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平齐之役,颇有力焉,授仪同三司。以平尉迟迥,赐爵平寇县公。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还授鄜州刺史。十七年,辽东之役,为马军总管。及还,配事汉王。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 仁寿中,检校代州总管。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谅频遣刘嵩、乔钟葵等攻之,景率士卒殊死战,屡挫贼锋。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并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工拒守之术。景推诚此三人,无所关预,唯在阁持重,时出抚循而已。月余,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援,合击大破之。
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明年,击吐谷浑于清海,破之,进位光禄大夫。五年,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于帝,帝曰:“公,主人也。”赐坐齐王暕之上。至陇川官,帝将大猎,景与左武卫大将军具有难言,为人所奏。帝大怒,令左右缉之,竟以坐免。岁余,复位,与宇文述等参掌选举。明年攻高丽武历城,破之,赐爵苑秋侯。八年,出浑弥道。九年复出辽东。及旋师,以景为殿,高丽追兵大至,景击走之,进爵滑国公。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见重如此。
十二年,帝令景营辽东战具于北平,赐御马一匹。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万余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破之,斩仲绪。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武贲郎将罗艺与景有隙,遂诬景将反。帝遣其子慰谕之曰:“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及帝崩于江都,辽西太守邓暠率兵救之,遂归柳城。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靺轲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 (选自自《隋书·李景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
B.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
C.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
D.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取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本文中如果李景的朋友称他道兴就是出于对他的礼貌。
B.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经各朝各代不断完善,逐渐在明清形成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其中,因明清两代会试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
C.中国古代对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叫“崩”,亲王、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百姓死叫“死”。文中“帝崩于江都”,“崩”就是指隋炀帝
的死。
D.文中,李景“进爵滑国公”,这里的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的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景因为容貌奇伟、力大过人、骁勇善射,一开始就受到文帝的关注,文帝提醒他虽然容貌出众,但也不要表露自己有位极人臣的野心。
B.李景虽不擅长谋划,但作战勇敢。汉王杨琼做乱的时候,李景率士卒殊死作战,多次挫败敌人的进攻。后来幽州的贼人杨仲绪率众攻打北平,李景又带兵打败了他。
C.李景为人忠诚正直,受到人们的赞许,也深得皇帝信任。当对他有怨恨的罗艺诬陷他谋反时,皇帝派遣自己的儿子去安慰他,表示信任。
D.李景带兵有方,关心士卒,即时在独守孤城,士卒大半患病而死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人叛逃。他平时还对契丹、靺轲等族人进行辅济,也深得这些人感恩。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 (2)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寻从史万岁击突厥于大斤山,别路邀贼,大破之。后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至恒安,遇突厥来寇。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所败,景奉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甚众。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谅遣刘嵩袭景,战于城东。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选壮士击之,斩获略尽。谅复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攻之。景战士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国,为贼冲击,崩毁相继。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月余,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援,合击,大破之。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于帝。帝曰:“公,主人也。”赐坐齐王暕之上。明年,攻高丽武厉城,破之,赐爵苑丘侯。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曰:“公诫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见重如此。十二年,帝令景营辽东战具于北平。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众万馀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破之,斩仲绪。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靺鞨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 (节选自《隋书·李景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 B.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 C.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
D.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弦而倒,伴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射箭技艺的高超。 B.西巡,天子向西出行,视察州郡。帝王以此可了解百姓生活,探察地方吏治。 C.赐爵,赐予爵位。周天子赐爵,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无所私焉”与“欲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的“私”字含义相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景两次出击突厥,先是跟从史万岁出兵大斤山,大败突厥。后来又率领几百士兵增援代州总管韩洪,与敌军力战三天,杀死众多敌兵。
B.汉王杨谅在并州叛乱,李景发兵迎战。杨谅派遣刘嵩袭击李景,两军在城东交战。李景登上城楼,搭弓射箭,箭不虚发,敌人应弦而倒。
C.李景不擅长智谋权术,但是他的忠心正直被当时的人所赞许。杨玄感叛乱的时候,朝中大臣的子弟大多参与其中,可是李景却与此无关。
D.李景被高开道包围期间,独守孤城。士兵患上脚肿病死去的十有六七,李景抚慰他们,竟无一人叛逃。契丹、靺鞨各部因此感念他的恩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翔译成现代汉语。
(1)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
(2)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 9.李景深受皇帝敬重,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述。 答案
1、D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独”“外”“岁余”“景”。
2.B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经各朝各代不断完善,逐渐在明清形成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其中,因明清两代会试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3.A李景因为容貌奇伟、力大过人、骁勇善射,一开始就受到文帝的关注,文帝提醒他虽然容貌出众,但也不要表露自己有位极人臣的野心。原文的意思是文帝盛赞其容貌出众有位极人臣的面相。
4(1)李景善长的不在于智慧谋略,但是(他的)忠诚正直深受(被)当时的人称赞(赞许),皇帝(隋炀帝)非常信任他。(长,善长、擅长,为……所,被动句。许,赞许、称赞。)
(2)杨玄感叛乱,朝中大臣的子弟很多参与其中,唯独李景与此无关。(预,参与.焉,代词。涉,关涉。)
5.C句意:李景容貌奇伟,力量过人,须髯华美,骁健勇猛,擅长射箭。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跟从王世积讨伐南陈,攻陷南陈立下功劳,升任上开府。 “膂力”是“过人”的主语,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
“位”指爵位,和“上开府”一起作“进”的宾语,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 6.D自己占有,私藏;自己的,私人的。两句中的“私”字含义不同。句意:一点都不据为私有。/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7.D“契丹、靺鞨各部因此感念他的恩德”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靺鞨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可知,是李景后来将要返回幽州,在半路上遇到敌军,被杀害。契丹、靺鞨向来感念他的恩德,听到死讯没有不流泪的。
8.(1)李景一边作战一边筑城,士兵们都拼死战斗,多次挫伤敌军的锐气。 (2)在这个时候盗贼像蜂虫一样四起,道路被隔绝,李景于是招募兵卒,来防备意外之事。9.①赐座李景,位次在齐王杨陳之上。②直言李景为“我之梁栋”。
③称呼李景为李大将军而不直呼其名。 参考译文:
李景字道兴,是天水休官人。李景容貌奇伟,力量过人,须髯华美,骁健勇猛,擅长射箭。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跟从王世积讨伐南陈,攻陷南陈立下功劳,升任上开府。不久跟从史万岁在大斤山攻打突厥,在另一条路上拦截敌军,大败敌军。后来护送义成公主前往突厥,到了恒安,遇上突厥前来侵犯。当时代州总管韩洪被敌军打败,李景率领统属的几百士兵增援他。力战三天,杀死敌军众多。汉王杨谅在并州叛乱,李景发兵迎战他。杨谅派遣刘嵩袭击李景,在城东交战。李景登上城楼射杀敌兵,没有谁不应弦而倒。挑选勇健士兵出击,刘嵩士兵被斩杀俘获殆尽。杨谅又派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领精锐部队三万人攻打李景。李景的军士仅仅几千人,加上城池不够坚固,被敌军冲击,相继崩溃毁坏。李景一边作战一边筑城,士兵们都拼死战斗,多次挫伤敌军的锐气。过了一个多月,朔州总管杨义臣率兵前来增援,合力攻击,大败敌军。李景不擅长智谋,但他的忠心正直被当时的人所赞许,皇帝十分信任他。皇帝到西边巡视,到了天水,李景向皇帝献上食物。皇帝说:“您,是这里的主人。”赐坐在齐王杨暕之上。第二年,攻打高丽武厉城,攻破城池,赐封苑丘侯。杨玄感叛乱的时候,朝中大臣的子弟大多参与其中,可是李景却与此无关。皇帝说:“您忠诚正直出自天然,是我朝的梁栋。”皇帝每每称呼李大将军而不直呼其名,李景就像这样被器重。十二年,皇帝下令李景在北平营造攻打辽东的武器装备。恰逢幽州叛军杨仲绪率领军队一万多人来攻北平,李景统帅兵士打败了他们,斩杀了杨仲绪。在这个时候盗贼像蜂虫一样四起,道路被隔绝,李景于是招募兵卒,来防备意外之事。后来被高开道包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过了一年多,士兵得脚肿病而死去的十有六七,李景抚慰他们,无一人叛逃。辽东军资大多在他所在的地方,粮食布帛堆积如山,虽然遭逢战乱,但李景一点都不据为私有。后来将要返回幽州,在半路上遇到敌军,被杀害。契丹、靺鞨向来感念他的恩德,听到死讯没有不流泪的,幽、燕人士至今都为他感到悲伤惋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