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青英
近年来,各地全面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但调研显示,水污染治理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农业农村污染依然突出。一是养殖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待提高。多数小型养殖场内部设施工艺落后,粪污治理设施设备配套不全。建设固体粪便的处理设施增加投入成本,很多养殖场(户)存在投不起或投得起运行不起的尴尬局面。二是我国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还不系统,由于缺乏强制性措施和规范,农业生产中不加限制地施用农药、化肥、农膜,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农户使用的地膜为例,由于地膜太薄,回收困难,然而非标准地膜回收利用率仅为55%左右,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财政保障能力弱,配套污水管网建设不足。据山东省某市环保部门反映,虽然近年已投入大量污水治理资金,但由于沉重的历史积欠,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老城区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不分流和管网不配套等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市、县老城区仍缺失污水管网200多公里,污水直排现象未得到彻底杜绝,特别是在降雨天气,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导致管网内污水外溢,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河流水体污染。某县反映,目前该县城区未铺设污水管道长度约有38公里,2018—2019年计划实施雨污分流的街道有11条,长度总计23公里,概算投资需要3220万元。目前上级尚未出台配套补助政策,这些费用都全靠县里筹集,但该县属于省级财政困难县,资金筹集压力很大。此外,某县所有乡镇都建有污水处理站,但铺设配套管网耗资巨大,一般财力的乡镇难以承受。
三是受投入不足等影响,大多数乡镇污水处
50 前进论坛理站运转不正常。据山东省某市环保部门反映,当前大多数乡镇污水处理站配套污水管网不完善、缺乏运行资金、缺少技术管理人员,运行不够正常。某县反映,由于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项目很难集中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加之运营经费缺乏,现有12座乡镇污水处理站中,只有经济基础较好乡镇的3个污水处理站运营正常,其他都处于闲置状态。目前部分乡镇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建设不完善,不能正常运转。受闲置时间过长因素影响,一些污水处理站设施设备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地损坏。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制定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设计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管线,对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设备配套建设给予较大比例补贴,对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管理予以强制规定,下大力气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二是加大中央财政污水治理资金投入。建议实行差别化管理,在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资金拨付方面给予重点城市大力倾斜。如山东菏泽位于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上游,直接影响南水北调水质安全,需要在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营、污水管网配套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运营等方面加大投入。
三是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普及教育。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倡导新型生活方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各乡镇开展环保知识下乡、环保标语上墙活动,采取悬挂警示挂图、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推动新型农药、化肥、节水灌溉等技术推广及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
责任编辑 李墨洋
20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