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开始不断的新建及改扩建。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其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水污染及水资源的良性使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就需要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充分的发挥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发展。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主要内容
城市排水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主要对排水范围进行设计,同时也要对排水量进行预测,进而确定排水体制,对排水系统进行布局。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施工的时候也要对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处理的程度要进行规定,同时要根据排水工程的位置和建设规模以及用地情况进行设计规划。市政排水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设计施工可以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和利用方面进行协调统一,同时也能在建设规模和投资方面进行确定。
二、市政给排水设计施工中问题
1、市政给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问题
市政建设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情况适当安排用水项目。当降雨量充沛时,这时要大量储存水资源,然后利用雨水建设一些用水量较大的项目:当降雨量较少时,再建设一些用水较少或不用水的项目.当城市水库建设设施相对完善时,就会储存较为丰富的水量,这时人们就会大量用水,根本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给水系统。当城市居民在用水高峰期时,一些地方就会缺水,从而形成临近水库的民居浪费水资源和其他地区民居水资源短缺等两种局面。这样的现象大城市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城市建设必须合理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水可用。
2、市政排水系统设计施工问题
我国居民爱护环境的思想观念缺乏,在各城市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破坏现象,致使水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损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策划中排水体系的策划一定要把环境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之一,排水体系的策划不仅仅是设计出排水管道的走向,而是应该在保护环境的根本上使用一整套有用的治理手段对工业制造形成的废水开展监控,把污染控制在最低化。排水体系主要由生活用水排水体系以及生产用水排水体系组成,还有就是排洪体系,排洪是城市的安全生活线,排洪体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安
全有着很重大的意义,防洪体系分为内洪以及外洪,内洪主要就是大雨天气产生的雨水堆积处理,外洪主要是预防为主,预防洪堤以及水库,这也能够帮助人们对排洪重要性的认识,保证人们生命财产不受到威胁。
三、解决市政给排水设计施工问题的措施
1、突出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
给排水工程与城市规划是相互促进的,更是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城市整体建设过程,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既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也是符合城市进程的整体运转,避免建设上的重复,并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民生福祉”为出发点,更好的体现城市发展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会给给排水工程带来更大的困扰,因此,城市给排水系统要注意和预防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工矿企业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注意保护当地饮用水源,尽量减少或避免“三废”污染水源,尤其注意不要把排放有害物质的管道设置在水源地的上游,更好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平衡地域空间的供水
由于地域性差异,水资源在我国空间上分布不均,有的城市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为了平衡地域水资源的供水状况,对市政排水设计遵循以下三点:其一,对各城市的水源需求量进行测量,各大城市的供水用途都不一样,主要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养殖业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其中最大的用水量就是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江河的生态流量是否能够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利用可用地指标法对工业用水需求量进行预测;其二,就是对水质进行控制,置换水源,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一定的约束、控制作用;其三,就是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必须节约资源,提升集约化发展进程,避免市政排水工程的重复建设。
3、根据水质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给水方案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匀,所以在设计给水系统时,要根据水质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方案,从而使水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在设计时要合理规划设计城市各个区和城市周边城镇的给水系统,平衡水资源的供需问题。在设计时:①需要预测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周边城镇的畜牧养殖用水等方面。在预测用水量时不仅要考虑用水方面,还需要考虑城市周边河流的流量需求.②要考虑供水的水质,不断改善所供水的水质,确保居民饮用水质的安全.同时,在供水过程中,不能因为居民用水量较大就肆意开采地下水资源,如果过渡开采地下水资源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给建筑设施带来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城市在规划设计供水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水水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实现市政供水系统的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供水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等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在渗漏处一一作好记号,在排水管内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
5、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
给排水管道施工时经常出现由于管道与检查井连接不好产生漏水的问题。在施工中检查井一般采用砖砌或者混凝土现浇,对于管道与检查井经常采用柔性接口或者承插管件连接方法。使用上述方法时,如果管道使用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将管道砌入检查井井壁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预制混凝土套环连接的方法,若使用此方法不宜将管道砌入检查井壁内,而是将混凝土套环砌在检查井井壁内,套环内壁与管材之间用橡胶圈密封,形成柔性连接。
6、雨水管道的设计更新
在市政给排水的雨水管道设计中,要形成全新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在缺水地区以及地下水相对隐藏较深的地区,要构建雨水不进入下水道的排水系统,通过设计施工的整体技术创新,将雨水渗透或者截留,这样可以减少洪涝中的雨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并全面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进行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同时,还可以设计雨水储水池进行截留,根据实际给排水工程的需要,采用相应的建设办法,形成雨水管道的整体设计,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量很大的情况,不宜采用渗透的方式,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技术改造。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系统是其他工程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进行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努力的克服种种问题,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最优化,从而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符合城市建设的需求,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泽丰.探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
[2]程明.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