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养老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人口:据2015年底数据统计,潍坊市人口924.72万人,位居全省第二。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5万,占总人口的19%左右。预计至2020年底可达到230万人,占23%左右。
可支配收入:2016年前三季,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44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3元,同比增长8.6%。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10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02元,同比增长11.3%。
参考《潍坊市推进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发展目标及《潍坊市养老服务“十三五”专项规划》所述,到2017年,潍坊市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出两大龙头企业:一是华都养老集团;二是潍坊鹤祥安养中心;建设有15处养老工程:
1、峡山健康养生园,总投资40亿,规划占地7750亩;
2、山东青州青城国际养生养老旅游度假区,总投资12亿,规划占地1000亩;
3、桃花源里生态田园养生养老产业园,位于青州,总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4500亩;
4、寿光城投太阳城,总投资12亿;
5、大德国际医疗中心,位于昌乐县,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331亩;
6、山东芦山国际生态老年公寓,位于诸城市,总投资30亿;
7、高密新济国际医疗综合体,总投资21.9亿;
8、昌邑济贤养老中心,总投资2.5亿元;
9、寿光市福缘颐养中心,总投资7600万元,占地45亩;
10、寿光市圣湖新天地养老院,总投资9500万元,占地92亩;
11、五龙河托老中心,位于高密市,总投资2亿元,占地70亩;
12、临朐景福养老护理院,总投资9600万元;
13、寿光仁和颐养中心,总投资2亿元,占地86亩;
14、银领国际青州国医堂养老公寓,总投资1.2亿元,占地50亩;
15、诸城市南湖颐养中心,总投资5500万元,占地18亩;
现正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就是构建“10分钟为老服务生活圈”,在城区步行10分钟能找到一处老年服务场所,在全市车行10分钟能找到一家养老服务机构;“百”就是在全市培育和发展一百家品牌养老服务组织;“千”就是培养一千名金牌养老护理员;“万”就是培训一万名专兼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围绕这一工程,全市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别在城市、农村,分级分区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培育养老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和引进家政、物业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树立养老服务组织品牌。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依托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为在校学生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既有医学护理知识,又有养老管理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发掘了一批优秀一线人才。初步形成了专业与职业相吻合、兼职与全职相辅助的养老服务队伍。
潍坊民政部门的政策:为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生计,潍坊市民政部门持续提高用地、建设、运营、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扶持力度,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采取行政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每张床位4000元的建设补助和每人每月100元的运营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给予5-15万元建设补助和每年3万元运营补助;农村幸福院给予4万元建设补助和每年2万元运营补助。
税费方面,对非营利性服务机构,免缴基础设施配套费和人防费,免征营业税,自用房产、土地暂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水电气暖费用按居民用价格收取。并大力推进市、县、镇街、社区四级养老服务机构网络化建设。在市级,投资7500万元新建19800平方米、床位500张的社会福利中心,打造潍坊市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专业养护中心和养老服务机构示范基地。在县级,建成16处社会福利中心,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床位8993张。在镇级,建成120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床位9905张。目前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79处,覆盖率已经达80%以上。在农村,也先后建成农村幸福院491处。
目前潍坊市登记注册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已达83家,在建50家。其中潍坊峡山湖国际养生养老中心,占地1129亩,建筑面积41万平米,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养老示范基地;寿光城投太阳城老年服务中心,投资3.5亿,占地150亩,目前已开工建设;安丘海龙养老城,拟投资10亿元,占地7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进入筹集阶段。
国内公建民营模式实践案例:
1.北京汇晨老年公寓——委托经营。北京汇晨老年公寓采取委托经营方式实现了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运作。2007年,北京市民政局下属的汇晨老年公寓正式建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北京汇晨阳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是由北京市政府出资建设,由汇晨阳光负责运营的养老项目。该公寓的用地性质属于划拨用地,老人无法购买只能以租赁的形式入住。目前,汇晨老年公寓已经是北京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代表。在运营体制上,汇晨老年公寓由私人企业经营公办福利性养老机构,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突破。在服务能力上,汇晨按照国际标准规范配备养老设施和服务人才,确保高水准的服务质量。
2.湖北枝江市社会福利院——租赁经营。湖北枝江市社会福利院通过租赁方式实现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枝江市社会福利院是一家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于1997年动工兴建,2000年7月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400余万元。最初几年,该机构面临着老人入住率低、房屋设施闲置、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单位效益低等问题。2002年,为了有效地解决养老社会福利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枝江市社会福利院着手探索福利院的体制改革,实行“一院两制”的管理模式,即将院内一部分公寓楼对外租赁经营,一部分由社会福利院经营。后来又将福利院整体租赁经营,实现公建民营,营运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使公办福利机构走向市场。公建民营后,先前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解决,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枝江市社会福利院租赁经营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招标条件,严格招标程序。为确保福利院有序运营,民政部门设立专人负责对福利院运营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对资产归属、租金缴纳、利润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3、武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BOT模式。武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的代表。2011年3月20日,武汉市二福和武汉美联地产合作共建一家养老院。该项目由政府和私人资本合办建设,养老院土地由武汉二福提供,美联地产负责资金投资,
采取BOT模式运作。养老院建成后,武汉美联集团负责运营管理,20年特许期后,政府收回该养老院,这是武汉市首家BOT模式运作的公建民营养老院。采取BOT模式建设养老机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民间资本引入养老行业,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国外养老趋势:
◆旅游地产与养老结合----高端五星旅游养老院;
◆居家养老,节约资源,亲情与专业照料面面兼顾----居家养老体系;
◆健康老人快乐养老院晚年生活----连锁平民新旧养老院;
◆养老院中半护理老人需要部分照料----连锁平民新旧养老院;
◆全护理老人细致全面照料----连锁平民新旧养老院;
◆老人安心家人放心----老年病医院的医养结合;
◆人生最后的温暖和庄严------专业临终关怀医院;
我们的建议:社会资本(含民间资本运作与外资引进)能涉足的养老地产及地产养老就剩高端养老这一项。而要想在此投资获利,立意,选址,拓展新思路应引起投资方的重视。立意:托老所。就像幼儿园那样,将养老地产建成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场所,吸引习惯于居家养老的周边老人入住托老所;选址:安丘、青州、滨海。安丘选青云山附件,可依托青云山风景区构建养生养老体系;青州选王坟镇许家庄黑虎山附件,可依托富硒水构建广西巴马长寿村类似的养老体系;滨海选址要选适合临终关怀老人适合居住之地,并
提供门诊老人临终关怀及住院老人临终关怀两种业务,让家属陪伴他们的亲人直到死亡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若社会资本投资意向倾向公益,可考虑广大的农村市场,为农民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提供“互联网+”模式的其它养老产品及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