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监护仪参数正常值及报警处理

来源:小奈知识网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监护仪参数正常值及报警处置之阿布丰王创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一.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1.电极粘贴部位:

导联标明

导联颜色

AAM I(美国标准) IEC(欧洲标准)

白 红 黑 黄 红 绿 绿 黑 棕 白

导联放置部位

RA(右臂) LA(左臂) LL(左腿) RL(右腿) C(胸) 紧挨锁骨下方,靠近右肩 紧挨锁骨下方,靠近左肩 左下腹 右下腹

根据所选导联定

心电导联的选取择:Ⅰ、Ⅱ、Ⅲ导联可选,选择能显示各波段的导联,通常Ⅱ首选.

2.各年龄小儿心率次数 (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年龄 新生儿` <1y 2-3y 4-7y 8-14y

次数(次/分)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年龄

新生儿至3M 3个月至2Y 2至10Y >10Y

清醒(次/分) 85-205 100-190 60-140 60-100

平均(次/分) 140 130 80 75

睡眠(次/分) 80-160 75-160 60-90 50-90

3.正常心电图及心律失知识别: 3.1正常心电图及主要波段的含义: P波:心房(肌)除极时发生的心电波.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P-R间期:P波起点全QRS波起点间距,也可称为P-Q间期.P-R间期主要是电激动经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尤其是经由房室交界区时传导延缓发生的.

QRS波:心室(肌)除极时发生的心电波.

ST段:QRS波群终末点(称J点)至T波起点间距.ST段的升高或压低在诊断有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中有重要意义. T波:代表心室复极.观察T波的方向,形态和高度的改变与观察ST段的变动有类似意义.

Q-T间期: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间距,不能把U波计算在内.Q-T间期在诊断某些心律失常,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判断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

3.2窦性心律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发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感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是窦性心律. 3.3心律失常:

3.3.1窦性心动过缓:在宁静状态下,婴幼儿HR<100次/分,1-6岁HR<80次/分.成人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带动、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高温以及用洋地黄、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3.3.2窦性心动过速:在宁静状态下,婴儿HR>150~200次/分,年长儿HR>100~15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P波存在或正常,RR纷歧致,PR恒定,婴儿心率通常<220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成人窦房结感动形成的速率超越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在疾病状态中罕见的病因为发热、低血压、缺氧、心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心肌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窦性心动过速亦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等,此时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3.3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感动所引起急病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失常的一种,简单的说是指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快慢呈现明显不齐整. 3.3.4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年夜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力严重.小儿烦躁不安、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发作长久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继续24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室性心律失常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的特征性波形:QRS波宽年夜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室上性心动过速,P波消失或异常,心率不随活动而变动,婴儿心率通常≥220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

3.3.5心室颤抖:是由于许多相互交叉的折返电活动波引起,其心电图暗示为混乱的记录曲线在细胞水平,电活动可能还是存在的,但从心脏整体效应来看并没有机械收缩,因而无有效心排量.心室颤抖是心室各部份肌纤维发生更快而不协调的乱颤.室扑与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均即是心室停搏.室扑、室颤一旦发生,很快便引起晕厥,随之出其不意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体检血压、脉搏夫法丈量,听诊心音消失.室扑和室颤是猝死时罕见暗示之一,心电图特点:

心室扑动时,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律的年夜振幅摆荡,频率达200~250次/分.

心室颤抖时QRS-T波群完会消失,呈现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的摆荡.

3.4报警原因及处置

心率高限报警(心率快)

原因:高热、烦躁(痰多、尿湿、饥饿等不舒适或病情变动)、缺氧(检查是否呼吸机问题或氧供问题)、血管活性药物一次进入过多(内含使心率增快的药物)或使用使心率增快的药物(如东碱、肾上腺素雾化).

处置:对因处置、改善通气,保证氧供、更换血管活性药物的时候先将三通开关关闭,严禁在血管活性药物通道推注药物. 心率低限报警(心率慢)

原因:缺氧(最罕见)(呼吸机及供氧问题)、病情变动. 处置:改善通气,保证氧供,对症处置. 心律失常

原因:病情变动 处置:对因处置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心电成一直线

原因:电极脱落或电极、电缆接触不良,心跳骤停 处置:更换电极或电缆,连接紧密,心肺复苏 有心电示波但心率数值数不出

原因:基张不稳或基线在可丈量的范围处(监护仪靠数QRS波来数数值,若QRS波在丈量范围外则测不出)、有心电活动,无心跳. 处置:重新选择导联,调基线,心肺复苏. 数值与波形不符

原因:若呈现数值是波形的2倍,多由于T波过高,将T波当做QRS波,因此心率数值是实际心率的2倍.

处置:重新选择导联、调基线.

二.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总过程.通过呼吸,机体不竭从外界环境摄取氧气,同时不竭排出二氧化碳,以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年龄小儿呼吸次数(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年龄 新生儿` <1y 2-3y 4-7y 8-14y

次数(次/分) 40-45 30-40 25-30 20-25 18-20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年龄 婴儿` 幼儿 学龄前 学龄 青少年

次数(次/分) 30-60 24-40 22-34 18-30 12-16

三.血压

血压丈量原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形成血压. 决定血压的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血容量、血液的粘稠度、动脉壁的弹性 小儿袖带宽度:

上臂直径的1/3-1/2(来源于陈维英主编的基础护理学第三版)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各年龄段袖带的选择

年龄 新生儿` 婴幼儿` 学龄前 学龄

袖带长度 2.5cm 4-6cm 8cm 9-12cm

(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丈量部位:上肢肱动脉或下肢国动脉

小儿血压的正常值:(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年龄` 新生儿 <1y >1y

收缩压(mmHg) 60-80

(月龄×2)+68 (年龄×2)+80

舒张压(mmHg) 40-50 50-60

收缩压的2/3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1-10Y儿童典范收缩压: 1-10Y儿童的收缩压下限:

10Y以上儿童的正常收缩压下限:

典范平均动脉压:

90+(年龄×2)mmHg 70+(年龄×2)mmHg 约90mmHg

55+(年龄×1.5)mmHg

报警原因及处置

血压升高

原因:烦燥、血管活性药物一次进入过多或使用血压升高的药物、病情变动、换能器误差或故障.

处置:查找烦躁的原因并对因处置,按医嘱处置,与无创对比,重新调零或更换换能器、电缆线 血压下降

原因:血管活性药物一次进入过多、病情变动,如血容量缺乏、心率下降. 处置:对因处置

四.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S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卵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卵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而功能性氧饱和度为HbO2浓度与HbO2+Hb浓度之比,有别于氧合血红卵白所占百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分数.因此,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卵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正凡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 ,静脉血为75%.

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缺乏.认为SpO2读数可反 映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在一定水平上反映动脉血氧的变动.

报警的原因及处置:

波形不规则或成一直线

原因:传感器脱落或粘贴不妥、局部血循环欠佳、黄疸影响、烦躁、肢体动、缺氧、心率减慢或骤停.

处置:正确粘贴传感器、更换部位或局部暖敷、查找烦躁的原因并处置、改善通气,保证氧供、心肺复苏.

1.报警音量的调节:报警音量调年夜,以便及时发现报警,通常调70~90%.

2.报警级别:将直接反映病情变动及不容易受干扰的参数设置为危象,如,心率、SPO2,ABP设为危象,R、CVP、P、T设置为警告或建议.

报警处置流程:

声光报警

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及检查病人

病人无症状 病人有症状 继续观察 陈说医生 按医嘱处置病人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