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创新部晨读资料 第四周 高2015级 练继琼 晨风晓语 什么事舵手?就是那些能够把握住人生方向的智者、强者。人生中总有风雨,总有坎坷,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就动摇信心,就马上气馁,那么还谈什么成为命运的舵手呢?不管你面对的是怎样的处境,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这都是自己的人生,你可以自己把握每一次机会,成功或者是失败,也都是你自己操作人生时所得来的结果。依靠别人的人永远都是弱者,依靠自己的人才是命运的真正舵手。 如果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还得自己走。我们不能控制风向,但我们可以掌握船舵! 集腋成裘 31.沉鱼落雁: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西施的美女,她每天都会到溪边去浣纱,溪中的鱼看到西施,觉得自己长得比西施丑,都羞愧的不敢浮上水面,全沉到水底去。 汉朝的时候,也有一个美女叫王昭君,她要出塞去嫁给番王的时候,天空飞过的雁,看到王昭君长得那么漂亮,都惊讶的忘记该怎么飞了,全坠落到树林里面。 32.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1 / 6 高2015级创新部晨读资料 低下头) 33.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34.陈词滥调: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35.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6.趁火打劫: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37.趁热打铁: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 38.称孤道寡: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39.称王称霸: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也比喻狂妄的以首领自居,欺压别国或别人。 40.瞠乎其后: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诗词品赏 4.《饮酒》其五 2 / 6 高2015级创新部晨读资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赏析要点: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一、背景材料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他自29岁入任,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间小人”,于41岁毅然辞去官职,回柴桑隐居,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他创作了很多至今仍传诵世间的诗歌,《饮酒》其五便是其中的一首。 二、整体把握 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而”字作坚决地转折。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三、重点词、句 1.“悠然见南山”:“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心境,自然真切。 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具体描写南山景象,从“采菊、日夕”来看,此诗是写在秋3 / 6 高2015级创新部晨读资料 天的晚上。 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对全篇的总结。“忘言”中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古文赏读 《文言阅读提升教程》P36《察今》 时政评论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同在蓝天下,共享教育公平 王石川 如果说在招录上向农村孩子倾斜,体现了结果公平,那么如何在起点公平上发力,对农村孩子同样重要 9月开学季,又一批新生走入大学校园。据报道,今年有近千名寒门学子圆梦北大、清华,创近年来新高。过去几年,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和引导教育公平,各高校寒门学子在新生中所占比例有了大幅提升。 考中北大清华的农村学生,日益增多,与北大推出“筑梦计划”、清华推出“自强计划”有关。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考中名校的机会随之大增。正如一名受益的农村学生所言,“尽管我还算不上特别优秀,但国家的政策还是给了我一次机会,让北大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健步迈入高校,他们的人生便有了无限可能。这是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有力反驳。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曾激励着无数贫寒子弟发奋苦读。而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却似乎成为舆论忧虑的社会现象,其一大依据是,考中名校的农村学生占比不断下降。有学者统计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人民日报曾就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做调查,有人如是感慨。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早早体会到生活艰辛,有强烈改变命运的朴素愿望。但是,由于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在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教育“空心化”和学校“悬浮化”的窘况,农村孩子要考上理想的学校,往往要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 4 / 6 高2015级创新部晨读资料 “我是希望你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主要任务就是出国,镀金,明白吗?”在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中,城里家境宽裕的孩子,所考虑的是出国留学,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迫切的或是能不能考上理想大学。不同的阶层都对孩子未来寄予良苦用心,而所处境遇不同,则决定着不同的人生方向。 招录政策向农村孩子倾斜,重点高校适当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是矫正也是弥补。毋庸讳言,多数农村学生面临3个不够公平:一是起点,比如有调查称,农村孩子有条件接受学前教育的不足40%;二是过程,无法像城市孩子那样,有机会参加各种兴趣班,以及享受到发达、充足的信息优势;三是结果,一些重点高校集中于大城市,对当地生源招收比例较大。在这个意义上,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被重点高校录取,恰可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被誉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如果说在招录上向农村孩子倾斜,体现了结果公平,那么如何在起点公平上发力,对农村孩子同样重要。同在蓝天下,城乡孩子都有权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就需要促进教育均衡化,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百年以前,梁启超这样勉励考上清华的莘莘学子。诚然,无论考上北大、清华还是其他高校,只是人生的新起点,而能不能担大任、作砥柱,取决于能否崇德修学。每名学子都是追梦者,也是筑梦者,各自成就出彩人生,这正是教育公平的魅力所在。 美文借鉴 2016全国卷II 《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谈谈如何学习语文: 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做主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5 / 6 高2015级创新部晨读资料 的豁达和豪迈;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 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