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1、用倾斜气垫导轨测定重力加速度; 2、分析和校正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仪器用具】
气轨、滑块、空气压缩泵、光电门、通用电脑计数器、卡尺等。
【实验原理】
倾斜气垫导轨上滑块下滑运动的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
mamgsin
其中θ为导轨倾斜角。m为滑块质量。上式是滑块运动时不计阻力。实际上滑块在倾斜气轨上运动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仍有摩擦力。它是空气层的内摩擦阻力,其阻力的大小与滑块的平均速度成比例即:
F阻bv
式中b为比例系数,也称为粘性阻尼常量。当考虑空气层的内摩擦阻力时滑块的运动方程为:
mamgsinbv
整理后,重力加速度g等于::
bvamgsin
此实验将依据该式去求重力加速度g.
其中,
vAvBhmvABvBAsin.....v......b....l2s2
..vABvAvB...vBAvBvAL是导轨两支点的距离,为导轨倾斜时两支点的高度差,s是两光电门的距离,m滑块的总质量。
vA、vB是滑块滑动去时经过A、B两光电门的速度(vAdd...vB)tAtBddvA、vB是滑块滑动回时经过A、B两光电门的速度(vA...vB) tAtBtA、tB是滑块去时通过A、B两光电门时的时间,tA、tB是滑块回时通过A、B两光电门时的时间,d为挡光片的宽度。vBvAa是倾斜气垫导轨上滑块下滑运动时的加速度,有匀加速运动的公式atAB。
【实验内容及要求】
1、将气垫导轨调水平。
静态调平:安装好光电门,将滑块放在两光电门中间,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导轨为静态水平。
动态调平:
(1)滑块从A向B运动时,vAvB;相反时vBvA。由于挡光片宽相同,所以AB时tAtB,相反时tBtA.
(2)由A向B运动时的速度损失vAB,要和相反运动时速度损失vBA尽量接近。2、测粘性阻尼常量b.
mVABVBAm(VAVB)(VB,VA,)
bs2s2n 1 2 3 4 vA/cm/s vB/cm/s vB, /cm/s vA, /cm/s bi/ b bbi n
3、用直尺测导轨支点距离L(cm): 读数误差(mm) 仪器误差(mm) 1 2
起始读数L1(cm) 终点读数L2(cm) 导轨支点距离L=L2-L1(cm) 支点距离平均值L(cm) 4、测滑块在不同h下的倾斜导轨上下滑时的vA vB vAB, 从而求a. g及V。 垫块个数 1 2 3 4 5 平均 垫 块 高h/cm vA/单位 vB/单位 aAB/单位 v/单位 a/gi/单单位 位 gg2g3g4g5 g15不计系统误差求g的标准不确定度。(注:称滑块的总质量m.: ) 【思考题】使用气垫导轨应注意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