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比较粗细》共三篇

来源:小奈知识网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比较粗细》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表述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粗细例外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积木、香肠、记号笔、蜡烛等数量若干,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解放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小结:哦,你们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插一插、叠一叠、比一比。

1 / 7

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2.比较判断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例外粗细的红色和绿色积木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块红色的积木,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绿色的积木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蓝色的积木和绿色的积木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绿色的积木比,是红色的积木粗,现在和蓝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块积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块最粗,哪块最细呢? (3)小结。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例外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3.粗细差异排序。 教师出示课件。

(1)引导幼儿认识从细到粗排序标记图。

师:小朋友们,小眼睛看到这里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想一想它代表什么意思? (2)幼儿解放选择物体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队。

2 / 7

幼儿解放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你们每个人拿四种材料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也可以两个人一起合作哦。现在请你们轻轻地走到材料边上去排一排。

个别提问。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吗?你先怎么做? (3)师幼共同小结从细到粗排队的方法。 教师边说边操作课件。

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先找出4个圆柱体当中最细的放在最左边,然后找出最粗的放在最右边,再把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按顺序排好队。第二种方法是先找出最细的排第一;再找出最细的排第二;依次只用这种方法。

4.分组操作活动。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四种材料,一起来看看。”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材料1:找出每组图中细的物品,并在底下的方格里打“√”材料2:找出每组图中最粗和最细的物体,分别在它们下面的圆圈里涂上红色和绿色。

材料3:提供三种粗细例外的吸管,从细到粗排排队。

材料4:提供橡皮泥让幼儿搓出三条例外粗细的“面条”并能从细到粗排序。(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你们搬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你喜欢的材料边上,去比一比,排一排。

3 / 7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进行粗细排序。 重点指导幼儿进行粗细排序。 5.幼儿解放结束活动。

师:比较完粗细的小朋友可以去喝水,上厕所。小朋友们再见!篇二 活动目的: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例外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哀瓶等. 活动过程: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异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异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4 / 7

(3)、让幼儿从“奇异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4)给粗细例外的小棒排顺序.

(5)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例外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篇三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受和比较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 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

1、筷子、木棒、铅笔、彩笔、记号笔、蜡笔。 2、粗细例外的吸管若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 3、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粗细例外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蛮横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

5 / 7

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 (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例外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1、观察实物,区别粗细。

(1)教师出示筷子和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哪根粗,哪根细。 (2)分别出示铅笔、蜡笔和记号笔,幼儿比较粗细。 (3)出示三支笔让幼儿比较最粗和最细。

教师小结:判断哪一种物体是粗还是细,一定要通过两样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才能区别它们的粗细。

2、摸一摸,比一比。

(1)教师出示“奇异的口袋“,以秘密的口吻告诉幼儿,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细例外的物品。 (2)做游戏“奇异的口袋“。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支水彩笔,请幼儿从口袋里摸一样比水彩笔更粗的物品,每个幼儿一次摸出

6 / 7

一样的物品。3、幼儿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细的。

教师小结:手臂细,大腿粗;小腿细,大腿粗;手指头细,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细等。 4、尝试用5种以内的物体按正逆顺序排序。

(1)出示三种粗细例外的吸管,引导幼儿用吸管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出来。(教师巡回检查)

(2)教师出示4个粗细例外的纸筒,请个别幼儿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集体检验) (3)发操作材料,让幼儿把5棵树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教师巡回检查) (4)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儿排对,教师给予鼓励。

5、教师小结:在给物体排序时,如果是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序,就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较继续排。如果是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就要把最细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较继续排。这样就能确凿的排出物体的粗细。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