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来源:小奈知识网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高一化学计算题

1、有一表面被部分氧化的金属钠,质量为 算:

( 1) 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10.8g ,投入到 100g 水中完整反响后,采集到

0.2g 氢气,试计

( 2) 反响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2.加热 10.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淆物至质量不在变化,节余固体的质量为

的质量分数。

8.45g,求混淆物中碳酸钠

3、将 Na 2CO3 和 NaHCO 3 混淆物 19g,充足加热后,采集到 CO2 有 1.12L(标准情况) ,冷却后将节余固体 溶于 300ml 水中,求:

( 1)原混淆物中 Na2 CO3 的质量。

( 2) 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将必定质量的镁、 铝合金,投入 100 mL必定浓度的盐酸中, 合金完整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 5 mol/L NaOH

1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溶液,生成的积淀质量与加入

NaOH溶液体积以下图,由图中数据剖析计算:

①原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g

②铝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g ③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mol/L

5、 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

100mL 盐酸中,而后向此中滴入

1mol L 1 NaOH 溶液,生成积淀的质量和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以以下图所示。

求:(1)镁铝合金的质量构成。

(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3)B 点积淀的质量。

6、现有 MgO和 AL2O3 的固体混淆物, 向此中加入

mL 1

2 / 12

100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1

24

moL·L 稀 H SO,充足反响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 ·L-1 的 NaOH溶液,产生积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 (已知 MgO为碱性氧化物) ⑴ NaOH溶液加至 220 ml 时溶液中含有的金属 元素的离子有

⑵混淆物中, MgO与 AL2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x =

⑶依据以上所给数据求出

7、将 5.6g 铁粉放入 100 mL CuSO 4 溶液中,充足反响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又产生

1.12L 气

体 (标准情况下 )。试计算:

( 1)最后所得溶液中 FeSO4 的物质的量; ( 2)原 CuSO4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8、 .将 6 g 的铁粉加入 200 mLFe 2(SO4)3 和 CuSO4 的混淆溶液,充足反响获得

200 mL0.5mol /LFeSO 4 溶液

和 5.2 g 固体积淀物。试计算

3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1) 反响后生成铜的质量;(2) 原 Fe2(SO4 )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4、( 10 分)在加热的条件下, 用 MnO 2 与 1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12mol/L 的浓盐酸反响, 制得氯气

(标准情况) 。(已知 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 1)需要耗费 MnO 2 多少克?

2.24L

( 2)被氧化的 HCl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 3)若反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反响后溶液中Cl -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粉末状试样 A 是由等物质的量的

应,产物中有单质 B 生成; ②另取 20 g A 所有溶于 0.15 L

MgO 和 Fe2O3 构成的混淆物。 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适当 A 进行铝热反

6.0 mol ·L 1 盐酸中,得溶液 C;

③将①中获得的单质 B 和溶液 C 反响,放出 l.12 L (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 质 B ;

D ,还残留有固体物

④用 KSCN 溶液查验时,溶液 D 不变色。 4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请填空:

( 1)①中引起铝热反响的实验操作是

,产物中的单质 B

(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

( 4)若溶液 D 的体积仍视为 0.15 L ,则该溶液中 c( Mg )为

2+

c( Fe )为

例 1:将 12.8g 铜片放入足量 AgNO3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拿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13.56g ,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分析:铜与 AgNO3 发生反响: Cu+ 2AgNO3 =Cu(NO3 )2+ 2Ag ,从反响方程式能够看出,有 64g 铜被氧化,会生成 216g 金属银,固体质量增添 152g ,它与题中给出固体质量差量构成对应比率关系,可用差量法求解。

解: Cu+ 2AgNO3 =Cu (NO3 )2+2Ag 固体增添质量 △m 64g 216g 216g-64g=152g m(Cu) 13.56g-12.8g =0.76g m(Cu)=

②液体质量差量法

例 2:天平两头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将物质的量都为 a mol 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左盘和右盘的烧杯中,反响完成后,在哪一盘的烧杯中加入多少克同种金属才能均衡。

分析:开始反响前和反响后均要求天均匀衡,本质上是要求最后增添溶液的质量相等,即可采纳溶液质量增添这一本质即可求解。

解:右盘: Mg+2HCl=MgCl2+H2↑ 溶液质量增添 △m 1 mol 2g 24g-2g=22g a mol 22a

5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左盘: 2Al+6HCl=2AlCl3+3H2↑ 溶液质量增添 △m

2 mol 6g 54g-6g=48g a mol 24a

2、气体物质的量差量法

例 3:CS2 是实验室常用有机溶剂,取必定量 CS2 在氧气中充足焚烧,生成 SO2 和 CO2, 若 0.1 mol CS2 在 1 mol O2 中完整焚烧反响生成气体混淆物在标准情况下的体积是( )

分析:因为 CS2 + 3O2 = CO2 + 2SO2 ,从量上来剖析 CS2 所有反响, O2 有节余,故最后气 体为 O2 ,CO2 和 SO2 的混淆气,从状态来剖析,只有 CS2 是液体,其他全为气体,再从 反响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剖析,反响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n=O, 故最后混淆气体的物 质的量仍为 1 mol ,在标况下其体积为 22.4L ,故正确答案为 D。 3、气体体积差量法

例 4:有 11.5mL 某气体烃与过度的 O2 混淆点燃爆炸后,气体体积减少了 34.5mL ,再用 KOH 溶液汲取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了 34.5mL ,气体体积均在室平和常压下测定,求该气体的化学式:

分析:要求出烃的化学式 CxHy ,就要知道化学式中 C、H 原子数,气体体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 H2O 为液态,由 CxHy(g)+(x+ )O2(g) → x CO2(g)+H2O(l) 可知,在气体烃反响前后之间存在气体体积差,题中 “供给体积减小了 34.5mL”的条件,可用差量法解题。 解:设烃的分子式为 CxHy

CxHy(g)+(x+)O2(g) → x CO2(g)+H2O(l) 气体体积减小 △v

x 1+

11.5mL 34.5ml 34.5mL y=8

x=3 故该烃分子式为 C8H8 4、溶解度差量法

例 5:已知 KNO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S(60℃)=110g S(30℃)=30g 。将 60 ℃ 105g KNO3 饱和溶液冷却到 30℃时,求析出多少 KNO3 晶体?

6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分析:依据饱和溶液的含义,从 60℃KNO3 饱和溶液降到 30 ℃时,仍为饱和溶液,由溶解度的定义可知 210g60 ℃饱和溶液冷却到 30 ℃,析出晶体质量为 S(60℃)- S( 30℃)= 110g-30g=80g ,这 80g 溶解度质量与 210g 饱和溶液质量构成比率关系物理量,可用差值法求解。

解:

m(KNO3)=40g 5、反响热差量法

例 6:已知 C(金刚石, S)+ O2 (g)= CO2 (g); △H= -395.41kJ/mol C( 石墨, S) +O2 (g)= CO2 ( g); △H=-393.51kJ/mol

在人造金刚石的模拟装置中,放入 30g 石墨,经过电弧放电供给 3800J 的能量,求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质量分数。

分析:依据题意和盖吕萨克定律, 1mol 石墨转变金钢石需要汲取 395.41kJ-393.5kJ=1.9kJ 的热量构成比率关系,再由本质供给的能量则求出有多少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可利用差量进行计算。

解: 1 mol 石墨转变成金石 反响热差量 △H= 12g =1.9kJ M( 石墨 ) 3.8kJ m(石墨)= 24g

则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质量分数为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中心思想是化学反响中质量守恒,各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率(数目)关系。 例题 1 某种 H2 和 CO 的混淆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度 O2 ,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添了 A.3.2 g B .4.4 g C .5.6 g D .6.4 g [分析 ]

固体增添的质量即为 H2 的质量。 [ ]

7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固体增添的质量即为 CO 的质量。 因此,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添了 3.2g ,应选 A 。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依据质量守恒和比率关系,依照题设条件建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术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术。

例题 2 有某碱金属 M 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淆物共 10 g ,跟足量水充足反响后,当心地将溶液蒸干,获得 14 g 无水晶体。该碱金属 M 可能是 [ ] A.锂 B.钠 C.钾 D.铷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 6.94 、23、 39 、 85.47 ) 设 M 的原子量为 x

解得 42.5 >x>14.5

剖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测切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 (三)、守恒法

B、C。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目关系,那么就必定能反应出化学反响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正确迅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例题 3 将 5.21 g 纯铁粉溶于适当稀 H2SO4 中,加热条件下,用 2.53 g KNO3 氧化 Fe2+ ,充足反响后还需 0.009 mol Cl2 才能完整氧化 Fe2+ ,则 KNO3 的复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 。

分析:, 0.093 =0.025x +0.018 ,x=3,5-3=2。应填: +2。 (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响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类差量的本质及其关系,列出比率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能够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8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差量法的本质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长处是:只需找出差量,便可求出各反响物耗费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 4 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淆物 mg ,使之完整反响,得节余物 ng,则原混淆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

设 MgCO3 的质量为 x

MgCO3 MgO+CO2↑ 混淆物质量减少

应选 A。

注:这是最常有 .考到最多的选择计算题之一 .这题型一般与十字交错法和极值法相联合的 ,考试不多 ,算中等题 .

(五)、均匀值法

均匀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和解题

断 MA 或 MB 的取值范围,进而奇妙而迅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 5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构成的混淆物

10 g 与足量的盐酸反响产生的氢气在标准情况下为 11.2 L ,则混淆物中必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锌 B.铁 C.铝 D.镁

各金属跟盐酸反响的关系式分别为: Zn — H2↑ Fe — H2↑ 2Al — 3H2↑ Mg— H2↑

若独自跟足量盐酸反响,生成 11.2LH2 (标准情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 Zn∶ 32.5g ;Fe 28 g ;Al∶9g ;Mg ∶12g 。此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 10g ,其他均大于 10g ,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应选 C。

(六)、极值法

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为极值法。

9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例题 6 4 个同学同时剖析一个由 KCl 和 KBr 构成的混淆物 , 他们各取 2.00 克样品配成水溶液 , 加入足够 HNO3 后再加入适当 AgNO3 溶液 ,待积淀完整后过滤获得干燥的卤化银积淀的质量以以下四个选项所示 ,此中数据合理的是 [ ]

本题如按往常解法 ,混淆物中含 KCl 和 KBr, 能够有无穷多种构成方式 ,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 ,要考证数据能否合理 ,一定将四个选项代入 ,看能否有解 ,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 , 所花时间特别多 .使用极限法 ,设 2.00 克所有为 KCl, 依据 KCl-AgCl, 每 74.5 克 KCl 可生成 143.5

克 AgCl, 则可得积淀为 (2.00/74.5)*143.5=3.852 克 ,为最大值 ,相同可求适当混淆物所有为 KBr 时,每 119 克的 KBr 可得积淀 188 克 ,因此应得积淀为 (2.00/119)*188=3.160 克,为最小值 ,则介于二者之间的数值就切合要求 ,故只好选 B 和 C.

(七)、十字交错法 ----- 注:可求体积比 ,质量比 ,与极值法相联合 .

A+B(比如 mol )。 若用 A、B 分别表示二元混淆物两种组分的量,混淆物总量为

若用 xa、xb 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征数目(比如分子量),均x 表示混淆物的特征数目(比如平 分子量)则有:

十字交错法是二元混淆物(或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别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若已知两组重量和这两个量的均匀值,求这两个量的比率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错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错法的重点是一定切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它多用于哪些计算?

明确运用十字交错法计算的条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别要注意防止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十字交错法多用于:

①相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相关混淆物构成及均匀式量的计算。 ③相关混淆烃构成的求算。 (高二内容 )

④相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 7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 193 的同位素,而铱的均匀原子量为 192.22 ,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A.39 ∶61 B .61 ∶39

10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C.1∶1 D.39∶11

本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错法最快捷:

(八)、议论法

议论法是一种发现思想的方法。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足,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足,则需采纳议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 8 在 30mL 量筒中充满 NO2 和 O2 的混淆气体,倒立于水中负气体充足反响, 最后节余 5mL 气体,求原混淆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最后 5mL 气体可能是 O2 ,也可能是 NO,本题需用议论法分析。

解法(一)最后节余 5mL 气体可能是 O2 ;也可能是 NO ,假如 NO ,则说明 NO2 过度 15mL 。 设 30mL 原混淆气中含 NO2 、 O2 的体积分别为 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淆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 10mL 或 3mL 。

解法(二):

设原混淆气中氧气的体积为 y(mL )

(1)设 O2 过度:依据 4NO2+O2+2H2O=4HNO3 ( y-5 ) ×4=(30-y )×1 解得 y=10 (mL ) (2)若 NO2 过度: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则 O2 得电子数等于 NO2 失电子数。

因为在所有( 30-y )mLNO2 中,有 5mLNO2 得电子转变成 NO ,其他( 30-y-5 )mLNO2 都失电子转变成 HNO3 。

O2 得电子数 +( NO2→ NO )时得电子数等于( NO2 → HNO3 )时失电子数。 【评论】解法(二)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转变信息,将体积数转变成物质的量简化计算。凡氧化复原反响,一般均可利用电子得失陷恒法进行计算。

11 / 12

高一化学计算题总结

不论解法(一)仍是解法(二),因为题给条件不充足,均需联合议论法进行求算。4y+5×2=( 30-y-5 ) ×1 解得 y=3( mL)

原氧气体积可能为 10mL 或 3mL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