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小奈知识网
‘__- 0 刃 2 0O 仁 浅析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对策 朱一丹1祝力维 舌至 D 呈暑 否8 互z (1.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大连1 16023;2.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l14007) 多 鑫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卫生管 理本科学历教育对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 设置、证书发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明确专业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加强 蒌詈 吾摹 蚕重 0m 7- 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改善就业现状入手,使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 需求。 暑 。口 耍 关键词: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46(2011)01—0092—02 蚕重 量己--i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愈发重视健康问 题,我国卫生事业也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医疗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化和新兴医疗机构的不断建立都表明我国对卫 ÷ T ‘ 一一知半解。这样下来,高校不但没有达到复合型人才的目 3.专业师资力量缺乏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是高校根据专业特色。贯彻 标,而且导致学生的学业不精。 生事业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为适应国家卫生事业发展需 要,许多高校都开始成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一 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针,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创新性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教师并不多,能够进入教育系统 ! 定独立工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 和能动性,因而对于师资的要求较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是凤毛麟角,因而各高校 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及管理活动的教师多是来 在全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培养出适应 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个重要 的问题。但由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探 索尚不成熟。从目前高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 系及就业现状来看,笔者认为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 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源于管理学院、社科学院等其他学院。这些教师对于卫生 事业管理专业没有全面的了解,也不能从市场及社会需 求的角度上提出专业发展规划。在教学活动中,还不能 将专业课程和卫生事业领域的时事有机结合,这无疑影 响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层次。 4.学位证书颁发不合理 1.课程设置不合理,管理课程不成体系 为了适应国家医疗机构对管理人才的需要,许多高 校都在培养医学和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势必要面 临如何解决好医学专业课与管理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和 课时比例问题,而大多学校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医学课两 年,再教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一年,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 生对本专业的了解过于滞后。对以后的发展没有明确的 目标。此外,医学课程的教学课时过多,而且课程比较枯燥, 考试形式也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得知 识如何运用,两年下来能够领会的知识甚少。此外.管理 如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毕业后颁发的是 医学学位证书,但学生不能考取医师资格证,也不能从事 临床工作。如果去企业的管理部门。学生还不具备管理学 位,这也是导致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 要因素。 5.就业形势不理想 学生的就业前景看似很宽广,但大多数企业和部门 都不需要刚刚毕业、涉世不深、没有工作经验的卫生事业 管理人才,如医院的管理部门人员一般都是之前从事一 线临床工作的。同时,本科毕业生能找到专业对El工作 的比率甚小,报考研究生的比率较大但通过率较小。就 业形势的不理想也会导致高考中许多考生不愿报考卫生 事业管理专业,招生难就业更难,这样的恶性循环极不利 于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对策 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如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管 理统计学》和《统计学上机应用》课程设置在不同学期.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没有连续性,单一的理论 课程教授形式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学业不精 由于医学课程过多,导致管理课程教学时间过紧。学 生不但没有学好管理专业的知识,而且对医学知识也是 笔者在分析高校卫生事业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了许 作者简介:朱一丹(1988一),女,辽宁营口人,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多高校共同存在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教学的改革与发 展已经成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应积极 构想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 不断提高竞争力。充分利用学生会,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和指导,大力开展以培养学 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管理 谚 辽辽 TT 1.明确专业需要是前提 开设一门专业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国家需求的 人才,所以高校在开学初期就应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卫 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岗位需求。专业定位关系 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激发他们的 学习热情.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T作的机会 职管 和平台。 经经 济济 业理 技干 术部 到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实现,因此高 校在明确了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要求之后,更要突出专业 其次,应重新规划课程设置以适应用人单位的不同 学学 需求,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方法。通过课程中 院院 的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环节拓展, 特色,优化教育模式。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加强学生专业 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 着力让学生通过小论文、实习论文的撰写等对基础知识 进行实际检验。 二 力,以便与他人更好的沟通。 2.合理设置课程是基础 最后.应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校方应积极提供招聘信 息.联系多家用人单位来本校进行招聘,扩大学生的就业 o —— —— 每个专业的教育都离不开课程的设置,如果课程设 面。在学生临近毕业时,除积极做好职业测评_T作,为学 置不合理,学生就很难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医学基础课 生的职业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之外,也要多开展新老生 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 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 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多在医院实习,尽量做到在医院 基础。 里授课,让学生多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在大学二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还不 年级适当地增加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对管理知 够完善。不能满足卫生系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我 识有初步的了解。要合理设置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学生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致力 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课程建设应当贯彻“以学科基础 于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才,认识到过去的 指导课程设置”为原则.专业课程必须突出卫生事业管理 不足.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的特点,必须以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为核心,其他课程为辅 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我国卫生事业 助.采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 迅猛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条件 针对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队伍比较 参考文献: 薄弱的现状.高校应拿出相应的措施积极改进。通过引进 [1]王孺.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乔模式探析 人才、培训人才等多种手段优化教师组成的知识结构、职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132—134. 称结构、年龄结构.使其更适合专业发展。高校还应加大 [2]张屹立,陈立明,万成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 资金投入。按学科门类引进相关人才。加强对现职教师的 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J].西北医学教育,2009,(3): 专业培训,鼓励其参加各级各类的学术交流会、专题讲座 443——444.453. 等,并通过申报科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等科研工作提升 [3]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李宇阳,张良吉,毛晨 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通过多种手段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佳.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 促进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会,2009,(11):6O一62. 4.改善就业现状是目的 [4]方正松.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J]. 就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主要问题,而卫生事业管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93— 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不甚乐观。影响就业形势的因素有很 195. 多.如学生对工作环境、待遇条件要求过高,用人单位对 (5]宋桂芝,洪瑾.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 学生学历、工作经验要求过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仍有待 考与设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提高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就业率。 (4):85—87. 要提高学生就业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高校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专业品牌, (责任编辑煜畅) 盎 第 —— 期 I T ’ T T ■ 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