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孟子曰:“孔子尼里东山而小鲁,尼里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奇怪的是水,神思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存有明,容光必照曝光矣。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没用;君子之志于道也,未成章不超过。”(《孟子尽心上》)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b.子贡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孔子不满。c.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一致的。d.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盈科不行”,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小题2: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孔子指出:自学必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孟子指出:自学应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就能够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 小题1:
试题分析:子贡能够认知《诗经》中“如切如磋,例如琢如搓”这句话的意思,他已经可以举一反三了。所以孔子说道:“获赐也!始可以与言《诗》已矣。”这不是驳斥,而是确实。 小题2:
试题分析:孔子“宣告诸往而言来者”大意为:你能够从我已经谈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讲到的意思。由此可知自学必须举一反三。孟子的观点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必须不马虎,不敷衍了事,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