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广客专线金沙洲隧道特殊地质处理方案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兰Q】Q Q: Science end TechnOI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程技术 武广客专线金沙洲隧道特殊地质处理方案研究① 黄龙光 (中铁四局五公司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金沙洲隧道工程地质复杂,有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碳质泥岩,碳质灰岩,溶洞,溶槽及填充耢,富水砂层等不良地质。本文通 过对特殊地质的分析研究,制定地表注浆加固 井点降水 洞内管棚等多项措施,同时加强监控量测,以信息化指导施工,加强施工工艺的 不断改进。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安全顺利地通过不良地质段。本文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为隧道施工遇到相同地质条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隧道 通过特殊地质 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U 4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4—098x(2olo)o3(c)一0118-o2 1工程概况 市境内,进口位于南海市里水镇洲村,出口 Ⅱ洞室时,拱顶有少量水渗入隧道。开挖至 按CRD六步法稳步推进,施工状况良好,经 金沙洲隧道位于广州市西北侧及南海 Ⅲ、Ⅳ洞室时,砂层中的地下水从隧道中部 监控量测结果反馈,沉降控制较为理想,施 通过,砂层水量丰富,隧道开挖过程中有较 工环境大为改善。 (2)DK2195+510~DK2196+l1O段,隧 位于黄岐镇沙溪村,隧道下穿广佛、广州西 大涌水出现。因此,在距隧道两侧开挖边线 及相关工程的控制工程 隧道进口里程:DK2192+831,出口里 水。降水井间距6112,直径800min,管径 9m,地质主要为淤泥层,粉质黏土 环高速公路及风岐里峰村等,是新广州站 5m布设两排降水井,以排除砂层中的地下 道埋深1层,砂层,碳质页岩,碳质灰岩及灰岩,局部 有溶洞及其填充物。围岩破碎,自稳性差, 表排水系统连通。在隧道施工中多次出现 400mm,深度以穿越砂层至其下粘土层5m。 中砂层里的地下水。 程:DK2l97+265,全程4434m。其中593m为 在该段共设降水井60眼,以排除隧道施工 裂隙发育,裂隙水较大,有多处裂隙水与地 明挖暗埋段,372m为敞开段,其余3469m为 暗挖段。金沙洲隧道为铁路客专线双线隧 面积达160m 。金沙洲隧道共设2个竖井和 一③为了控制开挖时隧道拱顶沉降过 突泥、突水,施工难度极大,并造成隧道洞 围内环向布设 159大管棚,管棚环向间距 40cm,长度80m,施工中间隔打入,并及时压 注水泥浆。管棚施工采用先进的电子导向 向。 道,开挖高度13.7m,开挖宽度15.7m,开挖 大,沿隧道拱部开挖线9650cm,拱顶140。范 内多次停止施工,隧道西侧100m左右处的 高速公路及匝道坍塌和地面踏空。已封闭 高速公路6个收费亭和道路。严重影响洞内 安全、施工进度和高速公路正常运营。 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处理: ①在DK2195+510~+780段隧道两侧 个斜井,以及进口和出口等5个工作面同 时施工。 金沙洲隧道工程地质较为复杂,有粉 系统,控制管棚施工方向。防止偏离预定方 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富水砂层,碳质泥岩, 碳质灰岩,灰岩中有溶洞,溶槽及填充物, 施工中极易突泥,突水。 ④该段隧道施工方法,原设计采用双 外侧lm各布设一道隔水墙,每道止水墙采 侧壁导坑法,2008年2月29日经变更后,采用 用 11Omm钻孔桩,钻孔桩按间距2m×2m CRD六步法,初期支护采用I25a钢拱架。间 布置,隔水墙采用普通地质钻机钻孔,每孔 距0.5m,喷射厚35CiTIC25砼。为了控制沉 钻至隧道底板以下5m,对隧道底板以下5m 至隧道顶上1 1in范围内注浆,在隧道两侧形 成5m厚的堵水帷幕。以堵截隧道外大面积 2现选择两个特殊地质段进行实例分析 (1)DK2196+l10+300段,其上至下地质 降,在每步施工中,采用了如下措施: 每步施工时,增加锁脚锚管两对,并压 分别为:人工素填土厚度0~2.1m,淤泥质 粘土,厚5~lOm,黏土,厚度l~2m。砂层, 注水泥浆。以增加钢拱架拱脚的稳定性,减 的地下水流入,防止隧道外较大范围的地 表沉降。尤其是防止高速公路路面沉降。 ②把DK2195+510~+78O段沿隧道纵 向划分成30m一格,中间采用隔水墙隔开, 各洞室开挖步距严格控制在0.5I1'1,严 拱脚处必需整平土层,密实,然后加垫 厚度I~3m,黏土,厚度4~iOm。灰岩,厚度 少拱脚处沉降。 6m以上。隧道在该段埋深在12~l6m之 间。隧道拱顶及上半部处干淤泥层中,淤泥 禁大步距开挖。 质粘土呈流塑性,自然成拱能力极差,极容 1~3m,水量极其丰富。位于隧道中部,施工 时涌水量大,施工难度极大。 施: ①针对淤泥质粘土层,为了增加其成 易坍塌。况且,在其下有一粉细砂层,层厚 20mm厚木板,以加强钢拱架拱脚地基承载 虽然该方法可以减少每个区域的突水、突 泥量,但一旦存在突泥、突水,风险还是较 力,控制初期支护变型,减少拱顶沉降。 及时排除开挖面处积水,尤其钢拱架 大。后经变更,把该段隧道距隧道顶1m以上 至lOm高的范围进行注浆加固。主要作用是 对溶洞、溶槽及填充物进行注浆固结。注浆 布置。 ③在DK2195+5l0~+780段,洞内打人 针对以上地质情况,采用以下技术措 脚处,严禁积水。否则沉降量会增大。 施工时长时间停顿。这样,工作面能适当保 工序安排合理,要确保快速施工,严禁 孔采用中11Omm的直径,间距2.Om,梅花型 拱能力,减少流塑性,采用从地表进行搅拌 持“干燥”,如停工时间长,地下水渗入,整 桩加固土体的措施。搅拌桩直径500mm,间 个工作面被水泡。施工环境变恶劣。沉降变 距400mm,加固深度,从隧道拱顶以上6m到 形会加大。 108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环向间 距30cm,长度40m。并及时压注水泥浆。施 隧道拱顶以下6m。加固宽度,至隧道两侧开 经过以上多种技术措施的处理,隧道 工中,根据隧道内渗水情况,可在管棚间隙 挖线9[,4m处。设计中对淤泥质粘土层和富 施工中,砂层地下水基本疏干,无涌水现象 内打入超前小导管注浆,以固结围岩,控制 水砂层都进行搅拌桩加固,施工中由于粉 发生,拱顶流塑状淤泥层也已固结。呈干硬 突泥、突水。 细砂容易抱钻,搅拌桩无法穿过砂层,所以 加固到砂层与淤泥质粘土层分界面即止。 ②隧道采用CRD六步法施工,施工I、 的柱状体,两柱状体间隙中有少量淤泥。但 ④金沙洲隧道地质复杂,地质变化多 经过管棚再次注浆后,也已固结,没有流塑 端,采用多种地质预报,提前掌握开挖面前 的淤泥流出,隧道成拱能力大大加强。隧道 (下转1 20页) ①作者简介:黄龙光,1993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1 1 8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0 NO.09 赢 而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程技术 铜等消杀手段,在水质达标的同时,又造成 消毒方式的特点简述如下。 (1)氯化消毒。 极为有效。 它的优点是:无氯的刺激作用,不受水 二次污染,造成使水质扎眼,刺激皮肤等恶 泄露会造成大面积中毒污染。臭氧技术在 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以上缺陷,臭 氧化水还可消杀人体上细菌,更为经济的 有一定 果,特别是液氯使用中潜在威胁很大,一旦 常见消毒剂有氯、次氯酸钠、漂白粉盒 的pH值影响,对太阳辐射影响稳定,氯片等。 氯化消毒的优点是: 杀菌效果好;有持续消毒功能; 氯化消毒的缺点是: 有气味并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的持续消毒功能,水色效果好。但目前我国 尚无实例。 (4)臭氧消毒。 ①臭氧能迅速杀灭扩散在水中的细 是使用中减少或取消了药物消耗,成本降 菌,芽孢、病毒,并能破坏水中有机物,改善 低,水质保质期得以延长,是一笔不小的节 使用臭氧后,建筑屋 水的物理性质和器官感觉,进行脱色和去 约开支。需注意的是,对池子结构、设备和管道有腐蚀作用 全事故 (2)照射消毒。 水中的不良细菌。它的优点是杀菌效率高, 且只改变水中微生物内部结构而不改变水 与氯消毒配合使用。 操作管理水平要求高,否则会发生安 臭作用,使水呈蔚蓝色,而又不改变水的自 然性质。 面泳池在高温下可能会使部分藻类生长, 这是因为臭氧虽然有灭藻功能,但藻类品 ②臭氧不易溶于水中,且不稳定。它无 种即多,不可能全部杀灭,这种情况一般出 使用。 用少许硫酸铜即可。 故应设置氯消毒与其配合 现在太阳光强烈的持续高温天气,此时配 利用紫外线对池水进行照射,以杀灭 持续消毒功能,③臭氧有毒性,池水中不允许超过 m 。故水进入游泳池前,应利用活性炭将 的性质和气味。但它无持续消毒的功能,需 0.0lmg/L;空气中不允许超过0.001mg/ 参考文献 [1】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 程,CECS 14:2002. 杀菌效果受池水浊度大小的影响,不 多余的臭氧吸收。亦有将臭氧投入滤前水 仅应在过滤后进行,尚须的理想的照射装 置。照射光谱在于200—300MU范围内杀菌 效果最佳。 (3)碘化消毒。 中,以便消除多余的臭氧。 其中臭氧化技术用于游泳池水处理技 术已十分成熟,欧美等国使用十分普遍,国 [2】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3】李红,樊宏.居住区水景设计f期刊论 文卜住宅科技,2006(2). 际比赛游冰池几乎都是采用臭氧技术处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 996. 加药装置 l 5】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四版); 抗病原菌、抑制浮游生物和藻类生长 理,目前国内常采用的加氯、漂白粉、硫酸 [【7]臭氧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装置 l 池水一平衡水箱一循环水泵(含毛发聚集器)一高速过滤器一板式换热器一池水 f 』 酸碱平衡装置 图1 反冲洗水外排 (上接1 18页) 固就被水流冲散冲走。无法堵住裂隙水。最 参考文献 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 2004(2). [2】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设,2003. 【3】陈豪雄.隧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 方地质情况尤为重要。本隧道采用了TSP, 后,只有采用引水管,安装方法同上,把水 f1】万姜林,唐果良.复杂周边环境下浅埋 地质雷达,地质钻探等多种地质预报。对施 流引向隧道外,待二衬完成后,对引水管进 工前方的地质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提前 行高压注浆,固结引水管道。算是解决问 做好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和避免突泥、突 题。 水事故的发生。 ⑤在DK2l95+510~+780段施工中,前 处理效果验证,经过多种处理措施,隧 道围岩加固效果良好,溶洞溶槽填充物经 期因为对地质的了解不充分,出现过两次 过注浆加固后,能有一定的固结,再从洞内 出版社,2006. 突泥事故的发生,第二次突泥量达1000多立 采用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基本能保证开挖 [4】李国良,朱永全.乌鞘岭隧道高地应力 方m。导致地表塌陷,形成直径近1 5m、深近 时能有一定的自稳成拱能力,初期支护钢 10m的塌坑。但塌坑不在隧道正上方,而在 拱架间距减到0.5m。稳打稳扎,步步推进, 隧道右侧上方,仅仅是通过裂隙通道进入 终于通过了特殊地质段。 隧道内。因此,及时采用片石砼填筑塌坑。 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fJ].铁道工程学 报,2008(3). 洞内清除淤泥后,继续施工。 另外,在k2195+780处,施工中突然出 现很大裂隙水,涌水量达800m /h。裂隙水 3结语 隧道施工中,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和地 质勘测的不完全性,施工中会出现很多异 测手段,充分掌握隧道地质,并采取有效的 道施工任务。金沙洲隧道地质复杂,施工中 从洞室台阶中部涌出,造成停工。第一次治 常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高科技的勘 理采用埋设导水管,把导水管深埋裂隙中, 有阀门,待固化剂强度达到100%后,关闭阀 采用水泥固化剂锚固导水管,导水管上安 技术措施,才能安全的,保质保量的完成隧 门。结果产生很大水压,把导水管连根拔 不断改进技术措施,最终顺利完成了该隧 起。第二次处理方法采用地表钻孑L压注水 道的施工任务。 泥水玻璃双液浆,由于水流大,浆液还没凝 1 20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