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第33卷第5期2013年5月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韦照新,周达平 (广西荔浦县农业局,广西荔浦546600) 摘要:为探讨超级稻需肥规律,2008年上半年在荔浦县开展了超级稻五丰优T025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 供试田块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单元素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为K>N>P。应用回归方程分析,可知该肥力田块 种植超级稻五丰优T025最佳施肥量为:N=175.5 /hm ,P2O5+60.Okg/hrn2,K20=118.5kg/hm 。 关键词:水稻;3414实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中图分类号:¥511 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增加,对化肥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 加,如何科学合理的在水稻的种植中施用化肥成为了长期从事 土壤肥料技术及推广人员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施肥如果不足 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反之会增加生产的成本,造成环 境污染。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提高作物单产、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为此,荔浦 县农业局在新坪镇广福村陈永荣农户的责任田进行水稻测土配 方施肥3414的试验,通过应用回归方程分析,建立产量与N、 P:O 、 0施肥量的函数模型,探讨超级稻五丰优T025在当 地的量佳施肥量,为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新坪镇兴坪村陈永荣责任田,试验地为盐渍水 稻土土质地为壤土(石灰性泥田),耕作层18em,土体无明 显障碍层,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pH5.01、有机质 48.3g/kg、全氮2.96g/kg、有效磷36.6mg/kg、速效钾56mg/kg、 缓效钾95m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超级稻五丰优T025,试验肥料有尿素 (N=46%)河池、普钙(P:O5=l2%)鹿寨、氯化钾(K20=60%) 加拿大。 1.3试验设计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1-31即指N、P、K3个因素、 4个水平、14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O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中等水平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N P2K:=10:4:8), 1水平=2水平x 0.5,3水平=2水平x 1.5(为过量施肥水平)。 各因素施肥水平:N 、N 、N3分别为75.0、150.0、225.0kg/ hm2;P1、P2、P3分别为30.0、60.0、90.0kg/hm ;K1、K2、K3 分别为60.0、120.0、180.Okg/hm2。小区面积20m (3.Om X 6.67m), 小区间设置田埂隔离,田埂高出水面20em,且加包厚塑料膜, 以防肥水串灌渗透,各小区单灌、单排,四周设1.0mc以上保 护行。 1.4试验方法 于4月25日犁耙田(机耕),4月27日移栽(人工插田)。 收获时间为2012年7月24日。肥料全部采用撒施,分3个时 期进行:其中基肥(氮肥30%、磷肥100%、钾肥50%)于4 月26日耙田时施下;分蘖肥(氮肥40%、钾肥50%)于5月 6日施下;穗肥(氮肥20%)于5月27日施下;粒肥(氮肥 10%)于6月2i日施下。试验期间,除施肥量不同外,其他 栽培管理措施均按常规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五丰优T025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本试验最高产量施肥量处理(N PoK2)产 量为9978.0kg/hm ,空白处理(NoP0 )产量第二低,产量为 122 AGRICULTUREANDLTECHNOLOGY 文献标识码:A 5311.5kg/hm2,产量为最佳施肥量处理产量的53-3%,缺钾处 理 区(N 2P2K。) 产 量最低 为51 55.5 kg/hm 表1产量排序表 由表2可见,试验结果方差分析F=15.74>F00 (2.10) 各处理产量差异显著。 表2试验处理方差分析 2.2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从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测验表3看出:不施钾处理(处理 8)、不施氮肥处理(处理1、处理2)产量与其余施肥处理产 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钾对产量影响最大;高施氮量(N,)处 理11(N P K2)产量与最佳施肥产量(N2P2K )差异不显著, 过量氮素投入不能提高水稻产量;在最佳施氮、钾处理区内磷 素用量不同,处理间(处理4、5、6、7)产量差异不显著, 在肥料“三要素”中磷的肥料效应最小;在最佳施氮、磷处理 区内钾素用量不同,处理间(处理6、8、9、10)产量差异极 显著,其中不施钾处理与其余3个处理差异极显著,而施钾处 理间差异不显著。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韦照新 周达平 表3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测验 2.7钾效应模型 在氮磷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对不同施钾处理进行回归分 析,得出钾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Y=356.9+83.958X一5.452X (R。=O.97)(F=8.29> 170.05=0.24) 式中,Y为产量,x为施钾量。 2.8线性加平台模型 在某一值以下是线性(y=ax+b),超过该值则为定值(y=c), 和起来就是线性平台,用来模拟产量与需肥量关系,得到最佳 施肥量(见表5)。 表5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表 2I3肥料效应分析 2.9最大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用各缺肥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比率,进行肥料效 采用氮磷钾各养分的一元二次及线性加平台模型得 应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缺氮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 出的最佳施肥推荐量作为潜育性水稻土推荐的最佳施肥量 60.6%,缺磷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103.9%,缺钾区产量 见表6,N最佳=11.7kg/667m 、P205最佳=4.0kg/667m 、 占最佳施肥产量的51.70%,说明本试验地钾是限制产量的主 K20最佳=7.9kg/667m2,N最大=13.71k ̄667m 、P205最大 要因子,其次是氮,最后是磷。 ---4.0kg/667m 、l('0最大=8.24kg/667 m 。 表4肥料效应表 表6水稻综合推荐施肥最佳量 3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整体地力处于中等水平, 土壤中氮、磷有效养分含量为中等偏上,速效钾偏低。在 该地力条件下,单元素对产量的作用效果是K>N>P。应用 2.4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回归方程分析与应用 氮磷钾各养分的一元二次及线性加平台模型计算得出在该 采用“3414”试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氮磷 地力条件下种植超级稻五丰优1、025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 钾肥的三元二次方程回归模型: N最佳=11.7kg/667m2、P205最佳-4.Ok 67IIl2、K2O最佳 Y=354.6+21.49Xl+7.14X2+39.75X3—1.86X12--1.72X2 一 =7.9k岛/667rn2。荔浦县其他中等地力田块种植水稻可参照施用。 4.88x3。--0.522X1X2+3.38X1X3+0.60X2X3 式中,Y为产量,X 为施氮量、x2为施磷量、X 为施钾量。 参考文献 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R =0.97,说明氮磷钾肥施用 [1陈新平,张福锁 通过“341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技术指标体系 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可以用该回归方程确定氮磷钾肥 【J】.中国农技推广,2006(4):36—39. 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 [2】马育华,田问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85:102— 1o4. 2.5氮效应模型 在磷钾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对不同施氮处理进行回归分 [3】罗应平,曾广巧,于孟生,等.早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析,得出氮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初报[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3):344—347. Y=386.61+39.173X一1.429X (R。=1.OO)(F=481.0> 作者简介:韦照新(1965一),男,广西荔浦县人,农艺师,主 F0.05=0.03) 式中,Y为产量,x为施氮量。 要从事土壤肥料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2.6磷效应模型 在氮钾用量固定的情况下,不同施磷处理进行一元二次回 归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