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范围:1-4单元;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综合
1.(8分)按要求回答以下各题。
①在国庆盛典中,有一位弯腰捡起掉在地上小国旗的解放军,他叫袁晋爽,国庆70周年阅兵他是站在最中间的升旗手。②身为擎旗手,他的肩上担负着展旗和收旗。③这是整个升降旗仪式中最难的部分,绝不能有一丝丝的失误。④每当走向升旗点的一刹( )那,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⑤那是万人屏息liǎn.( )声后巨大肃穆与翘( )首期待共同凝聚的气场,是成千上万颗心在和我们同频共振跳动的气场。⑥央视.记者在采访袁晋爽时,他说:“好多人说看我们升旗感动了他们。其实我们一直想说,看你们观旗同样感动了我们。那一刻,我和十四亿同胞一样铭记终生”!⑦的确,这一刻将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也将juān( )刻在中国的伟大历史征程上。
(1)请为文中两处加点字注音(2分)
一刹(__________)那 翘(__________)首 ..(2)请根据注音写汉字(2分)
屏息 liǎn(_________)声 juān(________)刻 (3)请从第一段中找出一处语病并修改。(2分) 第__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标点错误并修改。(2分) 第__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2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三、句子默写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3.(10分)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竹里馆》)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晚春》)
(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战争的一个上下连贯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全诗紧扣文题一个“________”字,抒写夜晚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1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4分)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关山度若飞(______) (2)朔气传金柝(______) ...(3)策勋十二转(______) (4)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2分) 9.“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3分)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2分) 五、对比阅读
(13分)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加横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 香远益清/冰清玉洁 B.亭亭净植/窗明几净 斯是陋室/逝者如斯 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鸿儒白丁/真相大白 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 何陋之有/孤陋寡闻 12.翻译句子(6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 的愿望和 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3分)
14.文章中的“独爱莲”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六、课内阅读 (14分)课内文言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是_____(朝代)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经》《尚书》《____》《____》《春秋》等书。(6分) 16.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当窗理云鬓/但当涉猎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归来见天子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12分)阅读《卖油翁》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9.《卖油翁》选自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 (朝代)的_______。(3分)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_) ②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_______) ...
B.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 ..D.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 ..
③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 ④ 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_) ..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康肃笑而遣之。
22.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___________的道理。(填一成语)(1分) 七、综合性学习
2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②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不韦《吕氏春秋》) ③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
材料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24时,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23日凌晨,武汉市宣布暂时关闭离汉通道。武汉人民为防控疫情、切断病毒传播做出巨大付出。疫情防控是全国性的系统工程,全国范围内多部门、各行业积极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全力支持,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之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版新型肺炎防控方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直报制度 工信部:紧急协调口罩生产全力增加市场供应 餐饮行业: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禁经营野生、活体动物 电力部门:全力保障医院等重要场所可靠用电
此外,途家、58到家、淘票票、猫眼电影等平台也针对疫情推出相应举措。 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出两条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每条20字左右)(2分)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3分)
八、语言表达
24.(3分)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下面是一位老师撰写的抗肺炎对联,中间有几句空白,请根据上下联,从后面所附的语句中选择正确的项填在横线上。
非典曾横虐,①____,②___;③___,北斗做决策,④____。
A.南山揭祸根 B.传染肺炎侵大众 C.新冠又肆行 D.举国防控挽狂澜 九、名著阅读(12分) 25.(5分)名著阅读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3)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3分) A.祥子成亲 B.雨中拉车 C.买羊肉包 D.大兵抢车
甲(_________) 乙(_______) 丙(__________)
(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青年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形象特点),令人喜爱。后来,他屡受打击,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形象特点),判若两人。(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