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高压线的安全距离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信息网络建成之后,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一、二级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进行了解,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 A.省级 B.县级 C.市级 D.国家级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__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A.劳动保障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D.煤矿安全监察
3、气体灭火剂的使用始于__。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4、事故应急管理中的__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等。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A.主要负责人 B.总工程师 C.专职安全员 D.安全管理机构
6、行政相对人是指__。
A.行政管理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 B.行政处罚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 C.行政制约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 D.行政管理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人
7、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时起算,该事故发生单位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的时限是__h。
A.1 B.2 C.6 D.12
8、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__。 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9、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级别分为三级,在一级紧急情况中,通常由()作出主要决定。
A.紧急事务管理部门 B.现场指挥部
C.事故单位负责人 D.生产安全监督部门
10、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应在其__提交安全报告。 A.初步设计之后 B.施工之前 C.验收之前
D.投入运转之前 1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__小时。 A.1 B.2 C.3 D.4
12、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__的监督检查。 A.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劳动安全机构
13、在热处理作业中,为防止发生爆炸,可控制易燃成分气体占总量的比例低于__%。 A.5 B.10 C.15 D.20
1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__规定的资质条件。 A.行业 B.国家 C.企业 D.地方
15、安全检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__。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B.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C.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
D.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16、参加和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是矿山企业职工的__。 A.责任 B.工作 C.义务 D.职责
17、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__。 A.安全技术 B.安全功能 C.安全措施 D.安全提示
18、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
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B.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C.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 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19、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__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3 B.5 C.7 D.9
20、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__即可拆除。 A.0.5N/mm2 B.1.0N/mm2 C.1.2N/mm2 D.1.5N/mm2
21、根据预警控制的目标和管理思想,当企业生产活动处于危险状态,日常监控活动已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发展时,企业应该采取的特殊性质的管理措施是__。 A.人群疏散 B.事故危机管理 C.停产整顿 D.人员安置 22、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中,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应按照__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
A.风险程度的高低 B.风险发生的时间 C.风险发生的地点 D.风险管理人的职责
23、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 A.经济救济 B.媒体救济 C.物质救济 D.法律救济
24、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我国绝大多数行政处罚适用__管辖。 A.一般 B.特殊 C.指定 D.移送
25、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__。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__。 A.生产企业
B.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 C.军事设施 D.采掘业
E.危险物质的运输 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负有职责外,还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是__。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年度计划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 E.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安全评价包括__。 A.安全初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E.专项安全评价
4、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__。 A.警告 B.罚款
C.没收个人财产 D.拘留 E.关闭
5、实现冲压机械安全保护的根本途径是__。
A.采用复合膜、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模具 B.提高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C.履行安全人机原则
D.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 E.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6、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及其他机械等12类。下列机械产品中,属于基础机械类的有__。 A.轴承 B.齿轮 C.电料装备 D.模具 E.蓄电池
7、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__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A.定期 B.不定期 C.巡视 D.旁站 E.专项
8、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__。 A.引导 B.及时 C.高效 D.全面 E.果断
9、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__。 A.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
B.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 C.导致重大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D.导致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后果 E.造成财产损失
10、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__。 A.《安全生产法》 B.《工会法》 C.《消防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E.《劳动法》
11、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__。
A.特别程序 B.一般程序 C.简易程序 D.裁决程序 E.听证程序
12、下列叙述有误的是__。
A.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B.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
C.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D.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 E.煤矿井下采用铝芯电力电缆
13、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__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试车 E.同时验收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 A.维护公共安全 B.预防和减少火灾
C.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E.实现防火安全责任制
15、下列属于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的是__。 A.管理人员观念 B.安全法制 C.安全技术 D.安全资金 E.安全监督
1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有__。 A.婚姻家庭关系 B.保障劳动安全 C.防止职业危害 D.应急预案和处置 E.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17、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__。 A.公安机关 B.环保部门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工会
E.人民检察院
18、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__。 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身体状况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D.病人的病因
E.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B.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或者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E.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的形状,有“防护”之意;盾牌中间采用字母“S”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20、重人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有__。 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主体预案 D.专项预案 E.整体预案
21、重大事故应根据__实行分级响应体制。 A.事故的性质
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 C.事故的严重程度 D.事故的发生时间 E.事故的上报时间
22、事故应急救援具有__等特点。 A.不确定性 B.间断性 C.突发性
D.后果易放大性 E.持续时间长
2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有毒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害物质
E.传染源
24、对系统原理及其各个原则说法正确的是__。
A.动态相关性原则说明,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B.整分合原则说明,管理者在制定系统整体目标时,必须考虑安全生产问题 C.反馈原则说明,只有设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才能达到准确快速反馈的目的 D.封闭原则说明,各管理机构之间不必相互联系,只要各自组织即可 E.系统原理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5、职业性致癌物分为__。 A.标准致癌物 B.一般致癌物 C.确认致癌物 D.可疑致癌物 E.潜在致癌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