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0年11月下旬—2010年12月 地 点:宜宾学院 督 导:龙玲老师
社会工作者:文四海 陈美君 杨帆
曹兴琴 张均友 张明
小组计划书
小组名称:“心之源”沟通小组 督导:龙玲
工作人员:文四海 陈美君 杨帆 曹兴琴 张均友 张明 一、小组理念:
通过近三个月来与大一新生的接触及观察,我们发现,部分大一新生在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免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特别是在沟通交流方面。大多数新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新的陌生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现在他们要尝试着独立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困难和烦恼。在这届大一新生中,大部分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作为父母掌上明珠的他们,在家庭中少有与同辈群体沟通交流的机会。另外,因为受到不同的家庭文化、教养方式和成长经历的影响,他们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存在差异,这定然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的沟通交流中产生障碍,有时甚至会爆发冲突和矛盾。此时如何进行合理、正确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对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显得格外重要。并且这也是他们现在所缺乏并急需学习和获得的。沟通交流能力的缺乏使他们经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有的同学甚至为此感到自卑。长此以往,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因此,他们急需要外界的帮助,让他们学会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走出因为沟通交流障碍而产生的困境。
其实每个人都想拥有出色的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但很多人却苦于没有好的途径和机会去获得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开设的这个小组就是要让组员在放松、和谐的小组环境中,通过参加一系列丰富、积极的
互动活动来加强组员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另外,我们带领组员积极主动和陌生人沟通与交流,给他们一些合理的引导,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交流也游刃有余,不再陷入困境。我们还在小组活动中还原现实生活,形成头脑风暴,共同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沟通交流问题。同时我们还将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分享一些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及方法,增强小组成员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我们为了检验小组成员的收获,还设计了一次实训活动。
此外,使用小组方法介入可帮助组员面对类似问题或有共同需要的组员,得以建立支持网络,并从组员间的互相支持中,得到更大的信心去改善,而且在组内的互动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了解,更能利用其他组员的行为与反应来感染其他的组员,让组员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小组中积极主动的改变自己,从而为整个小组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的气氛,从而达到整个小组的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小组成员综合素质。 二、理论架构
这个小组的开展,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的。首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作为从中学刚刚来到大学的大一新生,面临着沟通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作用下,他们渴望在自己的交际圈子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但是因为自己在交流技巧方面的的技巧缺乏使得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的表现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和限制。为了获得尊重和认可,他们在内心强烈渴望获得良好沟通交流技巧。所以,可以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帮助他们改变目前所面临的交际困境。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大一新生大部分是90后,且来自于
核心家庭的独生子女。特别是其中有许多学生属于留守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交流技巧学习机会的缺乏,造成了他们在社交技巧上相比于完整家庭孩子而言更加生涩。这也是造成他们的人际不和谐的原因之一。
在小组的沟通交流技巧训练中,会较多地使用行为治疗法,因为假设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并且是有规律可以预测的。因此,要透过准确的观察。加之此理论觉得行为是由环境和外界刺激而决定的,故此,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带来一种满足的效果,那么这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便会很大。正因为小组希望能够改善大一新生的沟通模式,因此在学习这些技巧的过程中,行为理论指出透过模仿学习、回馈及正面鼓励,是能逐步帮助组员学习和运用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的。
在小组内,工作人员会较多运用正面增强和模仿技巧。在正面增强方面,在提高沟通技巧训练后,若组员能在组中适当地运用,工作人员便会当众给予该组员口头上的称赞,来加强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工作人员会教导及鼓励他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至于模仿示范,工作人员会以角色扮演的方法,示范怎样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交流技巧,这是供组员观察的模型,然后引导组员模仿,从而学习到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此外,组员间亦会互相观察,对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加以模仿,这也同样的引起模仿作用。
在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运用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需求理论等理论中的相关内容作为活动的开展指南。
镜中我理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
得自身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而小组就是一个社会的微型缩影,我们正是要我们的组员在小组中通过模仿和强化技巧提高自己表现能力来获得组员的认可,在认可中获得满足和尊重感。
符号互动理论侧重研究个体和他人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和他人互动的产物。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观察或模仿学习。组员对沟通技巧的模仿和强化就是一个彻底的学习过程。而舒茨人际需要理论中的感情需要更是在此次的活动开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示。 三、目标及目的
目标: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提升小组成员的沟通交际能力 目的:1.通过小组成员内部交流,提升小组成员的表达技巧 2.通过大街随即搭讪训练,提高小组成员的交际胆识 3.通过组外任务训练,全面提高小组成员的沟通交际能力 四、服务对象
1、资格:全校大一新生
2、特点:在沟通交际方面存在问题,并希望积极改善的同学 五、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性小组 2、次数:四次
3、日期:2010年12月3日至12月19日 4、时间:下午三点至五点
5、地点:宜宾学院法学院模拟法庭和融合社工机构实验室 6、小组规模:12人 六、招募方法
1、于校内张贴宣传海报。 2、在校内放置展板。 3、设立咨询及报名点。
4、若主动报名人数不足,则调动自身人脉资源获得组员。
七、小组活动总表 节次 时间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预备活动 社工 文四海 陈美君 第一节 12月3认识你我他 让工作员与小组自我介绍 日19:成员互相认识熟对对碰 00—悉,从而能够增订立小组规—20:进小组成员之间范 20 的彼此了解,明 确本小组的目标与规范 第二节 12月沟通从心开深化小组成员的我爱记名字 10日始 认识,在讨论中你说我说 19:00进一步沟通和了传授交流技——解,掌握一些基巧和经验 20:10 本的沟通交流技 巧 第三节 12月与陌生人说通过与陌生人搭 18日 话 讪,把沟通交流15:00的技巧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16:20 升能力 曹兴琴 张明 文四海 陈美君 张均友 曹兴琴 杨帆 张明 第四节 2010过去的故事 总结分享上次活分享经验 年12动的经验和感解手结 月19受,让组员学会 日 倾听,学会团体19:30沟通与合作,回—顾整个小组活动20:45 的目标,对整个 小组活动进行评价。 杨帆 张均友 八、每次活动计划
第一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12月3日19:00——20:20 个别活地 点 目 标 内 容 分 工 动时间 1)5分 让组员与工社工及工作员主带社工——文四海 钟 作员间相互自我介绍(包括助理社工——陈美君 认识 姓名和在此处观察记录——杨帆、张融 活动中的角色) 均友(观察社工)、曹合 兴琴、张明(观察组员) 社 工 2)20分让组员间有游戏——“对对文四海主持整个活动,机 钟 初步认识 碰”:将事先准陈美君辅助(发放卡构 备好的写有谜片、维护游戏秩序) 实 语和歇后语的 验 卡片随机发放室 给每位组员,然后让其找到与其相对应的组员。然后互相作自我介绍,限时3分钟。然后向整个小组成员介绍对方,限时10分钟。 3)5分让组员更清由社工总结“对文四海作总结,陈美君钟 楚小组内容对碰”游戏,并介绍小组内容和目的 和目的,并再次介绍小组澄清他们的的内容和目的 疑问 所需物资 卡片15张,笔15支,剪刀一把 4)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范,使组员对小组更有归属感,更能提高自己沟通交流能力 2、在小组活动的秩序上,希望小组成员能有序参加活动 再次让组员加深认识和了解,建立融洽和谐的小组气氛,为以后小组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签订协议,正式建立小组关系。 1、与组员一起 订立小组规范 2、澄清小组活动如有变更将及时通知组员 邀请组员介绍 其他组员,简单说说他们的情况。 5)15分钟 7)5分钟 让组员表达对这次聚会的感觉,令社工和工作人员明白组员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社工和工作人员能从中改善,同时让组员了解别人的感受 让组员对本社工总结本次 次活动有一活动,并宣布本个总的认识 次活动到此结束 向组员发放协 议,由社工带领组员在协议上签字。 邀请组员简单 地说出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意见,以及对整个小组的期望 第二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12月10日19:00——20:10 个别活动时间 1)5分 钟 2)10分钟 3)30分 钟 地点 目标 内容 分工 所需物资 让组员和社工社工及工作员自主带社工— 以及工作员间我介绍(包括姓名—曹兴琴 加深认识 和在此处活动中助理社工—融 的角色) —张明 合 观察记录—社 —杨帆、张工 均友(观察机 社工)、文四构 海、陈美君实 (观察组验 员) 室 1、测试组员在游戏——“我爱记曹兴琴主持空白A4纸5初步交流中的姓名”:每个组员整个游戏,张,剪刀一成效 将获得小纸片一张明发放小把,笔152、深化组员间张,由一名组员纸片 支 的了解 (本次活动一共3、鼓励组员更有三名同学站出主动的参与活来)站出来,大家动 在纸片上写出他的名字或称呼并将答案讲出来,以供检验 通过讨论分享游戏——“你说我曹兴琴负责讨论话题若组员对话题的说”:将组员分为整个活动,干 看法,在讨论两个小组,给个小张明辅助中锻炼团体沟组六人,用抽签的(抽签环通和交流的能方式,由每个组的节、维护游力, 代表抽取讨论话戏秩序) 题,讨论结束后让组员围成一个圈,由组员主动发言,分享和讨论其在上一环中及日常学习生活中所经历的比较深刻交流经历 4)20分钟 通过知识讲解的方式让组员掌握一些沟通交流的基本技巧,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让组员对本次活动有一个总的认识,并对第三节活动由一个大概的了解 6)5分钟 “知识讲解’:结 合自身经历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沟通交流技巧,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社工总结本次活 动,并对第三节活动做出大概的介绍,最后宣布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第三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12月18日 15:00——16:20 个别活地点 目标 内容 动时间 1)10分 让各位组员了社工向组员详细钟 解今天活动的介绍本次活动的详细信息。 策划和应注意的事项和问题。 2)60分让各位组员在实训活动—“说钟 现实生活中去行你就行,不信运用他们在上试试看”。本次活次活动中所学动是一次实训活得的沟通交流动,要让组员到技巧,让他们陌生的环境中尝对自己的想法试与陌生人进行进行实践。 交流和沟通。首先是分组,每位社工将带领两名组员。然后出发到市中心的某条街。社工拿出之前准备好的问题,分发给每个组员(组员也可根据自己想知道的向陌生人咨询),然后让组员分别同陌生人交流和沟通,并得分工 陈美君-作 介绍 所需 物资 陈美君-组织分组 杨帆-分发笔和带有问题的纸片给各个社工。并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笔15支、写有问题的纸片15张、空白纸片30张 3)10分钟 确保所有组员都安全,并及时带回学校,让组员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社工清点人数,回收笔和写有问题的纸张,并对本次活动做小结,并告诉组员下去后对本次户外实训有什么感想、体悟和收获做出小结,并在下一节活动同其他组员分享。然后通知下次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张均友—主 持总结 杨帆—回收笔和纸张
第四节 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2010年12月19日 19:30—20:45 个别活 地点 目标 内容 动时间 1)5分钟 让组员了解本社工介绍本节活融 节活动的内容 动的全部流程,合 对上节活动做简社 短总结。 工 机 构 实 验 室 2)25分 钟 让组员学会分享自己的收获,并学会倾听他人的经历,让他们在交流沟通中共同进步。 分工 所需 物资 主带社工— —杨帆 助理社工——张均友 观察记录——曹兴琴、张明(观察社工)、文四海 、陈美君(观察组员) 社工让大家围坐 笔15支、空成一圈,然后积白纸张30极引导、鼓励和张 支持各个组员给大家分享上次活动的经历和收获。 3)10分钟 让组员学会成功扮演倾听的角色 ,学会尊重和理解。 4)10分钟 5)5分钟 6)20分 钟 社工对本次沟通交流作出全面的概括,并对这次沟通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作点评,如如何做一名倾听者,在倾听中该注意的技巧。 让组员学会团互动环节—“解体沟通与合手节”。将组员分作。 成2组,然后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分享组员在游戏中所获得单人的角色 让组员填写后社工分发后测问测问卷。 卷让组员填写。 社工鼓励组员对整个小组活动作评价(包括自己的收获和对整个小组有什么改进性建议),每位社工对组员作评价。然后主持社工作最后讲话,并宣布本次小组活动结束 问卷15张、笔15支
九、所需资源
1. 人手:第一、第二及第四次活动需工作员两名,其余成员配合。第三节活动每人带两名组员(具体分配见每节活动安排)。 2. 物资:
纸片18张
剪刀两把(工作员自带) 扩音器一个(可在学校借)
矿泉水一桶 纸杯若干
中性笔15支(组员可自带) 空白A4纸20张 3.财政预算
展板纸4张,每张1.5元,共6元 海报纸3张,每张1.5元,共4.5元 车费18人,每人往返共两块,总共36元 矿泉水一桶7元
纸杯两袋,每袋3.5元,共7元 纸张及打印、复印费10元 合计:70.5元
十、工作日程
日 期 11月18日至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6日至11月30日 12月3日 12月10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 任 务 制作项目策划及有关宣传的预备工作 张贴宣传海报及展示项目展板 招募组员 开组并进行第一次小组活动 开展第二次小组活动 开展第三次小组活动 开展第四次小组活动
十一、应变计划
预 计 困 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参加者 应 付 办 法 请同学帮忙,寻找一些他们相熟而又是招募对象的成大一新生参加 2)工作员未能同时兼顾到组内1、请现场除主要负责的工作人员协助,成员 并在事前与他们作详细提示,同时做好分工工作,以便相互配合 2、在小组初段掌握组员性格及所关注的事情,以便工作员在构思及运作小组时,能更针对他们的需要提供适量的看顾 3、在小组进行时,工作员应敏锐的观察每一位小组成员,并留意他们的言行并作适当回应 3)小组成员中途要求退组 在小组初期与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小组规范,限制成员自动退组 工作员做好工作,对小组成员公平公正,减少成员的负面情绪 4)在小组进行中,成员参与度工作员高质量将活动进行,提升成员的不高
参与热情 十二、评估方法
1、在小组成员报名及最后一节活动即将结束时,组员将填写前后侧问卷各一份,以评估他们是否有参加小组的必要及比较组员在参加小组后的沟通交际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在小组最后一节,小组成员相互分享各自收获。
3、依工作人员及观察员在进行小组时的观察及分析做评估报告。 4、依据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作评估。
5、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十三、附录 附录一
“心之源”小组前测问卷
姓名:___
1、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
A、关系很好,很满意 B、关系一般,马马虎虎 C、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 D、不清楚 2、你认为在大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吗? A、很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3、与中学相比,你觉得大学的人际关系?
A、有所进步,更深刻 B、有所倒退,更虚伪 C、不是很清楚 请选择与中学相比,你觉得大学的人际关系
4、你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上是否有障碍?
A、很有障碍 B、有一些障碍 C、完全没有障碍 请选择你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上是否有障碍 5、你和你同寝室的人相处怎样?
A、很融洽 B、一般 C、较差 D、和他们不怎么交流 请选择你和你同
寝室的人相处怎样 7、你觉得你和老师的关系怎样?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不清楚请选择你会觉得自己的烦恼无人可以申诉或者有口难开吗? 8.当发现自己无意中做错事或者损害了他人,你会很快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会,因为不是故意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看情况 请选择当发现自己无意中做错事或者损害了他人,你会很快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吗?请选择生活中与其他人产生矛盾是难免的,你认为与他人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窗 9.生活中与其他人产生矛盾是难免的,你认为与他人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你能确保以下时间有空吗?并在里面标明。 星期三下午 星期五晚上 星期天晚上 星期六早上 你你请选择与人交往时,你比较在意对方的 附录二
游戏“你说,我说”讨论话题
1、你怎样看待现今物价持续走高
2、对四川省的离婚率成为全国最高,你有什么解释 3、你对宜宾学院做早操和学生打扫教室抱什么样的态度 4、你怎样看待宜宾学院的“百步梯” 附录三
第三节实训活动的任务
1、叙福商场在那里 2、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在哪里 3、从大观园回宜宾学院该做几路车 4、宜宾有那些著名的特产
5、在宜宾市内哪里最好玩儿
6、上翠屏山有哪几条路,最好的路是哪一条 7、你怎样看待宜宾的交通 8、你觉得现今物价怎样 附录三
“心之源”小组后测问卷
姓名:___
1、经过这次小组活动你认为你有收获吗?
A、有很多的收获 B、有一点收获 C、没有收获 2、你认为这次小组活动对你的人际交流技巧提升有帮助吗?
A、有很大的帮助 B、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C、没有帮助 3、经过这此小组活动,你有把握提高你的人际关系吗?
A、有把握 B、不知道 C、没有把握 4、你认为这次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怎样?
A、非常好 B、还行 C、很糟糕 5、你认为此次小组活动哪些方面开展得比较成功?
6、你认为此次小组活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失败?
7、在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8、就自己的人际沟通交流而言,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还需改进?
9、你认为在以后的小组活动开展中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要改进和完
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