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151904 A(43)申请公布日 2019.08.23
(21)申请号 201910507044.6(22)申请日 2019.06.12
(71)申请人 参芝堂中医药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
18号院3号楼19层2112(72)发明人 祝华 张媛媛 祝境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77
代理人 彭伶俐 苏利(51)Int.Cl.
A61K 36/8968(2006.01)A61K 9/20(2006.01)A61P 17/00(2006.01)A61P 37/08(2006.01)A61P 2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A61P 17/04(2006.01)
CN 110151904 A(54)发明名称
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1-3份、蒲公英0.8-1.5份、陈皮0.8-1.5份、茯苓1-2份、野菊花0.5-1.5份、金银花0.5-1.5份、黄芩1-2份、麦冬0.8-1.5份、蜂蜜10-20份。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具有益气祛风、利肝除湿的功效,单独或联合用药,能帮助患者逐渐停用西药和防止复发,本发明制备的中药配方合理、配方中使用的重要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制成的丸剂服用或携带方便,治疗总有效率在92.7%,深受患者的好评。
CN 11015190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1-3份、蒲公英0.8-1.5份、陈皮0.8-1.5份、茯苓1-2份、野菊花0.5-1.5份、金银花0.5-1.5份、黄芩1-2份、麦冬0.8-1.5份、蜂蜜10-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2份、蒲公英1.2份、陈皮1.2份、茯苓1.5份、野菊花1份、金银花1份、黄芩1.5份、麦冬1.2份、蜂蜜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
取所述中药配比的原料:化橘红、蒲公英、陈皮、茯苓、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麦冬、蜂蜜;蒲公英、野菊花、黄芩用砂锅炒至微黄备用;麦冬竹屉蒸熟去芯后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
(2)中药药丸制备
将经处理后的原料分别用石磨磨成细粉,然后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中加入蜂蜜捏合成丸即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橘红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采用土窑烘干的方式,用竹、桑木、芦苇、槐木、柳木作为火源在40-50℃下经过七天七夜烘干,把烘干后的化橘红装瓦罐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3年以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采用砂锅炼蜜而成。
2
CN 110151904 A
说 明 书
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1/7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其护理要特别留意。现在社会很多人受皮肤过敏的困扰。[0003]目前,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方法很多,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口服西药、外用膏、酊、洗剂等。口服西药主要为西替利嗪、咪唑斯叮、雷尼替丁,以及甲泼尼松龙等,口服西药对胃肠有刺激,并对肝脏、肾脏等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胃酸对药物也有一定的破坏和分解;膏酊剂本身粘稠,病人甚感不适,污染内衣、床单,使用不方便,影响创口的自洁功能;虽然目前市场有各种洗液,但都存在着药力不足、疗效差,适应症少等缺陷,一般只缓解部分症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治疗预防过敏的药物含有大量H1受体阻滞剂,容易引起镇静、嗜睡、疲倦、眩晕、转氨酶升高等副作用。发明内容
[0004]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治过敏的药物存在副作用大、药力不足、疗效差、使用不方便等问题。[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1-3份、蒲公英0.8-1.5份、陈皮0.8-1.5份、茯苓1-2份、野菊花0.5-1.5份、金银花0.5-1.5份、黄芩1-2份、麦冬0.8-1.5份、蜂蜜10-20份。[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2份、蒲公英1.2份、陈皮1.2份、茯苓1.5份、野菊花1份、金银花1份、黄芩1.5份、麦冬1.2份、蜂蜜15份。[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0012]化橘红,苦、辛,性温,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0013]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于肝、胃两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痈肿疔毒、乳痈、内痈。蒲公英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坚散滞气,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症,蒲公英还可以用于热淋涩痛、湿热黄疸以及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目赤肿痛,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由于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弱
3
CN 110151904 A
说 明 书
2/7页
的病人不宜服用,而经过炒制后就可以把寒去掉了变成温性的,即使是脾胃虚弱患者也可以服用。[0014]炒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炒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肺热咳嗽炒黄芩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的人,常与黄连等搭配,专治热病高热的症状。[0015]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功效,能治疗一般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湿疹湿疮、风疹瘙痒等症。[0016]麦冬,甘寒质润,具阴柔之性,滋阴之功,善于清养肺胃之阴雨润燥,又可清心经之热而除烦,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症。[0017]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陈皮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当然,种种解释一切疾病都与湿和肝脾有关,所以它的药性作用发挥余地比较大,一般理气化痰方中均可使用。如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0018]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对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0019]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茯苓主治:1、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2、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3、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4、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5、抗癌和抑制中肿瘤和抗癌。[0020]一种上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1](1)原料处理
[0022]取所述中药配比的原料:化橘红、蒲公英、陈皮、茯苓、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麦冬、蜂蜜;蒲公英、野菊花、黄芩用砂锅炒至微黄备用;麦冬竹屉蒸熟去芯后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0023](2)中药药丸制备
[0024]将经处理后的原料分别用石磨磨成细粉,然后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中加入蜂蜜捏合成丸即可。
4
CN 110151904 A[0025]
说 明 书
3/7页
在制备方法中,采用石磨细粉工艺区别于机械磨细粉工艺,石磨是利用自身重量
把药材不断通过人力或其它动力来回多次研磨成细粉而不产生热量破坏药物细胞的活性成分,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促进疾病恢复,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而现代工艺是机械磨粉,机械磨粉的原理是机械与机械之间的高速不停摩擦把药物不断抛起打碎成细粉,在此过程中机械与机械之间不断的高速运转与摩擦产生的极高的摩擦温度而破坏了药物细胞的活性成分、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使药物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影响人体恢复,因此药物用石磨磨粉的效果高于机械磨粉,既保持了传统药物的炮制技艺和药物的活性成分不被其他技术和外力破坏而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加速自身免疫系统的回复,吞噬变异细胞,促进身体康复。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化橘红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采用土窑烘干的方式,用竹、桑木、芦苇、槐木、柳木作为火源在40-50℃下经过七天七夜烘干,把烘干后的化橘红装瓦罐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3年以上。[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更有利于保存化橘红的有效成分,不像现在工艺采用微波、电磁等高科技电子加热烘干设备,这样会使化橘红的水分迅速蒸发而导致化橘红本身的有效成分和微量元素大量流失而使化橘红的药效大大减低。[0028]本发明采取土窑烘干方式,具有加热慢、散热慢、保温久的自然物理作用,这是因为土窑中的沙土具有吸热慢散热慢、保持温度久和具有吸附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再用竹、桑木、芦苇、槐木、柳木作为火源。[0029]竹属阴、归肺、心、肝、胃经,其燃烧点低、在燃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将竹茹、竹沥、竹沥液、竹黄和竹叶的药效发挥出来,其中,竹茹性味甘淡,微寒,功能清热止呕、涤痰开郁,并具有治疗肺热咳嗽,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胃热呕吐等功效;竹沥性味甘寒,能清热化痰、镇惊利窍;竹沥液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风、高热、肺炎、惊痫以及气管炎等疾病;竹黄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化痰、凉心定惊等功效,具《本草求真》载:“竹黄与竹沥功用略同,皆能逐痰利窍,但此凉心去风除热,治小儿惊痫风热,痰涌失音。较之竹沥,其性和缓,而无寒滑之患也。”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壅、癫痫、小儿惊风抽搐等症;竹叶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等作用,《圣惠方》中介绍,以竹叶熬粥可治小儿精神恍惚;竹的这些功效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升华成气体不断的渗透到化橘红果子的内部以增强化橘红的润肺化痰、健胃消食、止咳、祛风通络、镇静安神、顺气解郁等功效与作用。[0030]桑木属阴,具有祛风湿、行水、通经络利关节、入肝肾、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等,其在燃烧过程中把这种自身有效成分随着温度的升高升华为气体渗透到化橘红果子的内部以增强化橘红的通络舒经、护肝利肾的疏泻水湿的作用。[0031]芦苇根入肺经、善清透肺热、善治热病烦渴。芦根功能清热利尿止咳润肺化痰、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脓,在燃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断增高升华成气体渗透到化橘红果子内部以增强化橘红的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护肝解烦渴的功效。[0032]槐枝属阴,归心肝经,具有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槐枝在燃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升华为气体渗透到化橘红果子内部以增强化橘红的活血化瘀、清热燥湿、增进肝的祛风杀虫和疏风解於的功效。[0033]柳枝性寒,味苦。归胃经、肝经。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利水渗湿的功效与作用。[0034]竹、桑枝、槐枝、柳枝、芦根和柳枝在经过七天七夜燃烧过程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
5
CN 110151904 A
说 明 书
4/7页
它们各自的有效成分随着温度和时间不断升高和延长而升华产生的气体不断渗透到化橘红果子的内部使化橘红的有效成分与它们进行一种自然的融合而保持化橘红的有效成分不断的凝聚增强、使化橘红自身的水分慢慢减少、化橘红的各种有效成分进一步达到最高含量。使化橘红进一步具有以增强健胃消食、护肝、祛风镇静、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健脾燥湿、利水利湿、消肿止痛、安神、解痉、胸闷心悸、润肺、化痰、滋阴去火、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开胸阔气、舒筋通络、健脾燥湿、养脾和肝、解於散结、预防和抗过敏和抑制肿瘤和癌细胞的活性等功效。
[00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采用砂锅炼蜜而成。[0036]上述方案中,砂锅炼蜜炮制工艺:
[0037]把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倒入砂锅内,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细致视察蜂蜜的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即“滴水成珠”,即炼好了,炼蜜的目的是撤除野生土蜂蜜中的杂质,粉碎酵素,杀去微生物,蒸发水分,保证活性成分、加强粘性,保证口感和疗效。[0038]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经过这样传统炮制后,不但能增强润肺功效而更能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更有区别于现代炮制工艺。砂锅是泥沙制成的,它的特点是吸热慢散热也慢,与蜂蜜的熔点、耐热度基本一致,所以在加热炮制过程中又能保证蜂蜜的有效活性成分不被破坏,经过自然降温后又没有残余火毒,更便于各种体质的患者服用;对比机械加热炮制方式,其在过程中,受热介质都是金属,吸热快而散热也快,温度过度高于蜂蜜的熔点和蜂蜜有效成分的耐热度,因此在加热过程中蜂蜜会出现老化、残余大量火毒而导致患者服用时会出现咽干口苦、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0039]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40]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配方主要成分有化橘红、蒲公英、陈皮、茯苓、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麦冬等,具有益气祛风、利肝除湿的功效,单独或联合用药,能帮助患者逐渐停用西药和防止复发,本发明制备的中药配方合理、配方中使用的重要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制成的丸剂服用或携带方便。用于治疗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和天疱疮等各种过敏性皮肤病,疗效稳固,无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在92.7%,深受患者的好评。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2]实施例1
[0043]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2份、蒲公英1.2份、陈皮1.2份、茯苓1.5份、野菊花1份、金银花1份、黄芩1.5份、麦冬1.2份、蜂蜜15份。
[0044]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0045]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
6
CN 110151904 A[0046]
说 明 书
5/7页
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0047]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0048]上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9](1)原料处理
[0050]取所述中药配比的原料:化橘红、蒲公英、陈皮、茯苓、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麦冬、蜂蜜;蒲公英、野菊花、黄芩用砂锅炒至微黄备用;麦冬竹屉蒸熟去芯后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所述化橘红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采用土窑烘干的方式,用竹、桑木、芦苇、槐木、柳木作为火源在40-50℃下经过七天七夜烘干,把烘干后的化橘红装瓦罐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3年以上;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采用砂锅炼蜜而成;[0051](2)中药药丸制备
[0052]将经处理后的原料分别用石磨磨成细粉,然后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中加入蜂蜜捏合成丸即可,每丸重10克。[0053]实施例2
[0054]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1份、蒲公英0.8份、陈皮0.8份、茯苓1份、野菊花0.5份、金银花0.5份、黄芩1份、麦冬0.8份、蜂蜜10份。
[0055]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0056]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0057]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0058]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0059]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60]实施例3
[0061]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1.5份、蒲公英1份、陈皮1份、茯苓1.25份、野菊花0.8份、金银花0.8份、黄芩1.25份、麦冬1份、蜂蜜12.5份。[0062]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0063]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0064]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0065]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0066]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67]实施例4
[0068]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2.5份、蒲公英1.3份、陈皮1.3份、茯苓1.75份、野菊花1.25份、金银花1.25份、黄芩1.75份、麦冬1.3份、蜂蜜17.5份。
[0069]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0070]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0071]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0072]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0073]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74]实施例5
7
CN 110151904 A[0075]
说 明 书
6/7页
一种预防和治疗过敏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化橘红3份、蒲公英1.5
份、陈皮1.5份、茯苓2份、野菊花1.5份、金银花1.5份、黄芩2份、麦冬1.5份、蜂蜜20份。
[0076]所述化橘红为产自广东化州茂名深山金毛化橘红未成熟的化橘红果子加工而成。[0077]所述蒲公英为全株蒲公英。[0078]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0079]所述蜂蜜是经储存3年以上的野生土蜂蜜炼蜜而成。[0080]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81]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主要成分有化橘红、蒲公英、陈皮、茯苓、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麦冬等,具有益气祛风、利肝除湿的功效,单独或联合用药,能帮助患者逐渐停用西药和防止复发,本发明制备的中药配方合理、配方中使用的重要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制成的丸剂服用或携带方便。用于治疗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和天疱疮等各种过敏性皮肤病,疗效稳固,无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在92.7%,深受患者的好评。[0082]为证明本发明的疗效,使用该发明的中药进行了临床应用,其方法及结果如下:[0083]1.临床病例:2017年4月至2019月1月,总收治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80例;年龄3-60岁,平均25.3±7.5岁;病程0.2-8年,平均1.6±0.5年。四肢与躯干呈现慢性局部过敏27例,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不同位置急性过敏96例,面部慢性过敏9例,其他18例。[0084]2.治疗方法
[0085]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中药药丸,其服用方法与用量如下:[0086]1、成人每次1丸,空腹(餐前半小时)服用,一日三次,一月为一疗程;[0087]2、5岁以下(包括5岁)儿童每次服用1/2丸,1日2次;5岁以上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每次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用温开水化开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0088]注意事项及服药期间注意忌口:注意保暖和休息;忌吃生冷食物和寒凉饮料;服药期间不能吃牛羊肉及鱼虾和海鲜;服药期间不能吃喝一切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与饮品;注意情绪、放松心情、不得生气着急上火、熬夜等有不利于疾病恢复的不良恶习;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及时停药并就医。[0089]3.疗效标准[0090]治愈:瘙痒消失,皮损完全消退;[0091]显效:瘙痒有所减轻,皮损有效消退;[0092]好转:瘙痒有所减轻,皮损有所消退;[0093]无效:瘙痒和皮损与治疗前相同或者加剧。[009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0095]4.治疗结果
[0096]1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治愈67例,显效60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2.7%,且患者使用后均无毒副作用,半年后回访,无复发。[0097]典型案例[0098]案例一[0099]女童,5岁,近半年以来浑身瘙痒伴红疹、尤其夜晚和季节交替时严重、夜不能寐、
8
CN 110151904 A
说 明 书
7/7页
哭啼、烦躁不安、浑身抓痕,舌苔厚腻、口有异味、食欲减退、口干不思饮、大便干燥、小便黄,经西医院各项检查确诊为过敏性湿疹。经过各种国内外西药治疗并无好转,经朋友介绍来我处服用此配方。[0100]服用方法:1日2次,每次1/2丸于饭后半小时至小时之间温开水化开送服,经过服用本配方一个疗程后来复诊,母亲诉说,已基本无此前症状,经西医院各项检查已无任何不正常指标,只是偶尔着凉会有轻微症状但无抓痕;再照前服用方法经过服用此配方一疗程后来复诊,母诉说已经没有任何不适感,停药随访至今无再复发。[0101]案例二[0102]吴先生,年龄40岁,季节性过敏鼻炎和鱼虾过敏症。主诉近年来每逢春冬季节交替时就会出现鼻塞、目赤肿痛、咽干口苦、胸闷气短、四肢乏力、尤其是食鱼虾后症状尤其明显加重,会出现心悸心慌、头晕眼花、浑身瘙痒难耐、抓痕累累、血淋淋都不止痒。经朋友介绍来我处服用此配方,每日3次,每次空腹于饭前半小时取一丸放口中徐徐咽下,照此服用方法一疗程来复诊,诉说基本康复,但是有时不注意忌口会有轻微症状但不再瘙痒难耐、抓痕累累了;再照前服用方法服用本配方一疗程后来复诊,诉说现在即使吃鱼虾也无不适症状了,按此配方改代茶饮随访至今从未复发和不良反应。[010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