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PPP项目 表格编号 项目名称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人及日期 交底内容: 一、 工程概况 第 页 共 页 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及站前大道工程 负二层通道基坑支护换撑及内支撑梁拆除 接底人 拟建的交通换乘枢纽位于城轨鼎湖东站东侧,用地面积约 27000 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2层,总建筑面积约 77600 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了换乘中心、公交站、配套商业、办公用房、出租车蓄车场和社会车辆停车场等,其中地下室1层(埋深约为5.2m),局部地下室2层(埋深约10.0m),正负零标高为7。6m。 该工程基坑采用旋挖成孔钢筋混凝土围护桩加钢筋砼内支撑的形式,旋挖成孔灌注桩直径1000,间距1300,内支撑立柱采用钢格构柱;内支撑梁规格为SC1—800*800(h),SC2--600*800(h),SC3——800*1000(h),支撑梁面标高为1。3m,砼等级为C30。 基坑支护结构,负一层地下室基坑支护采用双排旋挖灌注桩、旋挖灌注桩+一道预应力锚索、上部喷锚+旋挖灌注桩悬臂支护;局部负二层地下室采用旋挖灌注桩+一道预应力锚索+一道钢筋砼内支撑支护;负二层坑中坑区域采用旋挖灌注桩+一道钢筋砼内支撑支护。支护结构为Φ1m灌注桩,共1251根(钢筋砼)。 二、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施工前由施工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关于换撑的图纸和方案,对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及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 换撑前必须做好测量点的引测、保护工作。原标记在冠梁上的轴线、标高点应及时引测到施工完成的底板上。待到换撑全部完成,基坑位移变形稳定后方可将轴线、标高点重新引测到冠梁上. 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用脚手架,铺设满足施工安全的脚手板,对于特殊部位还应配备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 起吊设备必须满足施工安全,对于施工中的临时支架和临时固定架必须经过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的验收,并办理相应签字手续后方可使用,安全用防护、临时支架等必须由专业施工人员安装、拆除,其他人员不得拆除。 (二)主要机具 机械 机械名称 绳锯机 规格要求 串珠长6米以上 数量 4台 工速度快,无扬尘、无遗洒 汽车吊 100t 1台 吊运构件 吊运机械、材料,严禁用于吊运结塔吊 材料 材料名称 钢管 扣件 顶托 底托 脚手板 三、施工工艺 (一)基坑支护换撑 本基坑负二层地下室J区采用旋挖灌注桩+下部一道钢筋砼内支撑的支护型式,K区采用旋挖灌注桩+一道钢筋砼内支撑的支护型式,为便于负二层、负一层地下室顶板结构的施工,要求对支撑梁进行转换处理,处理方法是:在负二层地下室底板结构与旋挖灌注桩间隔部位,沿周边均匀充填800mm厚(J区、K1区)、2700mm厚(K2区)的C25素砼,然后施工地下室侧壁至支撑梁底部位置,再回填石粉密实到支撑梁底部位置,待800厚、2700mm厚素砼龄期达7天后,规格要求 数量 备注 搭设移动操作台 搭设移动操作台 搭设移动操作台 搭设移动操作台 塔设临时通道 1台 构构件. 备注 可安装在构件上,灵活切割构件,施483 活动扣作,与钢管型号匹配 可调顶托 可调底托 宽600 拆除内支撑,施工负二层地下室顶板,施工负一层地下室侧壁,回填石粉密实到地面,最后施工负一层地下室顶板.支撑梁拆除过程中必须进行施工过程的变形监测,若监测到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大于40mm时,必须及时停止拆撑,通知设计人,作出相关加固换撑处理或经验算满足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支撑梁拆除流程 施工工艺:支撑设临时观测点→人员机械就位→先凿斜向梁→再凿与主梁垂直的梁→后凿主梁→观察基坑变形情况→拆除混凝土支撑作业→清运破碎混凝土块. 将整个支撑平面按纵横中心线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东南西北区。每个区域单独配置作业人员、施工机械。各区同时作业,实现支护结构的对称拆除。 横支撑梁拆除过程中,以SC1的梁端部为界,按跨进行整体切割吊运,当跨度大于2m时,按2m为一段进行切割吊运。 立柱拆除 支撑及环梁拆除完毕后,即进行钢构立柱的拆除。钢格构柱混凝土部分,人工空压机破碎,钢格构柱露出来后,将立柱底部一次切割,吊运出场地。 拆除方法: 操作台搭设构件切口标记绳锯安装固定切割作业构件分离吊运构件外运 (1)操作台搭设 操作台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架体沿构件轴线搭设,纵距450mm;垂直构件轴线设3根立杆,立杆横距900mm;沿高度纵横两方向设步距1200mm的水平杆,底部第一道水平杆距地面200mm。架体立杆均安装可调底托。立杆上部均安装可调顶托(自由端600mm),并安装3根方钢作为主梁,间距250mm设置方木作为次梁.沿架体两侧安装竖向剪刀撑,支架两侧每隔1350mm设置两道斜撑。 (2)构件切口标记 用红油漆在构件单元切口处喷涂标记。 (3)绳锯安装固定 根据已确定的切割形式将金刚石绳索按一定的顺序缠绕在主动输及辅助轮上,注意绳子的方向应和主动轮驱动方向一致。并在一定区域内设安全标志,以提示行人不进入施工作业区域。 绳锯机 (4)切割作业 切割先采用电动切割机在标记处进行破口,然后再用绳锯切割机进行切割. 切割 (5)构件分离吊运 采用汽车起重机对切割完毕的构件吊运出基坑。构件捆绑吊点应对称设在距端部1/4处。起吊时,任何人员不得站立在构件上,并首先吊离架体20cm,检查捆绑牢靠后方可正常吊运。 60°l/4四、注意事项 l/4构件吊运 1、拆撑期间,项目部应安排基坑监测单位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知施工单位,以便调整施工安排。 2、支撑拆除采用机械结合人工破碎,钢筋、混凝土等碎块由塔吊吊至地面装车外运。 3、支撑梁内钢筋采用氧气焊进行切割,严禁用炮头机强行打断,防止节点破坏. 4、为保护已浇基础面和负一层板面混凝土质量,在拆除支撑梁时,由专人采用20厚木模板或竹跳板在梁下衬垫,防止砸坏面层. 5、对于已拆除部分端部,亦应以较坚韧的遮盖物进行保护。 五、安全措施 1、对所有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2、拆除过程中要排专人进行基坑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请设计、专家查看排除隐患后,方可进行施工。 3、为防止拆除时,附属材料飞溅伤人,支护结构拆除时,要在拆除范围设警戒线,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并设置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 4、拆除时,施工现场设拆除监护人员,防止施工人员进入施工机械回转半径之内,造成机械伤害。 5、作业面与负一层板面高差大于2m,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6、操作台就位完毕,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进行验收后方可使用。 7、汽车吊吊运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负荷作业,且必须有专人指挥. 8、切割用的氧气瓶、乙炔瓶摆放距离不得小于5m,且必须有动火证后方可使用。 9、切割作业时持续在切割部位浇水,对串珠进行冷却,同时防止扬尘。 10、当出现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和救援预案。 11、吊运出基坑的构件远离基坑边线至少2米距离,且不应多于2层。 12、由安全员建立并收集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包括:拆除工程施工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拆除工程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及安全防护设施检查验收记录、劳务用工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机械租赁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安全施工日志等. 六、质量标准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 序号 1 项目 构架尺寸(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步距)误差 一般质量要求 ±20mm ≤25m ±50mm ±100mm 2 立杆的垂直偏差 架高 >25m 3 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20mm 4 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10mm 5 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节点中心距离 ≤150 mm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步距内,相邻接头的高度差应>500mm 相互错开,设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相邻接头的水平距离应>500mm,接头距立杆应小于立杆纵距的1/3 1)搭接部位应跨过与其相接的纵向水平杆或立杆,并与其连接(绑扎)固定 杆 8 件 搭 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纵向水平杆 9 节 点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立杆 >1m 2)搭接长度和连接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类别 杆别 搭接长度 连接要求 连接扣件数量依承载要求确定,且不少于2个 不少于2个连接扣件 6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 7 上下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位置 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 N。m 连 接 其它脚手架 按相应的连接要求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单位:
接收负责人:
接收交底人员签字
姓名
时间 姓名 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