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级能源
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2、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氨气 B.配制100 mL 0.1 mol /L盐酸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实验室制备蒸馏水
3、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等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立即停止
1
4、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近20年来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H、C、N、O、S2
13
15
18
34
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34
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H
O和1
H
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C.13C和15
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
结合OH-
的能力比1H+
的更强
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6、已知:①H2(g)+1/2O2(g)===H2O(g) ΔH1=a kJ/mol; ②2H2(g)+O2(g)===2H2O(g) ΔH2=b kJ/mol ③H2(g)+1/2O2(g)===H2O(l) ΔH3=c kJ/mol; ④2H2O+O2(g)===2H2O(l) ΔH4=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l·L-1
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总质量为ag的CO和N2的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总数为aNA/14 C.2.24 L的2H35
Cl分子中的中子数是1.9NA
2
)D.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形成N—H键的数目为0.6NA
8、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 ②浓H2SO4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H1>△H2>△H3 B.△H2<△H3<△H1 C.△H1=△H2=△H3 D.△H2>△H3>△H1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为一次性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 B.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在使用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C.锌锰干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 D.电解质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一样,是物理变化
10、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
2+
Ni(s)+4CO(g)
Ni(CO)4(g)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3
11、如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当电池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电池的能量转化率未达到100%
B.铝罐将逐渐被腐蚀,电池供电时铝罐上发生氧化反应 C.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正极相连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碳粒的质量会减轻
12、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NH5的电子式为
+
-
D.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H2O=NH3·H2O+H2↑
1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 ②2 H2(g)+ O2(g)= 2H2O(g) △H2 ③C(s)+ O2(g)=CO2(g) △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O2(g)+6N2(g)的△H为( ) A.12△H3+5△H2-2△H1
4
B.2△H1-5△H2-12△H3 C.12△H3-5△H2-2△H1 D.△H1-5△H2-12△H3
1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且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 r(Y)>r(Z)>r(X)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X、Y两种元素可形成分别含有10e和18e的化合物
15、向足量稀H2SO4中加入100mL 0.4 mol·L 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304 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92 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Ba(aq)+SO
2+2+
-1
-1
-
-
(aq)=BaSO4(s)ΔH=-2.92 kJ·mol
-1
-1
B.Ba(aq)+SO
2+
(aq)=BaSO4(s)ΔH=-18 kJ·mol
-1
C.Ba(aq)+SO
2+
(aq)=BaSO4(s)ΔH=-73 kJ·mol
-1
D.Ba(aq)+SO
(aq)=BaSO4(s)ΔH=-0.72 kJ·mol
16、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 X Y Z 5
T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2分)
17、(6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
其实验操作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
试回答:
(1)预计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①②操作之间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18、(9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6
主族 ⅠA 周期 2 3 4 ④ ⑨ ⑤ ① ② ③ ⑥ ⑦ ⑧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⑨中元素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则元素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的周期数和族序数);写出M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由元素②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形成的。
19、(8分)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 SO2+2H2O+I2=H2SO4+2HI Ⅱ 2HI
H2+I2(g)
Ⅲ 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7
C.循环过程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1molH2
(2)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
D.H2、HI、I2三种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2∶1 E.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3)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来表示
C.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不再改变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的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③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H2)__________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
20、(8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具体离子)。 (3)用某废弃的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半导体材料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00 mL 18 mol/L的浓的A、C、E组成的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铜片部分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7.32 L B.6.72 L C.20.16 L D.30.24 L
欲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B的最高价含氧酸所形成的钠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定量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为达到本实验目的其装置连接顺序为:a连________, ________连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套装置的分液漏斗所装的试剂分别为1mol/L硫酸溶液和4mol/L硫酸溶液,该小组同学要测定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加入的试剂 H2的体积(相同条件下) 反应时间 反应速率 9
1mol/L硫酸溶液 4mol/L硫酸溶液 10mL 10mL t1 t2 v1 v2 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是:v1小于v2,其定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有一组同学测定了每隔一分钟,锥形瓶中硫酸的浓度,记录结果如下:
请在下面给定的坐标图中作出v(Zn)—t的图像。
2+
请解释0到4mim时该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上述实验方案可定量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外,还可能有的实验测定方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2、(7分)(1)为了验证Fe与Cu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3+
2+
(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总利用率比直接燃烧更高,装置如下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
10
①__________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时,假设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23、(6分)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而在蒸气状态时,含有S2、S4、S6及S8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S4、S6和S8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1)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硫蒸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96g/mol,则该蒸气中S2分子的体积分数不小于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S8(s)和O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O2(g)和SO3(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可用下图简单表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①写出表示S8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已知SO2分子中硫氧键的键能为dkJ·mol,O=O键的键能为ekJ·mol,则S8分子中S—S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
-1
答案与解析:
1、D A中H2不是一级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为一级能源。B中风力发电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中砷是非金属元素。
2、A A中NH4Cl分解生成NH3 、HCl在试管口又生成NH4Cl。应该用NH4Cl和Ca(OH)2混合加热。
3、B 化学反应有完全进行的,有可逆的,且可逆反应的限度也不相同,A错;化学反应达平衡后,反应达最大限度,不改变条件,不管多长时间,反应的限度不变,C错;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并没有停止,D错。
4、B A中S中子数为18,A错。C中C和N质子数相差1,C错。D中H和H化学性质相同,D错。
5、B 加热可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加少量CuSO4,铁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C正确。用铁粉增大接触面,可加快反应,D正确。B中98%浓硫酸和铁反应不产生H2,B错。
6、C 由题知,a、b、c、d中均小于0,b=2a,d=2c。a>c(可由盖斯定律或△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判断a、c的大小)。
7、B A中还要考虑水中的氧原子,A错。C中没指明条件,故气体物质的量不确定,C错。D中N2和H2反应生成NH3是可逆反应,故N—H数目无法确定,D错。
8、B 稀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热,浓H2SO4溶于水要放热,稀HNO3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故②浓H2SO4放热最多,①稀醋酸放热最少。故△H2<△H3<△H1。
9、A A中一次性电池内部反应不可逆,A正确。B中溶液中阴离子转向负极,B错。C中,Zn-2e=Zn是负极反应,C错。D中电解质导电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 10、B 由题知470K时反应逆向进行,得纯Ni和CO。杂质在左边,不反应
11、D A中电池工作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而损耗,能量转化率不会达100%,A正确。B中铝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中炭棒为正极,C正确。D中,炭棒和碳粒作导电材料,没参加反应,质量不变,D错。 12、A
12
-
2+34
13
15
2+
1+
13、A 14、A 15、B 16、D 17、答案: (6分)
(1)U形管里的红墨水会沿开口端上升(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分) (2)检查装置气密性(1分) (3)CaO+H2O=Ca(OH)2(2分)
(4)1mol CaO和1mol H2O的能量和大于1mol Ca(OH)2的能量(2分) 18、答案: (9分) (1)Ar(1分) (2)HClO4(1分)
(1分)
(3)第3周期,第ⅢA族(1分) Al2O3+2NaOH=2NaAlO2+H2O(1分) (4)(1分);离子(1分)
(5)
(1分);非极性(1分)
19、答案: (8分) (1)c(1分) (2)A(2分)
(3)①0.1mol·L-1
·min-1
(2分) ②C(1分) ③小于(2分)
13
20、答案: (8分) (1)氮(1分)
(2)S>O>Na(2分)
(3)Si+2OH+H2O=SiO3+2H2↑(2分)
(4)ab(1分) 3Cu+8H+2NO3=3Cu+2NO↑+4H2O(2分) 21、答案: (8分)
(1)cbd(1分)
(2)Zn+2H=Zn+H2↑(1分) (3)t1>t2(1分) (4)
+
2+
+
-
2+
-
2-
2-
2-
+
(2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反应速率不断加快(1分) (5)相同时间内测定生成H2的体积;相同时间内测定Zn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22、答案: (7分) (1)②(2分)
14
(2)①A(1分);CH4-8e+10OH=CO3+7H2O(2分) --2-
②8mol(1分);2mol(1分) 23、答案: (6分)
(1)50%(2分)
(2)①S8(s)+8O2(g)=8SO2(g) ②(2d-a-e)kJ·mol-1
(2分)
△H=-8akJ·mol-1
(2分)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