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导流方案、度汛方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整个施工工期大部份在枯水期, 施工时流水量较小: 交通桥施工时为了保证 在施工过程中现状河畅通, 拟在施工段面内埋设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进行施工导 流。

围堰兼作便道

埋砼管导流

墩1

墩2

围堰兼作便道

本标段的施工围堰主要是机耕桥工程施工,根据河道的特点,在靠水流的 一侧为防止水流冲刷,采用袋装土护堰,个别不稳定部位直接采用袋装土围堰。

10.2.1 围堰断面设计及稳定性 施工围堰的设计标准应能挡住内沟的水,应考虑正常外水及雨季涨水,围 堰不致漫顶和崩溃。围堰高度根据现场水位确定。

10.2.2 断面设计

根据施工经验,此种比较低矮的围堰,普通选择两岸边坡相同,均为 1:3。 堰顶宽度在考虑人员通过,顶宽定为 2.0m。

2.0m

外侧

袋装土

1:3

内侧 1:3

黏土

排 水

10.2.2.1 围堰稳定性

根据施工经验,上述的围堰断面能满足围堰稳定性要求,此处再也不做围堰 稳定验算。 在靠水流的一侧为防止水流冲刷, 采用袋装土护堰, 个别不稳定部位 直接采用袋装土围堰。

10.2.2.2 围堰布置

本工程围堰布置在机耕桥工程上下游段。 10.2.3 围堰填筑

进场后,即将组织机械填筑围堰。 10.2.3.1 围堰填筑采用透水率较小的土料进行填筑。 不符合要求的土料及 砂质土等抗渗性差的土料不得用于围堰填筑。

10.2.3.2 土方压实采用推土机压实,压实后土方的压实度达 92%以上。 10.2.3.3 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 分段位置错开。 填筑时填土厚度不得大于 30cm,土料粒径不大于 5cm,每层压实 验收后方可铺筑上层土料。

10.2.3.4 填筑土方的具体质量要求及检验办法见土方填筑章节中的具体 要求。

10.2.3.5 填筑机械的选用 围堰填筑土方采用就近取土,运距较近,因此土方机械采用挖掘机挖土, 推土机推土整平、压实。

10.2.4 围堰拆除

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围堰拆除,采用挖掘机拆除, 自卸车运输。

10.3.1 施工降水部署

根据建造物特征和基础高程变化情况,按条块分割和高低有别的原则,经 分析研究, 决定将主要建造物基坑分为摆布两个降水区。 由于该两区的平面形状 和基坑底面高程差别不大,故两区降水方案相同。

10.3.2 降水方案设计 10.3.2.1 降水方案选择及与主体工程施工的协调, 我们安排在基坑开挖时 即进行降水设施施工, 此时基坑少量渗水通过在基坑内开挖小型排水沟网和集水 坑,用小型水泵抽排至基坑以外水域。然后在降低地下水位条件下继续向下开挖, 并始终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 0.5m。当基坑开挖至建基面时,必须保持地下 水位(或者水头)降至建基面以下 0.5~1.0m,直至建造物结构和回填土方完成到 一定高程, 经验算可以住手降水时为止。 因基坑开挖始终是黏土和壤土, 故可采 用明排法进行排水。

在构筑物 0.5 米以外每侧开挖一条排水明沟,将基坑内的水引入护底以外 的两个集水井内, 每一个集水井内布置 1 台 2.5 寸水泵,抽上来的水直接排入外河。

排水沟采用底宽 0.4m、口宽 1m、深 1.2m 的断面。集水井采用 2.5m 长、宽 2m、深 2m。集水井设在距围堰 5m 摆布处。

10.3.2.2 备用设备与备用电源

鉴于基坑降水设备投入正常运行后不能随便中断运行,而设备创造质量缺 陷和自然磨损老化及其他运行故障等问题又在所难免, 所以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 备用设备和易损件。各工地拟定另增加 2 台套 2.5 寸水泵机组作备用。 由于排水不能中断,电网系统也难免偶然停电,故必须有备用电源,各工 地分别安排一台 30kw 柴油发机电作备用电源,此项备用电源纳入施工总备用电 源一并考虑。

10.3.3 降水设施的运行管理措施 10.3.3.1 配备 2~3 名技术人员和 3~5 名机电工人,组成专业组,自降水 方案实施开始至运行结束止,全程全面负责降水管理工作。

10.3.3.2 建造物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 下不少于 0.5m。建造物结构没有达到足以反抗基底扬压力和回填土没有超过正 常地下水水位高程, 不得住手降水。 住手降水或者试图减少降水深度必须事先论证 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10.3.3.3 降水专业组必须定时观测记载天气及外河水位等资料。上述观 测间隔时间长短视数据种类及运转阶段不同而不同, 开工后另行制订。 上述记录 均用专门图表,辅以文字说明,分类整理归档,以利查阅分析。

10.3.3.4 管理人员发现降水设施运行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有关 方面报告。

10.3.3.5 降水工作运行期间,如电网蓦地停电,必须通知备用发机电管 理人员即将启动发机电, 5 分钟内必须送电到降水系统以恢复运行。停电期间, 必须严密监测地下水水位变化,做好记录,严防基坑险情发生。

10.3.3.6 降水机组如发生机电故障不能运转,应在 5 分钟更换上备用机 组恢复运行。

10.3.5.7 降水工程结束前,应制订排水沟和集水井回填方案,该方案应 提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10.3.4 基坑支护

基槽开挖后地质条件较差,容易塌方时,须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以有效 的保证施工安全。 基坑的开挖深度不深, 主要支护方案可采用短木横隔支撑和临 时挡土墙支撑。

装土草袋

柱桩

水平挡土板

短柱横隔支撑

暂时挡土墙支撑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围堰施工时除考虑正常挡水外,还要考虑发生连 降大雨的特殊情况。 在施工期间, 应充分估计到汛期带来的危害, 积极采取措施, 作好防汛抢险准备,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10.4.1 成立防汛指挥部

施工现场成立防汛指挥部,组织 30 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项目经理任组长, 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收听气象, 观察水位情况, 并做好详细记录。 随时听从当地防 汛主管部门的指挥和调遣。

10.4.2 防汛备料 根据当地和上级防汛主管部门的指示,汛前编制详细的防汛措施,备足所 需的防汛和基坑保护材料、 设备和劳动力, 以便听从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随时投 入使用。储备草袋 4000 条,砂、石料各 800m3,木桩、雨布和土工布若干。

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抢险队伍,落实机械设备及人员,随时做好一切应急准 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施工人员防汛抢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 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0.4.2.4 围堰防汛措施 为避免围堰内外水位差太大,影响围堰稳定,根据围堰具体情况可在其背 水面采取反滤压渗等措施。基坑内做好明水的排出,必要部位需用雨布覆盖。

10.4.4 加强值班与观测 注意做好堰外水位的观测分析工作。渠顶、围堰与基坑周围派专人24 小时 值班,并配备通讯设备,以便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报告,尽可能的将险情扼灭 在萌芽状态。

② 施工期按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提前落实各项防汛工作,落实机构人 员,配备抢险队伍,物资材料,做到有备无患。

10.4.5 查阅以往汛期水文资料,分析汛期特点,了解河流分布,配备足 够排水设备,迅速有效进行排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