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塑料管道的发展及其给排水应用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给排水管道材料调研报告

班级 09给排水

姓名 张浩 学号 0805090129

塑料管道的发展及其给排水应用

摘要:随着石油化工的飞跃发展,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各种塑料添加剂等原材料新品种的不断增加,塑料制品种类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由于塑料具有资源来源丰富,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异性能,因此可以用于多种领域,特别作为建筑材料更越来越显示出它突出的特点,给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早已把塑料建材作为钢材、木材、水泥之后的第四大类的建筑材料,而逐步代替或淘汰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材料。塑料建材可分为五大类:塑料管材管件;塑料门窗;塑料装饰材料;塑料隔热材料;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

关键词:塑料管道 材料 应用现状

在塑料建材中,塑料管道的开发时间最早,应用量最大。目前生产的塑料管道品种主要有PVC、PE、PP、ABS等系列。1835年,合成了VCM(氯乙烯);1872年制成了PVC;1936年德国开发使用塑料管材;1933年,发现PE;1939年开始LDPE的工业化生产,1958年HDPEI业化生产;1953年合成了PP等规体;1957年实现了工业生产。60年代塑料管道已得到迅速的发展,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专门成立了“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l38),产品标准的国际化、通用化、系列化大大促进了各国塑料管道生产与应用。

发展

1.各领域发展现状

建筑排水(UPVC)管的发展已届成熟,建筑雨落管逐步完善;室外UPVC给水管的发展渐趋成熟,大口径管件欠缺;(小口径)给水管道品种多样;室外(UPVC等)排水管发展较慢,尚处于起步阶段;地板辐射采暖用塑料管应用比例小。总之,塑料给排水管道的总体应用比例不大,发展前景广阔,尤其在城市(大口径)排水管道方面。 2.在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上,只有UPVC建筑排水、UPVC建筑给水及室外给水管道的产品标准及设计施工规范齐全,而其他塑料管道的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则欠缺或不完善,如建筑给水用PPR、CPVC、PAP、PEX、PB、ABS、钢塑复合管等。近期需加强产品标准制订工作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修订完善已有的标准及规程,尽快使塑料管道的生产标准此及应用规范化。

3.近年塑料给排水管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推广应用时间长的塑料管道已为广大设计与施工人员接受并可熟练地应用,如UPVC建筑排水管。然而塑料管道是一种建材,需 经施工安装后才能投入使用,多数新兴的塑料管道尚处推广应用期,应用单位缺乏有关的使用技术及经验,特别是应用单位人员分布广、数量大,使其对应用技术掌握、令工程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目前需要生产企业提高塑料管道产品应用的技术水平及加强相应的技术服务,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媒体宣传、组织培训、组建培训基地等方式,为产品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4.近年涌现的众多塑料管道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只有少数,塑料管市场受到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充斥。如普遍使用的建筑排水UPVC管,过去两年“一窝蜂”投产的“铝塑复合管”等新型塑料管,其中存在政府引导、产品标准制订、质量监督管理滞后及市场管理等因素。目前,亟需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督手段,创造良好的塑料管道市场,为广大优质工程奠定产品质量基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未来几年内国家在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场的建设、排水管网建设方面将投入巨资。

2010年计划污水再生利用的中水量要达到污水总量的30%,需要专门铺设输送管道。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塑胶管道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塑胶管道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如市场竞争恶性化导致产品价格偏低、原料进口依赖性大、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等,尤其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塑胶管道业发展冲击很大。为加快我国塑胶管道产业的发展,九正建材网建议:发挥行业协会职能,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加快我国原材料开发速度,规范行业自律。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约束机制,让质量过硬、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流,还要让施工企业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使用效果。 几点建议

管道贯穿整个给水排水系统,是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塑料管道的推广应用,给排水管道材料的分类也应由以往的金属管道与非金属管道之分,重新划分为金属管道、塑料管道、混凝土管等其他管道三大类。因此,我们应用者对塑料管道性能及应用特点的了解与掌握也应该跟传统材料管道一样熟悉,只有掌握塑料管道的性能与应用特点,才能确保工程应用质量的控制,使我们选用的优质产品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地使用塑料管道,提出几点浅见 1.对塑料给排水管道的性能与应用需有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合理选材;

2.及时了解、掌握各自专业领域塑料管道的应用技术,并积累经验;

3.积极与生产企业及其他专业人土进行有关应用技术的交流; 4.区分产品质量,选用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