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学期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新举措

来源:小奈知识网


胶州23中新学期工作举措

一、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高度重视班子建设。建立学校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思想政治和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处室工作“负责制及汇报制”,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并创造性地、主动性地深入开展。树立大局和全局意识,做好分析与总结,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努力创建“责任型、魅力型、效率型”的班子团队。

2、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入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着力教育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师德风范,树立师表形象,人人争当学生满意的教师。严格落实教职工出勤考核和绩效考核。

3、强化教师继续教育。以新理念、新课程、新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强化各类培训,努力创建学习型、科研型的校园,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强化教育中心,提高教育质量。

1、突出德育为首的重要地位。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观念。学校通过校会、国旗下讲话、思想品德课、班团活动等途径,全面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发挥多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力争形成“全面育人、全程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格局。

1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工作。政教处、团委和学生会按照学校要求和部署,深入扎实地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指导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质量。

(3)、注重德育实效、丰富德育活动。学校广泛开展以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遵规守纪、尊敬师长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并认真开展“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远离毒品”、“远离网吧”等专题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4)、拓宽德育渠道、搭建育人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注重与社区、村社结合,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和家访工作,加强家访联系,切实做好“留守子女”的教育。

2、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核心地位。

(1)、强化教学中心意识。校长坚持坐阵教学第一线,把主要精力用来管理教学,研究教学,督导教学。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落实“四个一”制度,即:挂靠一个教研组,蹲点一个班级,任教一门学科,每周听评两节课。形成级部、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班级集中精力抓质量的合力,营造全校上下共同抓质量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学校优先服务毕业班、优先考虑毕业班、优先解决毕业班的实际问题,以确保明年中考再创佳绩。

(2)、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与督查。学校抓好教学环节的落实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落实教学工作周查、月查、平时抽查和质量监测检查制度;落实“教学管理进课堂”,把“听推门课”和“跟踪听课”与课后评价考核相结合起来,实施过程教学质量评估;同时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常规考核评估软件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树立迎检意识。

2

(3)、加强校本教研,树立外宣意识。学校围绕教体局关于广泛倡导开展校本教研的精神。学校各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走过场,讲求实效。围绕“三课”活动,努力为教师搭建提升专业素质与课程同步成长的舞台,引导教师加强对课堂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要求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指导年轻教师,献优质课、献示范课,写研究文章。同时也要求年轻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坚持听课,注重课后反思,写好教学随笔。

胶州23中关于师德活动月情况汇报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根据镇教育办关于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通知精神,9月1日至9月30日,我校扎实开展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我们坚持以“师爱建设与提升专业技能”为中心,不断丰富师德建设的形式和载体,大力推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现将我校进行师德教育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视发动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道德观念,规范教师执教行为,我校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制定目标,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1、成立组织,健全机构。学校对开展好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成立了师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健全了领导机构。

2、制订计划,合理安排。师德教育领导小组一成立,就马上着手制订《2011年9月

3

师德教育月活动方案》,学校依据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师德教育月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学习动员,统一认识。

8月30日,学校围绕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活动主题,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师德教育动员会。会上,校长作了大会动员报告。大会要求广大教职工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切实做好素质建设和形象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张贴了醒目的标语;组织全体教师、员工参加集中学习或科组组讨论;利用学校网络加强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师德教育氛围。

二、注重教育形式,讲求教育实效

根据镇教育办关于师德教育月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活动形式内容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学校本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方案:

1、召开师德动员会。8月30日,校长主持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

2、制定师德考核细则。

3、撰写心得体会。以“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主题,分散学习《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在每位教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由学校师德教育领导小组的评选出10篇优秀心得文章,学校将分别予以奖励。

4

4、召开形式多样的座谈会。根据我校情况,采用主题班会、学生家长会等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组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恳谈交流会,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及建议,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交流沟通,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达到“乐其道”的教育效果。

5、帮扶一名学生。9月下旬,发动全体教师教对口帮扶“特困生”(贫困生、学困生、特殊生)活动,实施“一帮一”,把教师的爱心送到学生家里,送到学生心里。

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调查,为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树立了良好的教风,从教师教案书写到课堂板书、从语言表达到思维训练、从观察学生个性到因材施教,从课堂管理到课下指导,从对中下生的辅导到对特困生的帮扶,我们的老师都尽可能做到了一丝不苟,展现出良好的教师形象和精神面貌。

三、反思整改,建立长效机制

在本次师德教育月活动过程中,校领导和教师都进行了总结反思,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教师站在素质、形象、爱心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和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从课堂一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师德规范进行自查自纠、深刻反省。校风、教风有了明显好转,无歧视差生、体罚学生的行为出现,师生和谐共处,教师善教爱生,学生尊师明礼已是蔚然成风。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

5

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扬长避短,继续抓好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使之更具时代性,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