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来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①自然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③自然段的对话中,把\\\"我\\\"说的话依次找出来,有几句找几句。(用
波浪线划出)
4.文中加线的三个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出去\\\"\\\"进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歌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母亲
①记得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道:\\\"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②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名人。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地来爱我自身。 ③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天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能找到她,我相信,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万物的毁灭而变更。 ④她的爱不但包围着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1根据①段内容,分析\\\"我\\\"和母亲的性格特点。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段中\\\"何等刚决\\\"照应①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②段中划横线句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段是_____________描写,这个描写的特点可用原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它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曾学过的一篇反映父子之爱的散文,它是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 5简述读这篇短文后的感受。(40字左右)
——————————————————————————————————
(三) \\\"窗\\\"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 )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___(hong)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奇斗妍( )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位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____(xu xu)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脏,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
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 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了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的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给文中的加横线字注音。 俯瞰( ) 争奇斗妍( )
2.根据注音填上汉字。一______(hong)清水 _____(xu xu)如生 3.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其中\\\"刚一离开\\\"表现了这位病人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小说以\\\"窗\\\"为题,你认为它有哪些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根据人物性格和小说情节,发挥想象,用两三句话续写\\\"他\\\"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安县长的经济头脑
4月19日,细雨霏霏。8时30分,山西万荣县县长安德天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他的司机老张像往常一样,把安县长乘坐的桑塔纳红色小轿车开到了县城的出租车场。车刚停稳,一位做苹果生意的老农,便敲开车门,坐到县长的\\\"坐骑\\\"上,小车急驶而去。
两个月前的这一天,县长的\\\"坐骑\\\"出租时,整个县城为之哗然:\\\"这不是开玩笑么,县太爷的车还能出租?\\\"尽管张师傅诚心诚意地拉顾主,但却没人敢乘。又过了几日,安县长告诉张师傅:\\\"我今天不用车,你再去出租。\\\"果然,桑塔纳一到出租车场,情形与前次大有改观,很快就被人租
用,一天6个小时赚了300元。如此这般,两个月下来,赚了2600元。租车费如数交到了政府会议处,张师傅按规定领取了生活补助费。
安县长出租\\\"坐骑\\\",最了解情况的还是司机老张。万荣是山西有名的贫困县之一,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干部职工的工资都保证不了,其他各项开支就更加艰难。特别是近几年油价成倍上涨,过去一辆车一年费用5000元,现在1.5万元还下不来。老张为安县长开车两年,补助费没领过一分,该报销的六七百元修车费还迟迟解决不了。这种财政重负,犹如一块石头压在安县长的心上。他思来想去,决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出租\\\"坐骑\\\",以车养车。
消息不胫而走,老百胜由不敢坐,到后来抢着坐,使安县长得到了在办公室根本不会有的\\\"小车效应\\\"。安县长出租\\\"坐骑\\\",老百姓普遍称好。但有关部门也为此提出疑义。对此安县长神情坦然地说:\\\"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这根本不必大惊小怪。一辆车,一年要耗油,要维修,要发司机补助,得花多少钱?车空着或闲着,捎脚拉客,搞点增收,减轻些财政负担,有何不可!从更深层的意义说,小车出租对填平官民鸿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一件好事。\\\" ①给上述短文按上一个题目 [ ]
A.市场经济一瞥 B.安县长的经济头脑 C.安县长出租\\\"坐骑\\\"D.坐上县太爷的\\\"坐骑\\\"过把县长瘾 ②\\\"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安县长的经济头脑\\\"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细雨霏霏的\\\"霏\\\"字读音_________ ④安县长出租\\\"坐骑,\\\",\\\"老百姓由不敢坐到抢着坐。\\\"\\\"老百姓普遍称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老百姓抢着坐安县长坐过的车,说明[ ]
A.坐安县长的车安全可靠,不会被\\\"斩\\\"。 B.安县长的车子好,坐着舒服。
C.坐县太爷的车,过把县长气派的瘾。 D.安县长平易近人,老百姓爱戴他。
(五)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文革\\\"最乱的时候,城里头武斗,乱糟糟的,一个男大学生被暂时安排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小学教书。那小小的学校A(破烂、破旧、破败)极了,北风能从教室的墙B(钻、吹、飘)进来,月光能从教室的窗C(涌、流、飞)进来。但男大学生却教得极认真,因为他发现山里不像城里,全然没有什么\\\"大刀阔斧\\\"的大批判,更没有什么\\\"学生斗教师\\\"的革命风暴。他觉得,这挺好,就在这儿奉献终身吧。何况山里的农民极厚道,总能使他想起爸爸和爷爷他们跟山里的农民一样,也是农民。自然他和孩子们处得极好,他的心和孩子们贴得极紧,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即使病了,
也要坚持着给孩子们上课。乡亲们也夸说这样的大学生是自己人,没架子。就这么过了两年。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调令,是县里来的,要调他回城教书。他不得不走了,不得不离开小小的山村,小小的学校了。他久久地站在破教室前,呆呆地,看着孩子们常坐的破桌子,旧凳子。第二天当他红着眼圈儿对孩子们说他就要走了时,孩子们那一双双黑亮的眼睛也那么无望地看阗他,看得他的心里直掉泪。不久,女孩子们就全哭了而且瞧那势头,谁也休想劝好。是的,大家太想留住他了,留住他那真诚的笑,留住他那挺拔的身影,只是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该采取何种方式。
突然,一个最小最好看的小女孩猛地一下站了起来,径直走到他的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泪汪汪地看着他,然后极认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您别走!等我……等我长大了,我嫁给您!\\\"那老师的眼泪也就刷地一下流了下来。他留下来了,就因为这句极朴实极有分量的话。他坚信,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他才能听懂这句最真诚的话。是的,说这话的孩子太小,小得就像一朵刚刚绽开的杜鹃花,但就话却像山里的春风,一下子就吹D(绿、活、开)了他的整个生命。 他留下来了!就为了这句话! 那个说\\\"嫁给您\\\"的小女孩,8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城里的师范学校,而且毕业后又回到了小小的山村,一直当着他的助手。就这么过了许多年。那个大学生老了,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满头的白发。那个当年的小女孩也成家了,还有了自己的女儿,花儿似的。
没有人知道这个杜鹃花簇拥着的故事。那地方也的确太远了。在哪儿?在山那边,老山那边,老老山那边,顶远顶远那边!
但我知道。因为,我就是故事里的那个男老师。还有一首歌知道,那就是女教师后来常教孩子们唱的那首歌。什么歌?《长大后就成了你》…… 1.为文中A、B、C、D处选择适当的词语,并填写在原文中。 2.那个男大学生为什么决定\\\"就在这儿奉献终身\\\"?
答: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 3.第10段中\\\"老师,您别走!等我……等我长大了,我嫁给您\\\"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小女孩毕业后为什么又回到了小小的山村?答:_________
5.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六)无题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
②同学们问我:“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③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④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意把这件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⑤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测验。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⑥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⑦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8个字,这8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8个字抚慰子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8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⑧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可划分为两部分,先用“‖”在下面段落序号间标示,然后归纳大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这8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结合全文想一想,原来和现在“我”对人生的看法各是什么?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原来的看法: 现在的看法: 文章的主旨: 4、伦纳德夫人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
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就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蒿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的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的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2、第2件事与第3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请找出来。
3、用简要的语言第2件事和第3件事的内容。
4、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
(八)骆 驼 蓬
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啊,你看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tǐng)____拔的茎,翠绿的叶,(yàn)____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进砂(lì)____之中,(shè)____取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把它储存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使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可不是吗?当长途(bá)____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你无私地献出自己的茎和叶,(甲)驼队的 继续前进加油出力;(乙)严寒袭击驼队的时候,你(丙)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燃起熊熊(gōu)____火,给辛勤的远征者(丁)光明和温暖。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给拼音处填上汉字正确的一组是: [ ] A. 挺 艳 烁 蹑 跋 沟B.铤 冶 铄 摄 拔 篝 C.挺 艳 砾 摄 跋 篝D.铤 冶 铄 蹑 拔 沟
2.在甲、乙、丙、丁处填上恰当的虚字,正确的一组是[ ]
A.为 当 又 以 B.给 在 又 干C.为 在 却 以 D.给 当 却 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在内容上又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折恰当的一项。 [ ]
A.在结构上起总结上文的作用;在内容上起概括段意的作用。B.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揭示中心的作用。C.在结构上起领起下文的作用;在内容上起揭示中心的作用。D.大结构上起前后照应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象征中心的作用。 4.简要分折这篇短文的寓意和写作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九)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我说:\\\"对,再造一句。\\\"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我说:\\\"对。等等,不对!\\\"
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的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这句\\\"水很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既要别人看懂,又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的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天天一脸的不解,问:\\\"为什么?\\\"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 1.\\\"习以为常\\\"的同义短语是_________。画线的句子中,\\\"枯萎\\\"的反义词是_________
2.\\\"水很活泼\\\"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水很活泼》与结尾所问\\\"为什么?联系起来看,揭示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语文教学应当怎样改革,请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