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传播问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今传媒2012年第8期 传媒调查报告 浅概甘南糕1《l治 旅游产业发展的传播 题 孙昊鹏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重要的生活方式。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开发 生态保健旅游业,已成为推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旅游业由于受 到经济基础薄弱及观念落后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甘南州旅游业发迹较晚。但经过近年的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不同程度 的开发,随着国家加强对西部旅游政策的倾向,甘南迎来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机,如何抓住机遇促进甘南州旅游业的发展是一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4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成 质量好,构成了立体的一条龙式旅游体系。甘南州的旅游资 为一种时尚和重要的生活方式。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 源主要保罗藏传佛教文化、藏民俗风情、森林草原和历史文 “甘南”)旅游业由于受到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社会建设较 化遗产,原生态特征明显、多样性和神秘性兼具,区内除拉 为落后以及观念保守等因素的限制,甘南旅游业与内地旅游 b楞寺、冶力关森林公园、莲花山森林公园等国家级旅游景 业发达的省份、城市相比较,发迹较晚。但经过近年的不断 区,也有南山森林公园、腊子口战役遗址等省级旅游景区, 发展,甘南的旅游市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随着国家政 更有如茨日那毛主席旧居等数量众多的州、县级旅游资源, 策对西部旅游业的偏向,甘南迎来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机, 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经过开发之后能成为极具参 如何抓住大好机遇促进甘南州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 观价值的旅游景点。从州内的旅游资源的分布看,呈现出旅 问题。经过调查思考,我认为加大对甘南旅游产业的传播和 游资源沿交通干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 促进,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五点。 布在依兰郎公路、洮临、卓尼、江果河、迭部为纵轴,以岷 县、合作、合作、冶力关和省道313线(阿万仓一宕昌)为 一、转变职能,创新机制,走招商开发、 横轴的“三纵三横”沿线,可进入性较好、易开发。 社会共办的路子 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对于促进甘南州域经济发展十分必 要。在旅游业发展上,旅游企业采用何种机制运作,对于旅 游业的兴衰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率 甘南旅游业还存在以下几个劣势。一是甘南经济水平落 后,对旅游业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甘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开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景区景点建设、产品 深度开发和宣传促销受到很大制约。二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先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企业机制和发展道路问题。政府在发 落后,旅游服务水平较低。从旅游交通条件看,交通运输方 展旅游业上,首先要解放思想,改进以往政府投资做法,运 式单一,交通格局仅靠低等级公路。从接待能力方面看,除 用市场的思维和方法解决旅游业发展的问题。政府应为企业 旅游基础设施缺乏等明显问题外,许多景区服务人员不具备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平台。就是要把政府职能转变为 基本的旅游接待素质而且缺乏专业的如向导、闻讯等旅游服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次是创新机 务、服务人员、景区基础建设滞后等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甘 制。新上景点,机制要一步到位,建成规范的民营旅游企业。 南地区远离东部集中客源地,且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甘 对旧有景点也应加快改制,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加快国退民 南州距我国居民出游率较高的沿海东部的主要客源地距离较 进的步伐。三是借力发展。甘南作为较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 远,该地区游客进入甘南州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对外宣传不 区,不能依托州政府财政为旅游注入大量资金。 到位,致使主要客源地游客低估了甘南旅游价值,吸引力较 为此,必须借助外地客商、外地旅游单位经济实力雄厚、 小。经过对甘南旅游资源优劣的分析,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管理经验丰富、技术力量较强等优势,充分挖掘利用民间资 本,发展壮大旅游业。 (一)打生态旅游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分布在白龙江、 洮河、大夏河流域的林区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 二、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全力打好‘两张牌’’ 甘南藏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资源种类多、 林。天然草场质量较好。主要的自然景观有神奇俊秀的莲花 收稿日期:2012.06.29 作者简介:孙昊鹏,男,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43 今传媒2012年第8期 传媒调查报告 山、太子山、则岔石林、黄河首曲、等水域风光,黄捻子、大 游客仅占5%。国内游客中,省内游客又占到了75%。仅有 峪沟等森林景观以及桑科草原、尕海候鸟保护区、阿夏沟熊 25%的省外游客从兰州和成都进入。省内近距离游客多来自 猫栖息地等天然生态旅游景观60余处。因此整合生态旅游资 临夏、白银、定西和兰州。可见,甘南的旅游影响力是十分 源.以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为依托,结 有限的。甘南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知 合以藏传佛教文化、特色藏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的重头戏,使 名度。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 旅游业真正成为甘南州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在旅游 进行宣传,重点宣传甘南的民风民俗、藏传佛教文化、历史 开发中,一定要坚持保护第一原则,要以生态旅游的标准严格 文化、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宣传自身的 要求游客和相关部门。既要搞好旧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 优势,向县外乃至全省全国推介甘南。二是编印当地旅游图 坚持不懈地继续改善生态环境。在发展经济上,发展绝不以 册、宣传画等宣传品,拍摄电视专题节目,多种渠道进行广 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并重 泛的视听化传播,使游客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多的“甘南”体  的方针。在生态工程的规划、实施上要突出沿路、沿边,突 验;三是高站位,搞好甘南旅游规划,做好对接周边旅游线,融入西部旅游圈,精心包装草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多条 出集中开发,规模治理。 (二)打好民族文化牌 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四是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招商会、洽谈 会、旅游产品展示会,举办旅游节,从不同角度介绍甘南的 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开发利用当地农特产品,如藏 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和线路;四是在全县范围营造人人都是 药、藏族工艺品、畜牧产品等,把历史、佛教文化同自然风 促销员、导游员、宣传员的宣传氛围,全民做好旅游宣传促 光、休闲度假融为一体,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如在桑 销工作;五是全县各级领导要以会为媒,在参加各类会议时 科草原设置精品藏式旅游度假村,定位高收入游客,让游客 要广泛宣传甘南,招商引客。 体验藏族的生活,在喧嚣的城市外找到自己一片安静的内心; 或在拉卜楞寺、郎木寺等人文景观附近设置客栈、青年旅社 或露营点,定位低收入游客或喜爱徒步探险的游客,同时配 套以完备的物资供给、医疗等基础设施,用当地的特色来给 予游客未曾有过的激动与惊喜。在体验丰富项目的同时,让 五、加强区域协作,化挑战为机遇,营造 大旅游环境 甘南地处陇、青、川三省交界,这对甘南来说既是机遇 游客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沉积,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 也是挑战。机遇在于甘南可以地理优势开展活动,把周边旅 游产品的拉拢过来,如可以与青海湖、塔尔寺组成“藏族风情” 完美结合,使游客有所游,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乐。 旅游线路;也可以与兰州,天水等地组合成为“多彩甘肃”旅 三、优化整体定位,树立形象,增强对外 游线路。用周边知名的、较成熟的旅游产品来提高甘南的知 吸引力 名度,在拉拢客源的同时甘南在此期间也可慢慢摸索出适合 自己的品牌定位。而挑战在于周边存在竞争性较强的旅游产 定位是第一竞争点。经济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定位,旅游 品,如九寨沟旅游风景名胜区。若甘南的各方面旅游产品差 产业的壮大同样有赖于适合自己的定位。为此,我们应当把 强人意,很容易就会被忽视,从而来选择服务更完善的旅游 优化甘南旅游品牌定位问题摆上重要位置来认真加以研究。 产品。目前甘南所提供的游旅游产品在各方面上都无法与九 在硬件建设上,一是要致力于景区景点建设的延伸和拓展。 寨沟相竞争。另外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无法与九寨沟相比。所 国内游客在甘南的平均消费水平仅为180元/天,其中购物、 以很多游客的旅游途径甘南,以九寨沟为目的地。只有部分 娱乐等非基本旅游消费所占比例极小。可见目前甘南乃至甘 游客参观拉卜楞寺、郎木寺等景点,然后去往九寨沟,较少 肃旅游业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没的可游、可购、可娱, 在桑科草原、当周沟等景点游玩。可见,甘南旅游发展的关 或者是供游、购、娱的设施和物品不健全,档次不高。应当 键有二:一是努力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不求短时间超越周边 紧紧围绕游购娱,扩充旅游景区景点的硬件建设,紧贴当地 知名产品,只求口碑和品牌宣传的积累,为今后发展铺平道 遗存古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搞好相关产品的开发。如甘 路:二是加强与周边旅游产品的合作,力争以甘南为枢纽连 南县要紧紧围绕藏传佛教文化,围绕草原风情、藏族民风民 接青海湖、麦积山、九寨沟等景区,形成西北旅游大区。用 俗和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提升档次。二是致力于县域整个 集聚化的景区来提升整体旅游价值和竞争力,在达到共赢的 大环境的优化。大力加强通信、电力、交通、城建、环,保 同时,甘南依靠地理优势会得到飞跃式发展。 等项工作,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大力加强软件建 设,切实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诚信意识,设 立游客投诉中心,及时查处影响旅游环境的人和事,推动旅 游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星,李亚兵,侯佩旭,从文化视角看藏区旅游产品的供给一以甘 南藏区为例[J].开发研究,2oo5(1). 四、强化宣传,大造声势,积极推销甘南 旅游 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甘南最具活力的立州产业,做好宣 [2]杨朝继.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D].西北民族 大学.2005(14). [3]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羌洲,武树礼,韩瑛对甘南地区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考[J].西北民族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传工作十分重要。根据肖星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甘南旅游市 场客源空间分布情况为:国内游客占到总游客的95%,国际 44 [5]周亚庆,吴茂英,周永广等.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 旅游学刊.200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