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疆地区农业灌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新疆地区农业灌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摘要 总结了新疆地区基层农业水利服务机构的现状及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地区的水利灌溉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灌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做法;问题;新疆地区 新疆是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的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及其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1-2]。

近年来,随着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和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改革,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各灌区结合水管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农民用水协会参与末级渠系和灌溉管理试点工作,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在灌区已初步形成“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灌区管理体制,为新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改革创造了条件[3-4]。

1 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现状 按照具有独立法人、独立财务账户和独立经营场所的标准统计,全疆共有水管单位116个。其中:自治区直管水管单位6个;地(州)直管水管单位21个;县(市)级水利管理总站89个。全疆各县(市)水利管理总站派出机构——乡(镇)基层水管站(所)755个。

全疆地(州)、县(市)两级水管单位职工25 245人。其中,在职正式职工18 696人,长期合同工2 036人,离退休4 513人。基层乡(镇)水管人员约12 000人。人员编制由县(市)级政府编办核批,正式水管人员基本没有超编。乡(镇)水管站所人员60%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基层水管单位大多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部分县(市)水管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大部分隶属于县(市)级水管总站管理,是县(市)水管总站的派出机构。目前尚有少部分乡(镇)水管站(所)归乡镇管理,其业务由水利局指导管理。乡(镇)水管站(所)职能主要是负责骨干工程运行、水量调配计量、水费收取、灌溉工程维修养护、只有部分灌区防洪抗旱、农业节水和协会运行指导等工作。乡镇水管站(所)根据分水口及供水灌溉面积设立管理站点和配水闸点,一般每个闸(点)配备2人左右。基层站点日常巡渠、配水管理的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或水管人员自己的摩托车,大部分站(所)办公室为20世纪60年代修建,办公条件差。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行灌区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农业供水实行“灌区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截至2011年,全疆已成立农民用水协会3 840个,其中,已注册登记的协会2 134个,已开设银行专户的766个。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177.13万hm2,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65%。

为确保协会规范运行,自2001年以来,在有条件的灌区积极推行“水管单位水价+末级水价”的结算制度改革。目前,新疆已有博州、哈密、昌吉、伊犁、吐鲁番、阿勒泰6个地(州)开征了末级水价,涉及382个灌区,控制灌溉面积105.13万hm2,占全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8%,协会年收入3 225万元,末级灌区平均水费30元/hm2。

2 主要做法

近年灌区管理实践证明,农民用水协会已成为农村“一事一议”的重要载体,在灌区灌溉工程维修改造和用水管理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督促

水费收缴,促进公平用水和节约用水,很好地调解了灌区矛盾,增强了农民与政府和灌区管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农民在灌区事务管理中的自主管理和参与意识不断加强,为构建和谐灌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2.1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并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利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地水利部门和单位管理考核内容,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创先争优活动考评的重要指标。推进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宣传典型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应用。

2.2 完善农民用水协会章程,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过去的基层水管站(所)是水利部门的延伸,工作偏重于本位主义,缺少对基层灌区的服务管理意识。通过推行供水到户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基层水利服务意识提升,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公益性水利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有所增强。调动了农民参与管理和水利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乡(镇)水利服务组织;解决办公设施和抗旱机具等问题;完善考评制度,结合推广职业资格准入制;搞好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着力提升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根据不同职位和岗位,实行相应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实行年度考评和奖勤罚懒的考评制度。

3 存在的问题

3.1 水价严重偏低,造成基层水管单位运行困难 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社会保险不能全额缴纳,影响

了基层水管单位的稳定。水利工程没有维修养护经费,只能维持现状,加速了水利工程老化。

3.2 基层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差,基层水管职工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基层水管站(所)管理的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简陋,缺乏办公经费。当前,新疆地区职业教育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从总体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水利职业教育发展不足,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3.3 村级供水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随着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和供水到户管理模式的推行,以及灌区终端水价改革的逐步推进,供水秩序明显好转,搭车收费现象得到了遏制。但在推行农民协会民主管水过程中,村级供水中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3.4 基层乡(镇)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 目前,基层乡(镇)水管站(所),其性质是农业供水和水利工程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担当的公益性管理职能甚少。基层乡(镇)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农村水利工程建管、防汛抗旱、专业化服务、科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应加强对基层水利服务体制的改革。

4 参考文献

[1] 武强.铜川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思考[J].陕西水利,2011(S1):115-116.

[2] 刘长荣,魏邦记,赵洋.黑龙江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4):29.

[3] 李伟,景明宪.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9):65-66.

[4] 河南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7):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