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是知也( ) 默而知之 ( ) 学而不思则罔( ) 诲女知之乎( )( )论语( )终夜不( )(qin) 二、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有朋自远方来( ) 人不知而不愠 ( ) 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时习之 ( ) 不亦说乎 ( ) 学而不思则罔 ( ) 不耻下问 ( ) 学而不厌 ( )
好知者( ) 是知也 ( )
诲女知之乎 ( ) 逝者如斯夫( )( ) 三、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 ②表转折关系的有________, ③表并列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 任重而道远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四、填空。
1.《论语》主要是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_言行的书,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与_____ ,_____ ,_____ 合称“四书”.
4.《〈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 ______,________ 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 ___。
8.文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阐述的道理相一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强调按时复习,才能更好地巩固和记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11.孔文子谥号为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态度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
品德修养① 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七、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连接
1、生活中用来教育我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论语》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