材料贮放场地条件能满足需要。 E、提供的管材和管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其实物与资料一致,并附有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合格证。 2.2了解建筑物的结构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定与土建工程及其它工程的配合措施。安装人员应经专业培训,熟悉薄壁不锈钢管和管件的性能,掌握操作要点。 2.3管材和管件的外观和接头检查 管件、管材上的污物和杂质应及时清除。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3.操作工艺 3.1管道明敷时,应在土建工程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首先复核预留孔洞 的位置是否正确。 3.2薄壁不锈钢管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5m,热水管固定支架间距的确定应根据管线热胀量、膨胀节允许补偿量等确定。固定支架宜设置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 3.3薄壁不锈钢管活动支架的间距可按下表确定。 公称直径DN 水平管 立管 10~15 1000 1500 20~25 1500 2000 32~40 2000 2500 50~65 2500 3000 3.4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装时,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时,金属管卡或吊架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 3.5在给水栓和配水点处应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固定;管卡或吊架宜设置在距配件40~80mm处。 3.6对明装管道,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公称直径10~25mm时应为40mm,工程直径32~65mm时应为50mm。 3.7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屋面50mm,并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3.8暗敷的管道,应在封闭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在试压合格后,可采用水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泥砂浆填补。 3.9管道敷设时不得有轴向弯曲和扭曲,穿过墙或楼板时不得强制校正。当与其它管道平行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保护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净距不宜小于100mm。当管道平行时,管沟内薄壁不锈钢管宜设在镀锌钢管的内侧。 3.10卡压式管件连接 施工时不要刮伤卡压式管件的橡胶密封圈,管接件要确实插入至划线标记的正确位置,勿忘卡压作业。 3.11插入长度的确认 根据施工要求考虑接头本体插入长度决定管子的切割长度,管子插入长度如下表所示: 公称直径插入长度(mm) 3.12管子的切断和切断面的处理 管子切断前请确认没有损伤和变形,使用管子切割器垂直与管的轴心线切割。如切口倾斜,会导致插入量不正确。切断后清除管端的毛刺和切削,粘附在管子内外的垃圾和异物用棉丝或纱布等擦干净。 A、管子的切割推荐使用产生毛刺和切削较少的旋转式管道切割器,切割时请不要用过大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21 24 24 39 47 52 53 60 75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的力以防止管子失圆。 B、切断后的管端如带有毛刺、切削或粘附的异物,插入接头本体时会导致密封圈损坏不能完全结合而引起泄露。 C、如是使用锯断或高速锯齿切断的场合,请一定用锉刀对管端进行倒角处理。 D、锉刀和除毛器一定要用不锈钢专用,若果曾在其它材料上使用过,可能会粘附上锈蚀,请注意。 3.13画线 确保管子插入尺寸用画线器在管子上画上标记。对切断的管端进行处理后,必须对管子插入长度进行标记,否则易引起插入不到位,导致降低接头连接性能引起泄露。 3.14插入管子 将管子笔直的插入接头本体,确保标记到接头端面在2mm以内。 A、插入前请确认密封圈是否确实安装在正确的U形位置上。 B、插入时请慢慢的直线插入接头本体,如管子倾斜勉强插入的话,易导致密封圈的损伤。 C、如插入过紧可在管子上沾点水,不得使用油脂润滑,以免油脂使密封圈变性失效。 3.15卡压连接确认卡压钳口凹槽安置在接头本体圆弧凸出部位,卡压到位。 A、卡压前请再次确认标记离管端面在2mm以内。 B、卡压时应按住卡压工具,直到解除压力,卡压不足是导致接头漏水降低性能的原因。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卡压处若有松弛现象,可在原卡压处重新压一次。 C、带螺纹的管件应先锁紧罗纹后再卡压,以免造成卡压好的接头因拧罗纹而松脱。 D、配管弯曲时,请在直管部位修正,不可在管件部位矫正,否则可能引起卡压处松弛造成泄露。 E、管件卡压压力如下: 公称直径(mm) 卡压压力(MPa) 3.16卡压检查 用专用量规检查卡压后尺寸是否到位,防止不良施工。应仔细检查卡压尺寸,量规不能放入卡压处时,应再次卡压或切断后重新安装。 3.17管道系统水压试验 1) 在安装和嵌装管道安装符合安装规定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2) 水压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3) 水压试验前,应检查试压管道是否已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供试验的接头部位应明露。 4) 水压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试压管段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将管内气体排出。 15~25 40 32~50 50 65~100 60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B、管道系统注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C、对管道系统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进行,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 D、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0.02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管道作外观检验,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E、管道系统加压后发现有渗漏水或压力下降超过规定值时,应检查管道,在排出渗漏水原因后,再按以上规定重新试压,直至符合要求。 F、在温度低于5℃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将存水放尽。 4.竣工验收重点检查和检验项目 1) 管位、管径、标高、坡度和垂直度等的正确性。 2) 连接点和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闭性。 3) 温度补偿设施、管道支撑件和管卡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4) 给水系统通水能力检验。检查按设计要求同时开启的最大数量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对特殊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5) 管道系统阀门的启闭灵活性和仪表指示的灵敏性。 5.注意事项: 5.1用钢锯按所需长度切断管子,管子截断后应清除断口的毛刺和锯屑,尤其是残留管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口壁的锯屑和污物,管子的截断端面应垂直管子的轴线。 5.2管道的连接采用专用管件,先按厂家提供的<插入长度表》在管端划线做标记,用力将水管插入管件到划线处。将专用卡压工具的凹槽与管件环形凸槽具!洽,确认钳口与管子垂直后,开始作业,缓慢提升卡压机的压力至35 MPa一40 MPa,压至卡压工具上,当下钳口闭合时,完成卡压连接。卡压完成后应缓慢卸压,以防压力表被打坏。 5.3卡压完成后,检查划线处与接头端部的距离,若DNl5~DN25距离超过3 rain,DN32一DN50距离超过4 rain,则属于不合格,需切除后重新施工卡压处使用六角量规测量,能够完全卡人六角量规的判定为合格。若有松驰现象,可在原位重新卡压,直至用六角量规测量合格。 5.4卡压薄壁不锈钢管管壁较薄,若按相同管径施工规范规定的支架间距进行安装,难以保证管道的强度,根据施工经验,卡压薄壁不锈钢管的支架间距≯2 m。 5.5管道施工完做水压试验,先缓慢向管道内充水,并于高点将空气排除,直至管道内完全满水。管道的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不低于0.6 MPa。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稳压10 rain, 观察各接头部位是否渗漏,如10 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5 MPa,且系统无渗漏即为合格。 6.施工注意事项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C2-1 工 程 名 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编 号 05-00-C2-002 2015年5月30日 室内薄壁不锈钢管安装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工艺、竣工验收、施工注意事项 6.1水管及管件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抛、掷和随意踩踏,避免管道变形,造成卡压失败。 6.2插入管件时过紧,不得使用油脂类润滑液,以免油脂使橡胶密封圈变性,造成长期使用时漏水。 6.3若安装时发现弯曲不直应在直管部分进行修正,不得在卡压处校正,以免卡压返松。 6.4二次卡压仍达不到卡规测量要求,应检查卡压钳口是否磨损,有问题及时与供货商联系。一般情况下卡压机连续使用三个月或卡压5 000次就送供货商检验,保养。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作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