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策路

来源:小奈知识网
提高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 教学策路 口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初级中学李健鸿 现,情感是诗产生的主要因素,是诗的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一 0037—0l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 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是文学与艺术的源 头。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 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 审美层次的重要课程,但同时,古诗词鉴 赏也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个难 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提高古诗词鉴 赏能力?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读出诗词的情韵 诵读是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因 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读”,让 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感受古诗词 中的节奏、意境和情感,为学生更深层次 地体会古诗词的情韵奠定基础。读主要 分为三种:音读、意读、情读。(1)音读就是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字词的读音,初步理 解古诗词,掌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感。通过 对古诗词朗诵节奏的掌握,学生可以确切 地理解作者寄寓于诗词中的激动、郁闷、 喜悦、哀愁等不同的情感。(2)意读就是在 音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 书,通过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深刻理解 诗词表达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 诗句的含义,真正读出诗词的气势。如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应 读出诗中的恢弘气势;读《天净沙・秋思》 时,应读出诗人惆怅、无奈和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3)情读就是让学生借助节奏、语 感和对字词的理解,将自己从诗词中体会 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并且结合 自己的理解,在脑海中将诗词中的画面 勾勒出来,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 养成边读边想象生动情景的习惯。从而 能够更好地领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学生通过反复诵 读,可以深刻体会到古诗词用字的准确、 简练、生动传神,体会到诗词的情韵美。 二、营造诗词的意境 意境既是客观景物精粹部分的集中 反映和再现,又是诗词作者思想感情凝炼 的化身和表达,意境通过将情和景融合起 来,吸引读者进行无限的想象。教师在课 堂上营造诗词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从而更容易理解 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教师可 以通过结合诗词的文字和学生的知识积 累、生活经验,再现诗中之景,使学生抓住 诗词表现的主要事物,然后勾画出相应的 画面,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笔者在 教学《黄鹤楼》时,提问学生:“这首诗描写 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道:“黄鹤、汉阳 树,还有鹦鹉洲。”笔者接着问:“从这些景 物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 情?”学生结合自己对字面的理解,凭借自 身的知识积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并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待学生发言后,笔者 总结道:“黄鹤象征了历史,给人很飘渺的 感觉,抒发了诗人的怀古之情。黄鹤为虚 景,汉阳树、鹦鹉洲为实景,在虚虚实实之 中,诗人巧妙地把思乡、怀古之情融合在 一起。”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与诗词 有关而且学生熟知的歌曲来营造诗词的 意境。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歌曲《但愿人长 久》,其略显忧伤的曲调以及歌手清幽的 演唱与诗词的意境达到完美的契合,学生 跟着旋律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之中,体会作 者在词中表达的抑郁惆怅,以及对弟弟苏 澈的怀念之情。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营造 意境来引导学生抓住饱含诗人情感的物 象,可以让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知 识积累来体会诗中的意境,进而体会诗词 表达的寓意和丰富情感。 三、传达诗词的情感 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化体 命。正如郭沫若所说:“诗是强烈的情感之 录音。”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 诗,诗歌情感中传达的美才是诗歌真正的 美。古诗词中常抒发的感情有亲情、爱情、 友情、爱国之情和作者担忧自身仕途的感 情等。诗人通常会将情感的抒发聚焦在 某一词甚至某一个字上,这“一词”“一字” 即为整首诗的诗眼。刘铁冷在《作诗百法》 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人之 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 主旨的窗口。要向学生传达诗词的情感, 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筛选 出诗眼,通过诗眼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倾 向和诗歌的主旨,进而领悟诗歌的情感。 如下面杜甫《月夜》的教学: 师:这首诗写于杜甫为叛军所获。困于 长安,与妻儿分离时。那么,此时人物最 主要的情感是什么呢? 生A: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诗中的哪一 句话最能体现思念之情呢? 生B: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诗中最 能体现情感的诗眼是哪个词呢? 生C:整首诗的诗眼为颔联的“忆”, “忆”也就是忆亲人。 师:全诗通过“忆”,表达了诗人对亲 人的不舍和月夜思家的情感。 把握诗眼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通 过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 眼,让学生学会透过诗眼,窥见诗人的神 府,感受作者对离乱中的家小的深切挂念, 进而领悟诗歌传达的情感。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 结出的一些粗浅体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 时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要想真正提高学生 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 水平,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责编周翠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