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的焦化
(一)煤炭焦化的定义
煤炭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产品用途: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 (二)烟煤炼焦技术
煤料在焦炉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两侧炉墙的高温作用,从炉墙到炭化室中心方向,煤料逐层经过干燥、脱水、脱除吸附气体、热分解、胶质体的产生和固化、半焦形成和收缩等阶段。最终形成焦炭。实际生产过程中,各阶段之间互相交错、难以截然分开。
1、开燥脱吸阶段:120℃以前放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200℃以前析出吸附于煤孔隙中的气体。 2、 热解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起始温度随煤变质程度而异,一般在200-300℃发生,主要产生化合水和CO2、CO和CH4等气态产物,并有微量焦油析出。
3、 胶质体产生和固化阶段:大部分黏结性烟煤在350-450℃大量析出焦油和气体。几乎全部焦油在这一温度下产生,释放的气体以CH4及其同系物为主,别有少量不饱和烃CnHm和H2、CO、CO2等。这些液体、气体和残余的煤粒一起形成胶质体状态。进一步加热,胶质体热解更加激烈,析出大量挥发物,黏结性烟煤煤熔融、相互黏结,固化为半焦。
4、 半焦收缩和焦炭形成:500℃左右黏结性烟煤经胶质体状态,散状煤粒熔融、相互黏结而形成斗焦。温度继续升高,700℃之前,半焦内释放出的挥发物以H2和CH4为主,并使半焦收缩产生裂纹,称为半焦收缩阶段。700-950℃半焦进一步热分解,析出少量以H2为主要成分的气体,半焦进一步收缩,使其变紧变硬,裂纹增大,最终形成焦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