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学报渊自然科学版冤
Vol.29No.122013年12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渊NaturalScienceEdition冤Dec.2013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传播发展趋势研究霍
炎
渊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部袁安徽
蚌埠
233041冤
摘
要院新媒体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种新兴资源袁它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袁对人的观念尧行为尧生活方式等方面
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了新媒体传播特点袁新媒体对体育赛事传播的优势袁发展途径和趋势.
关键词院新媒体曰体育赛事曰应用曰途径曰趋势中图分类号院G80-05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60X渊2013冤12-0102-031前言
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袁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表现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袁必然与传播有着天前所未有的互动性袁读者不仅可以在网上或者通过手机观然的联系.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袁我们看某项赛事的直播袁而且能够与其他人进行实时的互动袁就每天接触的媒介都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节目袁我们的生自己感兴趣的比赛或者运动员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这个层面活中更少不了奥运会尧世界杯尧甚至各种各样的职业联赛信来讲袁新媒体也使得受众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息袁体育已然是大众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袁消费主义现已成为大众文博客尧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袁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化的背景袁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的发布者袁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袁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层面的文化形态袁消费主义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新媒体中袁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主要表现在新媒体内容重点向娱乐消遣方面转移袁吸引着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袁影响他人的快感袁同时大量的受众进而获得商业利润.改革开放以来袁随着人们生
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袁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袁为管理带来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袁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困难袁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袁而体育运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2.3接收信息的方式从固定转向移动
于大多数受众来说袁体育运动可以愉悦身心尧获得美感尧增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袁进交流而为大众所喜爱袁从这个角度讲袁体育运动是一种消用手机上网尧看电视尧听广播袁在公交车尧出租车上看电视等遣娱乐袁无论是亲身参与运动还是欣赏体育比赛袁都能够给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袁移动性的人带来快乐尧带来放松.寻求娱乐成为受众青睐体育的最基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本也是最普遍的动机.沃尔夫指出袁消费者不管买什么袁都要2.4传播速度实时化
在其中寻求娱乐.体育袁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娱乐性可以吸引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袁不再需大量的受众袁因此体育毫无争议地成为新媒体最有利可图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袁技术的简单便捷的领域之一.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育运动离不开传播袁传播产业同样也离不开体育产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业.社会越发达袁体育与传播的关系就越密切.随着通讯技术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袁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的不断发展袁新媒体以传播速度快尧传播范围广尧传播信息2.5从单一到交融
等优势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袁促使体育由原先的业余行为向职业化尧商业化的方向发展.体育而网络野大没容有量时和间易和空检性间冶的.报限纸制版面.传统有限媒袁体广的播报道电视是线性的有时间性袁.传播与体育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更深远的层面继续进而互联网的报道是网状的袁可以通过做相关新闻尧做专题尧
行袁并且不断地延伸.做资料袁逐渐把新闻做到深入详尽.除了大容量之外袁网络媒2与传统媒体比较袁新媒体传播特点
体还有野易检性冶的特点袁通过链接袁读者能很快地查询到以伴随着传播历程的演进袁传播特点也发生着改变.集中前的相关信息.与传统媒体相比袁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表现为院
为丰富袁文字尧图像尧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2.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时袁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袁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在报纸尧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前袁读者和观众只是
话尧发短信袁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尧看电视尧上网袁多种媒
基金项目院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渊AHSK09-10D02冤-10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袁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尧通信网尧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另外袁新媒体也打破了地域化尧国界化等.2.6运作功能的差异
一方面袁市场的差异.传统媒体目前是国家垄断性的袁要有野准运证冶.垄断带有保护性袁能带来高利润曰而互联网却是没有垄断保护的袁互联网从产生之日起袁它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另一方面袁受众的区别.传统媒体是野主导受众型冶袁而网络媒体是野受众主导型冶的.网络媒体的受众对信息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和评论的权利.3新媒体传播体育赛事的优势体现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现代网络媒体尧数字媒体尧触摸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以其区别于传统媒体较强的传播优势和鲜明的传播特质袁博取了现代受众的关注.3.1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袁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
现代新媒体不但可以即时采写尧即时编审尧即时排版袁还可以即时发送袁在很多情况下袁网络体育新闻尧数字电视的体育赛事往往是现场直播的袁从新闻事件发送到传送至受众袁几乎可达到瞬时完成.3.2新媒体提供的交互功能袁对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报纸尧杂志等传统媒体袁它在体育赛事传播中总是由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袁而受众的意见尧建议则很少能够反馈到报纸媒体袁因此袁报纸在体育新闻传播中大多是根据对受众需求预测和评估袁而进行体育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袁必然存在
传播与受众需求上的差距.因此袁单向体育赛事传播的报纸而言袁就不如现代新媒体的体育赛事传播.因为现代新媒体很多提供了与受众互动尧交流的平台袁因此袁体育新闻机构与受众之间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交流袁而是可以通过互动作用袁收集受众的意见袁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尧意见和建议袁有利于及时调整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向袁做作出新闻传播策略的调整袁因此袁现代新媒体不但满足了受众发表意见的精神需求袁也便于在体育新闻传播中不断优化自身的传播方式袁提高受众的满意度袁从而占领更大的体育新闻市场.3.3新媒体提供的群体参与的交流平台袁对传统报纸体育新闻报道单一的信息传播意见是一种冲击
传统的体育报纸在新闻传播上往往只是表达传媒机构和传媒记者的意见袁受众基本上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作为消费者的受众来说袁表达意见尧反馈信息是体育新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在受众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新媒体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袁他们往往提供了群体性的意见表达平台袁不但传媒机构和新闻记者尧媒体人士可以发表意见袁进行体育新闻的评说袁而作为普通的受众可以不论身份尧地位地各抒己见袁畅所欲言袁因此袁新媒体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参与体育新闻评论的民主气息袁有利于充分展示每个受众的不同个性与视角.4新媒体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的具体应用4.1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的宣传及推广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如何借助传媒的力量让体育赛事得
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宣传,使其更具有影响力,可以说这是每个体育赛事主办方最为关心的问题.除了报纸尧广播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体外,自然不能缺少新媒体的应用.当然,这里的野新媒体冶并非指单独依靠新媒体进行宣传,而是一种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多种媒介的全新融合.这种融合最突出的表现结果就是提高及改变了受众参与积极性和地位,使受众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参与.实现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交流和互动,这也是新媒体的一大优势之一.在这种交流与互动中,不仅促进了新媒体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体育赛事得到了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对于世界上关注程度仅次于奥运会的足球世界杯,就是各种媒体竞争的最重要的阵地.早在2001年,雅虎中国就开始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世界杯的宣传活动.从野分组抽签网上预测游戏冶尧野抽取第一位获得世界杯球票的球迷冶,到与媒体合作的在线征文活动,以及与SonyMusic合作,为黎明演唱的大中国区世界杯宣传曲的活动在线招募演员,雅虎中国的世界杯宣传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新浪也不示弱,独家开辟了足坛名宿专栏:贝利尧贝肯鲍尔尧梅诺蒂等世界著名球星和知名国脚范志毅力尧祁宏等,为球迷带来了最权威尧最有深度的足球评论,提升了球迷的评球尧品球的理论水平及体育感知.同时,新浪还利用网络优势,使广大球迷能够有机会与国足健将们直接交流.此外,新浪还与泰康人寿尧方正电脑尧京瓷手机等客户联合推出的优秀球员在线评选尧竞猜尧评论等活动,充分体现了网络的互动性.而新媒体技术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宣传推广中的应用,进一步彰显新媒体的优势所在,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前亚运时期将谋求与同城媒体进行多项目的合作,共同推广广州亚运品牌.其中包括羊城晚报将与广州电视台联合策划一些新闻专题的采访活动,共同采访尧共同播发,报纸见文字尧荧屏见影像,让市民安坐家中享受到丰富的亚运大餐;谋求报纸与主流网站的合作尧报纸与广播电台的合作尧报纸与报纸之间的合作等等.而羊城晚报的诸类操作手法,源于在媒体与体育共生共荣的时代,在当前传播渠道多元化尧受众市场不断变化细分尧传媒生存形态走向融合的大背景下,跨媒体的传播可以更具竞争力,可以使广州亚运会等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4.2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体育赛事转播
作为新媒体技术中最为大家熟悉和方便使用的就要数手机电视业务了,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我国的手机电视业务于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首次在国内推出.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手机电视项目通过移动尧联通两家手机网络,总共向用户发送了将近70条博鳌亚洲论坛相关视频新闻,开设了野相约博鳌冶尧野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冶尧野2003要2004英超联赛冶尧野4台秀场冶四个栏目.其中有将近70条与博鳌亚洲论坛相关的专题尧报道,60条野世界小姐冶跟踪报道,3场完整的英超联赛,7期野4台秀场冶节目;累计向手机用户提供超过600分钟的视频节目.这也是手机电视第一次用于体育赛事的转播.而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则是国内的手机用户第一次通过手机电视随时观看亚运会的所有赛事实况.-103-.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媒体技术在体育赛事转播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07年12月18日,央视国际与国际奥委会正式签约,成为了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这标志着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将互联网尧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的奥运转播机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这是新媒体与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央视网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的官方新媒体转播机构,利用多终端的网络电视尧手机电视尧公交移动电视和IPTV等新媒体平台,引领了中国新媒体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全程直播尧报道,并且取得圆满成功.在此届奥运赛事转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堪称典范,对今后新媒体技术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深层次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在青岛奥帆赛中,为了更好地向观众直播比赛就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无线宽带技术.帆船比赛在海面上进行,发令后,随着帆船出港,观众就很难在看见比赛的全程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青岛采用无线宽带技术以后,在海面五公里以内的比赛区域里面可以全覆盖.这样,观众就可以在画面中看见奥帆赛的全程了.这项技术是专门为本次奥运会所做的北京奥运会的新媒体报道,受到了亿万网民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可以说,新媒体在奥运转播上的成功应用,已经改变了我国媒体以往的传播形态,让更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尧手机等新媒体获取赛事信息,也让更多的广告厂商开始将目光投向互联网尧手机等新媒体.可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新媒体技术将会更多更广泛地应用于体育赛事的转播,虽然它不能取代电视,但它产生的影响却一定会作用于电视的一对多的
传统播放模式.4.3新媒体在体育赛事报道与评论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升高.许多上班族由于工作的关系会错过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但是,只要他们手头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比赛的全部讯息.手机媒体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究其本质,手机上网和手机报就是网络新闻的一种延伸.从应用手段上来看,手机上网也是在发挥电脑上网的作用.手机由于其自身小巧尧便于携带等特点,更利于人们通过它来接收讯息.如果从传统媒体上来划分,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但是,从新媒体的应用上来说,这些受众已不再是传统单纯意义上的野受众冶,而应该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还是赛事评论员,形成了一个从看比赛到参与比赛的转变.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也在依赖着手机,从而达到与受众的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反馈.如果说以前是媒体向受众播新闻,那么现在就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是媒体向受众野讲新闻冶或是野唠新闻冶.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获取赛事讯息,也可以在获取信息后发表自己对比赛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新媒体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以往体育赛事报道
-104-方式以及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传受地位.除了无线互联网,中国移动还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两大突破,加快了体育赛事的报道的速度,提高了讯息传播的时效性.一个是摄影记者的照相机即拍即传,中国移动与照相机厂商合作,让所有的照相机都可以随时上网.另一个是摄像机带有电线,拍摄以后就可以在后台播出.这两大突破,标志着新媒体技术在体育赛事报道中更加趋向成熟,发挥的作用也会逐渐加大.5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传播发展途径及趋势
由于新形势的发展袁国家也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鼓励袁一方面加大数字化转化力度袁另一方面就是新媒体的深化开发.充分利用高科技袁对传统媒体进行改造升级.国家推出的三网融合技术不断成熟袁也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解决了技术难题.面对良好地传媒市场前景和受众收视习惯的逐步改变袁二者的互补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5.1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新媒体对于信息资源有着十分显著地优势袁可以随时更新体育运动的最新消息和数据袁有着海量的体育信息资源和新闻源袁有着高效的传播效率袁对于体育电视媒体来说袁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得时效性强尧创意十足的内容袁为节目的制作提供素材.而新媒体可以借助体育电视媒体的转播权袁建立体育信息来源袁从而提高体育信息运用的最好效果.5.2体育传播的互动
互动性现在已成为体育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在体育电视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中都非常重要.由于受众的要求越来越高袁参与性更强袁所以体育传播中互动性的设计将直接影响着体育赛事传播的效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共同互动袁实现体育信息传播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互动.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发展将对我国体育电视频道产生全面的改变袁这样是我国体育媒体发展的趋势.通过互补发展袁将提升各渠道理念与服务意识的提升袁使我国体育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袁使体育传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要要参要考文要要要要献要要院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也1页刘2005,21(3).
凯.论生活方式与与生活方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袁
也2页李播芳袁2008.体育渊4冤博.
客对北京奥运传播的影响分析[J].当代传
也3页王北京大中广播袁杜学院志红出袁版陈社鹏袁.2006.
体育传播要运动媒介与社会[M].
也4页王响晓[J]上东海袁李体育宗浩学院学报.论传播媒袁2003介形渊态1冤变.
化及对体育传播的影也5页王育大互中动袁研究陈鹏论.传纲播[J].的现体育代传袁播体育袁2004(4).
的传播要大众传播与体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