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撒网/抛撒 挨打/尘埃落定 勇冠三军/冠冕堂皇 ......B..结实/结果 ..C.屏障/屏息 ..D.狡黠/诘责 ..
呼吁/长吁短叹 ..
创伤/满目疮痍 ..
舐犊情深/中流砥柱 ..
积极参与/时不我与 ..
伛偻/衣衫褴褛 风驰电掣/提纲挈领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涅槃 涣散 绿荫场 旁征博引 再接再厉 B.峰拥 翡翠 遥控器 不胫而走 声名鹊起 C.缅怀 通缉 挡箭牌 万籁俱寂 按部就班 D.秘码 辐射 纪传体 浮光掠影 含辛茹苦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今诸生学于太学,_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诸葛亮《出师表》)
(3)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金复国,血洗国耻——这是辛弃疾一生的梦想,更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只可惜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等之》)建功立业之雄心壮志,只能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更是多彩的巨大中华文化的载体。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①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②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在阅读此书时,要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梳理。 阅读下表:将表中所缺项目补充完整。(①②③各1分,④2分,共5分)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杜少卿 娄焕文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分)E 问题。(共7
主要形象 虞育德 次要形象 郭铁山 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料一】与单【材
严监生 胡屠户 何作用? 纯的旅游不同,研学《儒杜少卿牛浦郎 我的理解: 旅行:以学校或班级林① 形象 沈琼枝反面形象 潘三 ④ 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外虞有德 严监生 史动,同学们在老师或
》范进 杜少卿 者辅导员的带领一
热衷科考周进 ② 的形象 庄绍光 起活动,一起动手共
的形象 匡超人 ③ 同体验、想互研讨,是
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研学旅行发展和继承了我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材料二】研学旅行注重学习和观光并重,到任何景点参观,研学旅行都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对
于学生来说,一次好的研学旅行最重要的不只是游,也不只是学,而是悟。学生辨听到、所看到的都可能会对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材料三】徽标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给“研学旅行”下个定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某研学旅行班的标志,请结合画面和文字内容,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16分)
花开的声音
①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 ②“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
③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④“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⑤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
⑥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
⑦当年,她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
⑧“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笑着接过鲜花,将孩子放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
⑨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
⑩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 ⑪“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 ⑫“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
⑬她不再说话了。 ⑭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 ⑮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
⑯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
⑰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⑱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
⑲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 7.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第⑭段描写村主任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4分)
(1)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又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女孩清澈的眼眸是流下两行清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12分)
“有益”与“有趣”
①通俗地说,“有益”,就是有好处、有帮助,是一种好影响、好功效;“有趣”,就是有意思、有乐趣,是一种好心情、好感觉。大凡心智健康的人,都希望做有益的事情,要么有益于自己,要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要么兼而有之;一个组织也通常是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从事有趣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益的事情不一定有趣,有趣的事情也不一定有益,只有做好“有益”与“有趣”的结合,有益的事情才能更深远、更持久、更有影响力,有趣的事情也才能更有魅力、更有品质、更有吸引力。
②要把有益的事情做得有趣。不能因为有益,就理直气壮,就不讲方法和艺术,搞强推硬灌。知识传授、演讲报告,无疑都是有意义的事情,但不问对象、不考虑受众心理,只会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也无疑是有益的工作,但不用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对待,其结果只会走向良好初衷的反面。学习思考、调查研究,也是有益的活动,但不找新旧知识连接点、不搞学思结合、不联系实际,就很难学到真谛,很难发现真理,很难掌握和运用规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要善于将有益的事情做得有趣,让人对有益的事情产生兴趣。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善于让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大众化、宏伟的蓝图具体化、枯燥的道理趣味化、严肃的话题轻松化。
③要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益。有趣的事情往往使人轻松、让人愉快,人们很容易接受和参与。但有趣的事情并不都是好事情,却有雅与俗、高与低、对与错之分。饭桌上的浑段子,固然可以引人一笑,但也就变俗了。那些鼾声大赛、喝酒大赛等,虽然热闹非凡,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啼笑皆非。那些热衷传播隐私和八卦消息的行为,虽然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却使人感到庸俗。诸如此类,都是与文化、文明、道德相背离的趣味,都属于低级趣味,无益于身心健康,无益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要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益,就必须用先进文化的特质来观照,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来着手。
④要将“有益”与“有趣”相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要求策划者、组织者不仅要有能力与水平,而且要有智慧与韬略。而要达到此境界,则必须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多修养,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掌握为人处事的方法与技巧,做到“事自明”“气自华”“品自高”“艺自多”。倘如此,人们必定会从“有益”中享受“有趣”,在“有趣”中获得“有益”,既能受到好影响、取得好效果,又可享受好体验、收获好心情。 1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划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因为对苹果落地感兴趣,牛顿最终创立了物理学的奇迹:由于对互联网感兴趣,最终造就了马云的淘宝帝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①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社鼠:藏身于士地庙内的老鼠。社,社庙,俗称土地庙。②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③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④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 .(2)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在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①____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②_____________;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白了“治国何患”。 (二)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共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19.赏析“生子当如孙仲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1)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 值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自己的歌 惠特曼
除了现在,永远没有什么开始 除了现在,也永远没有青年和老年 除了现在,永远不会有完美
除了现在,也永远不会有天堂和地狱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木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大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2 分)A 2、(2 分)C 3、(8 分)(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3)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4)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4、(4 分)①宋词的荡气回肠 ②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5、(共 5 分)①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②不屑科考 ③ 王冕(或填“迟衡山” 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④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6、(共 7 分)(1)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观光并重的校 外教育活动。 (2)将“发扬”与“继承”调换位置 (3)示例:图案部分融入脚丫、太阳、花草、小径、手拉手的小孩等元素,体现出大自然的美 好,体现出研学旅行就是让学生“走出去”;“光脚丫研学”的“学”字融入博士帽元素,契合研 学的意义;“小脚丫大世界”暗指研学旅行以开阔视野,增长阅历为目的。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共 16 分)
7.(4 分)小说写了牛二因救“她”男人去世,她抚养牛二双目失明的女儿,为了让她能做 上眼角膜手术,她去矿井工作并遇难,临终前让医生将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女儿,使女儿终于见 到光明的故事。 8. (4 分)通过村长的话语侧面写出了矿山工作的艰辛(1 分),为下文她被砸死作了铺垫(1 分)。表现出她为了
给女孩治病的不顾一切(1 分),更能表现出她对女孩的爱(1 分)。 9. (4 分)第一次把小欣欣的眼睛比作“乌黑的玻璃球”“没有一丝涟漪”,点名她是个盲人, 让人心生怜悯(1 分)。第二次描写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和第 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她已经视力正常,暗写妈妈把眼角膜移植给了她,使她见到了光明, 侧面描写母爱的伟大。(3 分)
10. (4 分)一是这个标题富有诗意,给一个较为深沉的故事赋予美好的场景,让人看到希 望。二隐喻性地点出了作品的内在旨意,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是正能量的传播。三是又是全文的 线索,从寻找花开的声音开篇,到听到花开的声音收束全文,使文章弥漫着美好的色彩。(答出两 条即可)(二)(共 12 分) 11.(2 分)要做好有益与有趣的结合。 12.(3 分)用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要把有益的事情做得有趣”的观 点。
13.(4 分)第①段作者通过分析“有益”与“有趣”的概念,提出有益与有趣相结合的论点。 第(②段论述要把有益的事情做得有趣,第③段论述要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益,最后作者论述将“有 益”与“有趣”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多修养。(每条 1 分,共 4 分)
14.(3 分)放在第③段。因为材料论述的是第三段中“如何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益”的观点。 (答出段落 2 分,分析 2 分,共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一)(共 10 分) 15.(2 分)略 16.(4 分)略 17.(4 分)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不要包庇左右近臣 类比(借事说理、 推己及人) 比 喻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共 4 分) 18.(2 分)C 19.(2 分)运用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既表达了作者对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希望有像孙权 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 四、作文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