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消防工程设计方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学校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消防工程设计方案

1.1 消防设计主要原则 1.1.1 主要设计原则

a) 本设计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消防设计规范和规程,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b) 根据周围环境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在设备与器材的选择及布置时均考虑预防为主的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与阻止火灾的蔓延。设计考虑站区的各类火灾的防止和扑灭,立足自救,布置要考虑消防通道,要满足在发生火灾时施救人员和机械的通行。

c) 对重要的建筑物及设备,设计安装火灾监测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设施。对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除上述措施外,还考虑了分隔、封堵等阻燃措施,防止火灾向邻近蔓延。

d) 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防火措施,以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和新型防火材料,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e) 消防设计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消防标准和规范、规定的要求。

1.1.2 本工程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和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c)《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9‐2006)

e)《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 GB50229‐2006 f)《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g)《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 1.2 工程消防设计

1.2.1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

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确定的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建(筑)物名称 火灾危险性 丁 丁 丁 丁 最低耐火等级 二 二 二 二 惟义楼 先骕楼 名达楼 方荫楼

建(构)筑物的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表

1.2.2 主要场所及主要机电设备消防设计 1.2.2.1 变压器

主变压器布置在室外,变压器下设置主变压器油枕,主变压器油坑设置钢格删,钢格删上铺设厚度不小于250mm 的直径50~80 卵石,主变压器油坑尺寸大于主变压器外廓每边各1m。另设事故油池,事故油池的容积为50m3,满足主变压器在事故状态下的100%排油量。主变压器在事故状态下需排油时,经下部的储油坑排至事故油池。在主变压器区域设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2.2.2 光伏组件

配置移动式消防车3台为光伏组件区域的消防使用。 1.2.2.3 箱变

每台变压器配40 只MLY4 手提式灭火器和1 0个装满沙的消防铝桶。 1.2.2.4 电缆

1)电缆选用C 级阻燃交联乙烯电线,最小截面满足负荷电流和短路热稳定要求。

2)将穿越墙壁、楼板和电缆沟道而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进行严密封堵。

3)电缆沟中考虑通风。

配电室0.4kV 屋内配电装置室配MF‐4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0台。

1.2.3 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的有关规定,综合楼及配电室安全出口应不少于两个,门的开启方向朝疏散方向,综合楼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距离将不超过50m;当屋内配电装置长度超过60m 时,设置中间安全出口。电缆沟两端均设置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当电缆沟长度超过100m 时,增加中间安全出口,其间距不超过75m。其他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也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2.4 消防给水

根据主建筑的体积及耐火等级,站内室内外均设置消防栓。其中,室内外消防设计用水量为20L/s。室内外消防给水量合计30L/s 即108m3/h。

消防水系统引自原厂房消防水管网。消火栓系统管网在站内沿道路形成环管,在变压器附近、1‐6 号建筑附近设地下消防栓,管道采用焊接钢管。 1.2.5 消防电气 1.2.5.1 消防供电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独立的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均由站

用电供给,两路电源可以自动切换。 1.2.5.2 照明及疏散指示

生产房和疏散通道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火灾应急照明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

1.2.5.3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设计

1)控制室设置空调系统,空调设备采用分体柜式空调机。空调系统与消防系统连锁运行,发生火灾时自动切断空调系统电源,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在确定火灾被完全扑灭后,空调系统人工启动投入运行。

2)屋内配电装置设置事故排风系统,可兼做通风机用,凡是有消防检测系统的配电装置,当火灾发生时,应能自动切断通风机的电源。

3)控制室设置排烟风机。 1.2.6 消防监控系统

本光伏电站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是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要求进行设计。

在中控室设置壁挂式火灾报警器(联动型)一台,主要监测设置在各火灾探测器场所的火警信号,并根据消防要求对相关部位如风机、防火风口、防火阀等实施自动联动控制。火灾报警控制器上设有被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指示和手动操作按钮。

火灾监测对象是重要的电气设备、电缆夹层等场所。根据环境不同的火灾燃烧机理,分别选择感烟、感温探测器。探测器主要安装在中控室、35KV 开关柜室、通讯机房、电缆层等场所;在各防火分区设置了手动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器。探测器或手动报警器动作时,火灾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报警点的地址、打印报警时间和报警点地址,同时按预先编制的逻辑关系发出控制指令,自动联动停止相关部位的风机、关闭防火风口和防火阀、启动声光报警器,也可由值班人员在火灾报警器上远方手动操作。

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带备用电源,正常工作电源交流220V 由动力配电箱供给,当交流电消失时,自动切换至直流备用电源供电,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电缆(线)采用阻燃屏蔽控制电缆和阻燃屏蔽双色双绞线。电缆敷设在电缆桥架上和电缆沟内,电线采用穿金属管保护或线槽内敷设。 1.2.7 建筑消防设计 建筑消防设计:

建筑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设计,符合下列条件:防火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200 厚,耐火极限按>4 小时设计;其余承重墙,楼梯间的耐火极限按>3 小时设计;非承重墙,现浇混凝土梁及楼板耐火极限按>2 小时设计;在建筑物最高点和站区周围,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设置避雷针,防止雷击引起火灾。

1.3 施工消防

1.3.1 工程施工场地规划

工程施工场地规划要考虑工程规模、施工方案、工程造价等因素和按照方便施工、易于管理、减少耕地占用的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施工的安全,防止施工期间发生火灾。做好施工消防规划,明确生活办公区、料场区、施工区在冬季和雨季施工的消防管理要求。施工准备阶段是建设工程施工的初期阶段,主要进行“三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电、平整土地,并开始设置料场,搭建临时办公室、住宿、仓库等配套设施。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施工现场平面图和文字形式表示,消防设施、器材安装计划和方案。 1.3.2 施工消防规划

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凡是在施工配电场所,如:混凝土搅拌站、施工照明、电焊接切割机、施工工厂、供电供水等场所均设置MF‐4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机1 台。施工临时宿舍内要有防火措施;办公室、宿舍区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照明及电气设计按国家规定安装。

炉火应凭证启用并设专人看管,烟囱与可燃物不应小于

0.7m,定点清理废弃物。 1.3.3 易燃易爆仓库消防

落实料场仓库区14 项基本消防安全要求: 1) 不得在工程内设仓库,应专设料场和周转场。 2) 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仓库。 3) 按《规程》安装电气设备。 4) 不得使用电热器具。 5) 不得动用明火。

6) 设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

7) 材料堆放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库区堆垛安全距离不应小于以下距离要求:垛与屋顶间距0.5m,垛与照明灯具间距0.5m,垛与墙间距0.5m, 垛与垛间距1m,垛与柱间距0.1m。

8) 管理室不得设在库内。 9) 夏季应有放暴晒措施。

10) 雨季应有防雨淋、防雷击措施。 11) 库房应确保通风、降温、泄压面积。 12) 防止静电危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