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29
VEGF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李 飞
(江苏省徐州电力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7)【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50例同期各种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EMs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54.3%、78.6%vs26.0%),且EMs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的微血管密度上均高于正常内膜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EMs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中表达较高,提示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VEGF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15.129.02作为一种在育龄妇女中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腔外的生长、发育、出血等现象[1]。其对卵巢等盆腔器官的粘附、侵蚀、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类似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生育质量。当逆流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粘附腹腔时必须有新血管的生成才能维持内膜的发展。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新血管生成最为有效的因子[2],甾体激素必须通过靶器官内相应受体才能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50例同期各种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的表达以探讨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型卵巢子宫内膜组织,筛选为标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均可观察到腺体及间质;(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超敏SP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有限公司,染色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用已知的病理切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3];(3)微血管计数:对间质微血管进行相关抗原体标记,在高倍视野(40)x下对微血管进行计数。
1.3 结果判定细胞质中出现棕褐色或黄色为阳性,根据阳性细胞百分率及显色深浅进行分级。阳性细胞百分率:阳性细胞数<10 %为0;阳性细胞数10~40 %为1;阳性细胞数40~70 %为2;阳性细胞数>70 %为3。染色强度分级:细胞不着色或显色不清为0;细胞轻度着色或浅黄色为1;细胞呈黄色为2;细胞明显着色为3;综合阳性细胞百分率及显色深浅程度进行半定量处理,根据最终评分0、0.5~1.5、1.5~5划分为阴性(—)、阳性(+)、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并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为研究组,排除同时合并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者,年龄22~45岁,平均(38.56±3.75)岁。同时,选取同期各种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0~44岁,平均(37.59±4.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外本研究方案已经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1.2 方法(1)获取标本:以常规10 %甲醛缓冲溶液对取下的卵巢异位囊肿组织,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典
2 结 果
2.1 三组内膜组织中VEGF阳性率表达结果显示,EMs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x2=9.54,P<0.05,x2=32.82,P<0.05),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组织(x2=9.25,P<0.01)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内膜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表达对比 [n(%)]
组别正常内膜EMs异位内膜EMs在位内膜
例数507070
阴性37(74.0)32(45.7)15(21.4)
阳性7(14.0)21(30.0)29(41.4)
强阳性6(12.0)17(24.3)26(37.1)
阳性率13(26.0)38(54.3)55(78.6)
2.2 VEGF表达与微血管计数关系经计算,EMs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的微血管密度上均
高于正常内膜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130
3 讨 论
VEGF是一种结合肝素的二聚体糖蛋白[4],和血管内皮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具有强大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且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在EMs的促血管生成能力持续整个月经周期[5],使病程迁延不愈。据报道[6],异位内膜本身及周围新生组织血供的建立是维持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存活,组织侵袭、转移及发展的基本条件。异位内膜VEGF的过度表达,使其具有强大的促血管生成能力,得以在异位组织存活,转移并进一步扩大病灶。
本文研究结果与之前报道一致,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54.3%、78.6%vs26.0%),且EMs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的微血管密度上均高于正常内膜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VEGF在EMs异位和在位患者中表达较高,表示其通过促血管生成在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抗血管治疗有望成为治疗EMs的新途径。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6 年10月B 第3卷/第15期Oct.B 2016 Vol.3 No.15
参考文献
[1] 黄英燕.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治疗对女性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医药与保健, 2014(4):175-176.
[2] 陈 姺,王杜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与宫颈癌临床和
预后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8):1251-1253.
[3] Fassbender A, Burney R O, Dorien F O, et al. Update on
Biomark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Endometriosis[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5, 2015(3):130854.
[4] Leone R M U, Ferrero S.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regarding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serum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J]. 2015, 8(4):485-486.
[5] 苏晓华, 宋殿荣, 张 英,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子宫内膜间质细
胞血管生成能力的研究[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5, 42(1):49-53.[6] Wang H, Ren B, Li Z, et al.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in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in aged rats].[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4, 39(7):681-686.
(上接第128页)
诸多优势的,为了使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要对适应证进行严格的掌握,对手术器械进行合理的使用,积极对并发症进行防治。
药,2014(5):95-96.
[2] 姜丽艳.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
疗,2016,35(4):82-83.
参考文献
[1] 杨 郁.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